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从体表心电图判断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的临床预后

    作者:狄巨岚

    目的:探讨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后心电图胸前导联ST段下移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入院心电图及冠状动脉造影资料,分为无胸前导联ST段下移组(A)、胸前导联V4~6ST段下移组(B)、胸前导联V1-6ST段下移组(C).结果:C组较A组冠状动脉多支病变发生率增加,临床心脏事件增加.结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后胸前导联V4~6ST段下移合并左冠状动脉病变的发生率低,胸前导联V1~6ST段下移多存在左前降支或回旋支病变,预后差,左室功能差,并发症多.

  • 运动中ST段下移程度不同的心肌梗死后患者的心血管反应

    作者:刘洵;Brodie DA;Bundred PE;Ren Liwei

    目的:对运动中ST段下移程度不同的心梗后患者(PMIP)的心血管反应进行探讨.方法:46名男性PMIP在跑台上进行递增负荷运动实验,其间测量每级负荷时的血压、心率并连续监测12导联心电图(ECG).根据跑台第Ⅱ级负荷时的ST段下移程度将其分为两组,第一组ST段下移<1.0mm,第二组ST段下移>1.0mm.结果:定量负荷工作时ST段下移程度大的患者其心率-血压乘积(RPP)也高.结论:当不便进行ECG监测时,RPP可能是评价患者对运动的临床反应的特效指标.

  • 非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心电图ST-T异常的临床意义分析

    作者:刘冰;孙英贤

    目的 分析非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心电图ST-T异常影响因素.方法 自2015年1月至2016年4月,入选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583例冠状动脉造影阴性患者,按心电图是否有ST-T异常分为ST-T异常组和非ST-T异常组.入院后采集患者的性别、年龄、高血压史、糖尿病史、甲状腺疾病史、吸烟史、饮酒史、心率、血压、血脂、血糖、血钾、确诊疾病、冠状动脉造影诊断结果.计算冠状动脉造影阴性心室结构正常患者心电图ST-T异常发生率,并分析所有患者心电图ST-T异常的潜在因素.结果 入选583例患者中,男263例,女320例,平均年龄28~85(56.63±9.03)岁,ST-T异常患者151例,ST-T异常患者占总数25.9%,对比组间在性别比例、年龄、在饮酒史,血钾浓度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影响ST-T异常的危险因素带入logistic回归模型,性别、年龄、血钾OR(比值比)值分别为0.559、1.343、0.641(P<0.05).结论 年龄、性别、血钾水平与此类患者心电图ST-T异常的发生相关.

  • 健康体检中青年女性Ⅱ、Ⅲ、aVF导联ST段下移意义探讨

    作者:张巍巍;张彬

    目的:通过对体检中青年女性Ⅱ、Ⅲ、aVF导联ST段下移的分析,了解其ST段下移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体检中心2012、2013年体检中ST段下移并资料完整的青年女性4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8例女性中15 d内复查心电图45例正常,3例无变化。结论健康青年女性的这种ST改变,我们不适合做出心肌缺血的诊断。

  • 心电图ST段下移形态学改变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研究

    作者:陈俊枝

    目的:分析心电图ST段下移的形态学改变,并探讨其与冠状动脉病变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8月—2014年8月收治的行冠状动脉造影术检测的患者186例,对其心电图与冠状动脉造影的临床资料给予对比分析。结果经心电图检测显示,心电图ST段下移患者为108例,ST段正常患者为78例。ST段下移标准预测冠状动脉狭窄的敏感度为61.2%,特异度为68.7%,阳性预测值53.6%,阴性预测值76.2%,假阳性率31.3%,假阴性率38.8%。结论心电图ST段下移形态学用于冠心病临床诊断具有操作简单、无创伤等特点,虽然在应用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仍可作为临床辅助冠心病预测与诊断的重要工具。

  • 频发期前收缩与ST段下移的相关性分析

    作者:王丽婷;陈守强;左瑶瑶;李清秀

    目的:观察700例24 h动态心电图报告,分析频发期前收缩与 ST段下移的相关性。方法用 SPSS统计软件,分析700例患者24h心电图报告,统计频发期前收缩与ST段下移相关性的卡方值、P值及列联系数。结果检测到结果为:χ2=4.330,P=0.037,列联系数=0.078。结论频发期前收缩与 ST段下移具有相关性,但相关性不大。

  • 对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时胸导联ST段下移程度的认识体会

    作者:林均一;王金生;张慧;张守仁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时心电图表现为Ⅱ,Ⅲ,aVF导联上的心肌缺血、损伤、坏死变化,同时常伴有胸前导联ST段的下移.现就我院19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时伴有的胸导联ST段下移情况分析报告如下.

  • 左冠状动脉起源于肺动脉患儿的心电图分析

    作者:屈顺梅;武育蓉;洪雯静;邢海华;朱敏

    目的 探讨心电图对左冠状动脉起源于肺动脉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32例左冠状动脉起源于肺动脉患儿的心电图.结果 27例患儿在I、aVL、V5、V6导联出现异常Q波,23例患儿在I、aVL、V5、V6导联出现不同程度ST段下移、28例患儿在I、aVL、V5、V6导联出现不同程度T波倒置,11例有左心室肥大的表现.结论 患儿尤其是早期出现心衰的婴幼儿,如果心电图出现I、aVL、V5、V6导联异常Q波和ST段下移、T波倒置及左心室肥大.高度提示左冠状动脉起源于肺动脉的可能.

