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房性早搏前PR段和ST段压低患者的心电图分析

    作者:张杰英

    目的:分析房性早搏前PR段和ST段压低患者的心电图特征。方法:2012年11月-2013年11月收治住院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房性早搏前PR段和ST段压低的55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并将房性早搏前无PR段和ST段压低的55例患者设为对照组。结果:观察组提前指数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P'波电压高于对照组(P<0.05),P'波时限长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患者P'R间期比较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者的心率和P波的电压及时限在窦性心律时发现,观察组患者的P波增宽和高大或切迹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房性早搏的发生与PR段和ST段压低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 心房复极波增大诱发异位心房激动的临床分析

    作者:罗素群;姚光;陈蒙华;方炳森

    目的 观察心房复极波增大诱发异位心房激动的临床和心电图特征.方法 对7例心房复极波间歇性增大致PR段及ST段同步下移并诱发房性早搏及心房扑动的临床表现和常规心电图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出现这一心电现象的导联广泛,以V_3、V_4导联显著,房性早搏及心房扑动的配对间期短且固定,而配对间期较长的房性早搏则无PR段及ST段下移.患者存在心脑肺结构破坏及功能损害或低钾血症,病情好转时上述现象减轻或消失.结论 在病理条件下心房复极波增大致心房复极离散度增大,提示心电活动不稳定,易于诱发折返性异位心房激动.

  • 普遍PR段下移伴普遍ST段抬高——急性心包炎早期心电图的特征性改变

    作者:王慕璇;马虹;蔡晓英;朱维琪;周晓澜;李丽

    目的探讨急性心包炎心电图PR段的改变并对相关因素分析.方法对78例急性心包炎患者不同时间记录的首次心电图进行分析,测量各导联PR段和ST段改变的方向和幅度,测量心率,并探讨PR段改变与ST段改变以及与心率的关系.以78例早期复极综合征为对照.结果78例急性心包炎患者中,55例(75.1%)在I、Ⅱ、Ⅲ、aVF、V3~V6导联普遍出现PR段下移,aVR导联出现PR段抬高,aVL导联仅3例有PR段改变.上述导联PR段下移幅度为о.05~0.15 mV.第1次记录中69例(87.2%)出现I、Ⅱ、Ⅲ、aVF、V3~V6导联ST段抬高.普遍导联PR段下移伴随ST段抬高的检出率在发病第ld记录的心电图中高,随后记录的心电图中逐渐降低.PR段的下移与心率无关.在早期复极综合征中仅2.6%记录到PR段下移.结论普遍导联PR段下移伴随ST段抬高是急性心包炎早期心电图的特征性改变.

  • 46例急性心包炎心电图诊断分析及体会

    作者:张辉

    目的分析临床诊断急性心包炎中,患者心电图的变化特点。方法观察2014年1月~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46例急性心包炎患者(观察组)首次心电图情况。并以同期我院4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对照(对照组)。测量各导联ST段和PR段方向和弧度。结果36例急性心包炎患者呈aVR导联ST段压低,但普遍导联凹陷形ST抬高,aVR导联PR抬高,导联除V1和aVR外PR段出现广泛的下移。患者在发病的第一天检出普遍的PR段改变;发病第二天检出率高,以后逐渐减低。仅8例心肌梗死患者出现广泛的PR段下移。结论急性心包炎患者心电图区别于急性心肌梗死,会有广泛的PR段下移,有利于急性心包炎的诊断,具有临床推广应用的价值。

  • 心电图PR段改变对急性心包炎的临床诊断价值

    作者:刘正东;吴黎明;王永东;李晓东

    目的 探讨体表心电图PR段改变对急性心包炎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对60例急性心包炎病人不同时间记录的首次心电图进行分析,测量各导联PR段的方向和幅度.以60例心肌梗死和60例早期复极综合征为对照.结果 60例急性心包炎病人中,44例(73.3%)在Ⅰ、Ⅱ、Ⅲ、aVF、V3~V6导联普遍出现PR段下移,aVR导联出现PR段抬高.普遍导联PR段改变的检出率在发病第l天,第2天记录的心电图中高,达88.6%,随后记录的心电图中逐渐降低.在心肌梗死中有1.7%记录到普遍PR段下移,在早期复极综合征中普遍PR段下移的检出率也为1.7%.结论 普遍导联PR段下移是急性心包炎早期心电图的特征性改变.

