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序惯性人工气道救治重症脑损伤的效果观察

    作者:黄征;赵凯

    目的 探讨序贯性人工气道救治重症脑损伤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14-04至2016-12收治的83例重症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出4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气道开放实施方法的不同将其分成观察组(n=24)和对照组(n=24).所有患者均达到了常规脱机标准,给予观察组序贯气道开放法治疗,操作方法为在气管切开,导管置入气管内之前仍要维持气管插管,待气管切开,导管得到正确放置后再将气管插管拔除,整个过程采用呼吸机辅助通气;对照组在气管切开造口的整个过程中始终不使用呼吸机辅助通气,仅维持5~8 L/min速度给予患者吸氧.比较两组的手术操作时间、生命体征、术后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 specific enolase,NSE)水平、血气分析指标.结果 (1)组内比较:与切开气管前比较,对照组在气管切开术后心率(heart rate,HR)、呼吸频率(respiratory rate,RR)、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舒张压(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BP)水平均明显升高,但脉搏血氧饱和度(saturation of pulse oximetry,SpO2)显著下降;观察组在气管切开术后HR、RR、SpO2水平均明显升高,但DBP显著降低.组间比较:两组气管切开术前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Ⅱ,APACHE-Ⅱ)评分、HR、RR、BP、SpO2变化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气管切开术后HR、RR、SBP、DBP、SpO2水平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3.310,P=0.002;t=-2.390,P=0.022;t=-4.798,P<0.001;t=-3.716,P=0.001;t=10.209,P<0.001).(2)组内比较:观察组气管切开后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rtial pressure of carbon dioxide in artery,PaCO2)水平呈持续下降趋势;对照组气管切开后血氧分压(partial pressure of oxygen,PaO2)水平显著降低.组间比较:气管切开前两组pH、PaO2、PaCO2和血清NSE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气管切开术后pH、PaO2、PaCO2和血清NSE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8.507,P<0.001;t=7.074,P<0.001;t=-14.605,P<0.001;t=-3.090,P=0.003).结论 重症脑损伤患者的救治过程中采取序贯性人工气道开放术可提高治疗安全性,有效改善患者治疗效果,提高救治成功率,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