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颅脑创伤术后非手术区迟发硬膜外血肿的临床特点及治疗

    作者:吴磊华

    目的::分析颅脑创伤术后非手术区迟发硬膜外血肿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3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50例颅脑创伤术后非手术区迟发硬膜外血肿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全部患者分成两组,2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保守治疗,25例试验组患者采用手术治疗。结果:在术后非手术区迟发硬膜外血肿的血肿量、治疗时间方面,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临床中在对颅脑创伤术后非手术区迟发硬膜外血肿患者进行治疗时,手术治疗具有比较显著的临床效果,能对患者预后进行有效改善,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颅脑损伤术后迟发性血肿12例分析

    作者:王波

    目的 探讨颅脑损伤术后非手术区迟发性血肿的临床特征、形成机制及诊断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12例颅脑损伤术后再次开颅探查证实为迟发性血肿的发生类型、部位及其与脑挫裂伤、颅骨骨折等原发伤的关系.结果 术后出现迟发性血肿部位与原血肿部位比较:邻近型3例,远隔型1例,对侧型8例.迟发性血肿类型:脑内2例,硬脑膜外8例,硬脑膜下2例.迟发性血肿与颅骨骨折、脑挫裂伤的关系:8例迟发性硬膜外血肿可见颅骨骨折7例,其中3例原骨折处无血肿,2例骨折为冠状跨窦,骨折缝>3mm,3例骨折处有少量硬脑膜外血肿;2例脑内血肿术前CT扫描时发现有不同程度脑挫裂伤;2例硬脑膜下血肿中1例伴有皮层挫裂伤,1例为桥静脉断裂出血.结论 颅脑外伤术后非手术区迟发性颅内血肿中,硬脑膜外、硬脑膜下与脑内血肿形成机制不尽相同,脑挫裂伤、颅骨骨折、脑膜或皮层血管破裂、桥静脉断裂等局部损伤可致不同类型的血肿,低氧血症、脑血管麻痹痉挛、缺血-再灌注损伤是非手术区迟发性血肿形成的病理基础.

  • 颅脑损伤术后非手术区迟发性颅内血肿的34例分析

    作者:汪立文;宋志刚;张运新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术后继发非手术区迟发性血肿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对34例迟发性颅内血肿患者的诊断和治疗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34例迟发性血肿发生于伤后24h内19例,25~72h出现者8例,72h以上出现者7例;非手术区迟发性颅内血肿为脑内血肿18例,硬脑膜外血肿14例,硬脑膜下血肿2例.34例非手术区迟发性颅内血肿中,其中22例开颅血肿清除,4例颅骨钻孔微创清除,8例保守治疗,恢复良好8例,轻度残疾9例,重度残疾9例,死亡8例.结论:继发非手术区迟发性颅内血肿以24h内发生者居多,且以手术对侧者居多;合理应用CT动态检查,及时发现,尽早治疗,能显著改善患者预后,降低病死率和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 颅脑创伤术后非手术区迟发硬膜外血肿临床分析

    作者:薛丹丹;李杨;李亭亭

    目的:探讨颅脑创伤术后非手术区迟发硬膜外血肿临床表现。方法对收治的56例颅脑创伤术后非手术区迟发硬膜外血肿患者的病情发展及头颅C T检查情况进行总结与分析。结果本文56例患者中有21例患者在原发血肿清除后尚未关颅即出现难以解释的脑组织膨胀、血压升高、对侧瞳孔散大,紧急关颅后急诊复查CT发现手术区对侧迟发硬膜外血肿,其余35例是在术后72h内常规复查CT 时发现。额颞顶11例、颞顶23例、颞顶枕12例、颅后窝10例。本组56例中,开颅清除血肿40例,颅骨钻孔微创清除血肿10例,保守治疗6例。按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lasgow outcome scale ,GOS )进行术后6个月疗效评定:良好27例,轻残15例,重残5例,植物生存4例,死亡5例。预后良好率为75.00%,残死率为25.00%。结论脑外伤患者在术后应复查C T以及时发现迟发性的硬膜外血肿。

