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农药哌虫啶的遗传毒性试验

    作者:夏莹;付少华;张寅静;王薇

    目的:采用体外CHO-K1细胞HGPRT基因突变试验和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分析农药哌虫啶是否具有遗传毒性.方法:在培养的CHO-K1细胞中,分别加入含阳性物和不同浓度(625.0、312.5、156.3、78.1 μg/mL)哌虫啶的培养液进行染毒(+S9/-S9),并设阴性对照组.染毒后将细胞按低密度分种,进行突变体的选择及集落形成率的测定,同时计算细胞存活率.按每皿2×105个细胞接种,加入6-TG,同时另按每皿1200个细胞接种,7d后计算集落数、存活率和突变频率.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分别设置高(2 500 mg/kg)、中(1 500 mg/kg)、低(625 mg/kg)3个哌虫啶剂量组,阳性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取股骨做骨髓涂片,观察1 000个嗜多染红细胞中出现微核的细胞数,计数200个嗜多染红细胞数(PCE),同时计数成熟红细胞数(NCE),并计算PCE占红细胞总数(PCE+NCE)的百分比.结果: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哌虫啶625.0μg/mL可明显降低CHO-K1细胞相对存活率,哌虫啶各剂量组细胞基因突变频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阳性对照组细胞基因突变频率明显增加(P<0.01);哌虫啶各组未成熟红细胞占红细胞总数的比例均不少于阴性对照组的20%.与阴性对照组比较,阳性对照组雌雄小鼠微核率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哌虫啶各剂量组雌雄小鼠微核率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在本实验条件下,未发现哌虫啶的遗传毒性.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