  • PR段偏移的特点及临床意义

    作者:陈青萍;黄学成;邓梓谦;张凤玲;黄宁;陈颖

    目的 探讨PR段偏移的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不同时期首次心电图记录有PR段偏移者68例,测量各导联PR段及ST段的偏移情况,观察其各项临床资料特点.结果 ①PR段改变的方向与同导联ST段改变的方向相反,下移的幅度在0.05~0.15mV,抬高的幅度在0.05~0.10 mV:②68例PR段偏移者中急性心包炎59例(其中肿瘤性13例、结核性10例、尿毒症性8例、心脏手术性7例、化脓性7例、病毒性5例、自身免疫性5例、外伤性4例),在Ⅰ、Ⅱ、Ⅲ、aVL、aVF、V3~V6导联出现普遍PR段下移而ST段抬高,aVR导联则表现为PR段抬高而ST段下移;③急性心肌梗死或合并有心房梗死9例,在面向梗死区的导联PR段下移而ST段抬高,对应导联PR段抬高而ST段下移.结论 心电图PR段偏移强烈提示为急性心包炎或心房梗死.

  • aVR导联临床应用的新视点

    作者:张燕;陶丽

    aVR导联是一个经常被忽略的导联,但是,近几年的研究显示aVR导联在诸多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aVR导联经典的临床应用包括窦性心律的确认、电轴的确定、右位心和左右手反联及心室肥厚的诊断.其临床应用的新发现包括:急性冠脉综合征时,aVR导联ST段抬高提示左主干、左前降支近端或三支病变;在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中aVR导联ST段抬高或下移是住院患者死亡率的独立预测因子,可用于危险分层;分析心律失常时,aVR导联可用于鉴别宽QRS型、窄QRS型心动过速;体表心电图的aVR导联结合V1、V2导联可以估算右房房颤周长,并且aVR导联P波振幅是心脏手术术后房颤发生的强有力的预测因子;Brugada综合征时出现"aVR征"有助于危险分层;右室负荷过重时,aVR导联ST段抬高是急性肺栓塞的死亡预测因子(单变量回归分析)和并发症的预测因子;aVR导联R波延迟是慢性右室压力负荷过重的独立预测因子且多见于肺动脉狭窄患者;特发性肺动脉高压的患者中,aVR导联R波>4 mm,结合V1导联R波>6 mm、R/SV1>1,R/SV5与R/SV1比值<0.04,Ⅱ导联P波>2.5 mm可以诊断右室肥厚;当疑似预激综合征时,利用体表心电图同时出现PR间期≤120 ms和PR离散度≥20 ms、aVR导联缺少初始正向波(间隔R波)和V1导联水平面QRS移行提前这3步可识别心室预激,且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连续监测aVR导联R波和R/S比例有助于预测三环类抗抑郁药物中毒时意识的恢复;急性心包炎时,aVR导联ST段压低、PR段抬高形成了急性心包炎的特征性表现,即"关节征",并且可能是急性心包炎早甚至是唯一的心电图改变,具有早期诊断价值.

  • 试论心包炎的心电诊断临床意义

    作者:于迎根

    心包炎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炎症性疾病,患者常常会出现心电图的异常反应.了解这些异常反应和变化对于研究治疗心包炎有重要意义.本文以调查研究的方式,选取了某医院60例急性心包炎患者,通过对其心电诊断PR段的偏移的观察,了解心电诊断对早期诊断急性心包炎的临床意义.

  • 一种新的基于三次样条插值技术的心电图基线漂移消除方法

    作者:夏恒超;詹永麒

    现有的基于三次样条插值技术的基线消除方法都是从PR段上提取"基准点",这种提取"基准点"方法如果应用于PR段不平直或噪声较大的信号时,其准确性要下降.本文利用QRS波段的高频特性,先用一个FIR基线滤波器对ECG信号进行粗略滤波,求出R波波峰的位置和其幅度在滤波前后的变化值,经过实验论证,所求得的位置和变化值可分别被看作是一个"基准点"的位置和幅度.然后,对在周期上找到的所有的"基准点"进行三次样条插值计算,得到的拟合曲线就是基线.文章把该方法和文献[3]所述方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更好的性能.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