  • 颅脑创伤术后非手术区迟发硬膜外血肿临床分析

    作者:李庆之

    目的:探讨颅脑创伤术后非手术区迟发硬膜外血肿的临床特点与治疗方法。方法选取本院2010-11-2012-12收治的颅脑创伤术后非手术区迟发硬膜外血肿患者52例,根据治疗方案分为2组,26例行保守治疗为对照组,26例行手术治疗为观察组(开颅清除血肿19例,颅骨钻孔微创清除血肿7例),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指征、治疗效果、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非手术区迟发硬膜外血肿的血肿量明显大于对照组,术后非手术区迟发硬膜外血肿的的治疗时间明显小于对照组,恢复良好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轻度残疾率、重度残疾率、病死率、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治疗是颅脑创伤术后非手术区迟发硬膜外血肿的有效治疗方法,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缩短治疗时间,疗效显著,并发症少,安全性高,有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

  • 非外伤性颅脑手术术野外出血的原因及诊治

    作者:黄松;王雄伟;汪雷;邓远国;胡火军

    目的 探讨非外伤患者颅内非手术区域新发出血的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9例非外伤颅内非手术区新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脑出血12例,动脉瘤4例,脑肿瘤3例.结果 死亡2例,植物生存1例,重残4,轻度残疾7例,良好5例.实施2次手术者11例.结论 脑血管基础性病变、脑梗死、手术操作损伤、凝血功能差、失血量大、异常颅内压、异常血压、脑缺血是该类患者非手术区新发出血的重要原因.我们认为把各种高危因素作为一个系统,对患者同手术期情况进行综合评故及系统性观察处理,是减少颅内再出血及出血量、改善预后的关键.

  • 颅脑损伤21例开颅术后非手术区颅内血肿发生因素的探讨

    作者:韦斐文;陈俭

    目的 探讨颅脑损伤开颅术后非手术区迟发性颅内血肿(DTICH)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分析21例颅脑损伤术后发生非手术区DTICH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发生在颅脑损伤开颅手术后的非手术区颅内血肿占同期的7.5%,86%合并脑挫裂伤,58.6%合并颅骨骨折.首次术前外伤原发性颅内血肿量较大,平均56.4 ml.69%术后去骨瓣减压和常规颅外引流.术后非手术区DTICH发生在72 h内,其中13例为硬膜外血肿,5例为脑内血肿,3例为混合性的硬膜外和硬脑膜下血肿.21例术后DTICH再次手术治疗,恢复良好5例,中度残疾5例,重度残疾6例,死亡5例,病死率为23.8%.结论 颅脑损伤开颅术后非手术区迟发性颅内血肿可能是脑挫裂伤及颅骨骨折的结果,手术导致的颅内压急剧下降是主要危险因素.

  • 颅脑损伤开颅术后非手术区迟发性颅内血肿36例报告

    作者:陈俭;姚洁民;卢科;魏风;朱晟;谢华

    随着头颅CT检查的广泛应用,颅脑损伤开颅手术后发生的迟发性颅内血肿在临床上并不少见.

  • 颅脑创伤术后非手术区迟发硬膜外血肿临床分析

    作者:楼亨通

    目的:旨在探究颅脑创伤后非手术区迟发硬膜外血肿临床诊治价值.方法:随机抽取义乌稠州医院2009年5月-2017年8月期间收治的88例颅脑创伤术后非手术区迟发型硬膜外血肿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均44例,对照组患者按照临床常规模式进行治疗,观察患者采取手术干预救治,对比两组患者临床诊疗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42例(95.45%),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34例(77.27%),(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比对照组患者高,获得了患者及家属一致好评.结论:对于颅脑创伤术后非手术区迟发硬膜外血肿患者采取手术干预治疗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不仅能够降低患者致死致残率,而且减少术后患者各种并发症的出现,对于改善预后有积极地治疗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