  • 无Q波心肌梗死84例临床分析

    作者:周茂悦;周宁

    目的:探讨无Q波心肌梗死(NQMI)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84例NQMI的临床资料.结果:临床表现典型心绞痛者66例(78.6%),胸闷9例,心前区不适6例,上腹痛、恶心呕吐3例;心律失常30例(35.7%),心功能(Killip)Ⅱ级12例,Ⅲ级3例,Ⅳ级9例;血清心肌酶水平升高;心电图示ST段抬高18例(21.4%),ST段下移45例(53.6%);住院期发生梗死后心绞痛27例(32.1%),再梗死15例(17.9%),死亡12例(14.3%),死亡的均系ST段下移型患者.结论:住院期梗死后心绞痛和再梗死发生率较高,ST段下移预后差是NQMI的临床特征,依据心电图将AMI分为NQMI具有一定的临床参考价值.

  • Holter短暂ST段下移假阳性之鉴别

    作者:赵思勤;周世炳;聂晓莉;李秋;刘小蓉;吴涛

    目的:探讨附加详细形态分析条款对鉴别Holter ST段下移假阳性的意义.方法:对81例健康者在日常活动情况下,作一次24小时Holter监测.除按常规标准评价ST段下移外,附加详细形态分析,其标准是:R波振幅在ST段下移时增高20%以上,PQ段和ST段同向位移,ST段下移发生在体位、呼吸变化,活动时视为假阳性.结果:按常规标准5例(6.2%)24小时出现19次ST段水平下移(假阳性),经附加形态分析,结果只有2例(2.5%)3次难以解释为假阳性,即假阳性由6.2%降至2.5%.结论:判断ST下移的常规标准结合附加详细形态分析可以显著提高Holter ST下移检出短暂心肌缺血的特异性.

  • 心电图ST段下移患者的超声心动图改变临床分析与体会

    作者:吴莉华;吴朝霞;高洁;贺飞;汪洋;梅冬

    目的:用心脏彩超观察心电图ST段下移患者的心脏形态结构的变化.方法:在临床检查中,选择心电图ST段下移≥0.05~0.1mv的患者,异常组31例,平均年龄(63.6±11.9)岁,同时作心脏彩超检查,测量心脏房室腔大小、室间隔及左室后壁厚度、心肌质量、EF%、二尖瓣频谱E/A,选择心电图正常,同年龄段者35例,平均年龄(56.7±14.5)岁,同样作上述心脏彩超测量项目,作为正常对照组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经统计学处理,ST段下移组与正常组心脏彩超测量左心室腔及左室壁,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心肌质量比较,P<0.05而LVEF(%)P>0.05,E/A>1P>0.05,但Tel指数两组比较,P<0.01.结论:心脏彩超对两组患者的心脏测量分析,心电图ST段下移者左心室质量增加是基本的原因之一.

  • 高维持量氯吡格雷在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作者:王涛;曾智;陆东风;曾昭华;陆冬晓;卜彤

    目的 观察高维持量氯吡格雷在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62例诊断明确的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A组)和对照组(B组).治疗组:常规抗心绞痛治疗,包括低盐低脂饮食,控制血压及血糖,口服硝酸酯药物、阿司匹林、β受体阻滞剂、他汀类药物,低分子肝素5000 u皮下注射(2次/大,连用7大),就诊当大口服负荷剂量氯吡格雷300 mg,次日起予氯吡格雷150 mg/d维持.对照组:治疗次日起予氯吡格雷75 mg/d维持治疗,余同治疗组.观察两组对心绞痛控制情况、心电图变化、有无出血等不良反应,评价其疗效及安全性,观察疗程为4周.结果 治疗4周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的心绞痛发作次数分别为(1.4±0.6)次VS(3.8±1.1)次,心绞痛持续时间分别为(6.3±1.4) min VS(13.9±6.5) min,心电图提示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0.3%VS 64.5%),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观察组与对照组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治疗中,氯吡格雷150 mg/d和75 mg/d均为有效、安全的剂量,但高维持量的氯吡格雷更能明显改善患者的心肌缺血,且不增加出血风险.

  • 左心室Tei指数评价心电图ST段下移患者左心功能的临床价值

    作者:高洁;吴莉华;梅冬;汪洋;余文惠

    目的 探讨Tei指数评价体表心电图ST段下移患者左心功能的临床价值.方法 心电图ST段下移组患者31例,心电图无ST段改变健康者35例为对照组,超声心动图测量舒张末期及收缩期左室内径、室间隔和左室后壁厚度,舒张期E峰和A峰,计算左室射血分数、左室质量、二尖瓣频谱E/A及Tei指数.结果 ST段下移组心脏室间隔厚度、左室后壁厚度、左室质量、Tei指数较对照组增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ei指数较射血分数、二尖瓣频谱E/A更能敏感地评价左心功能.

  • 扩张型心肌病患者静息心率及ST段改变的临床意义初探

    作者:魏玲;杨丽霞;石燕昆;王燕;齐峰;郭传明;王先梅

    扩张型心肌病是一种较常见的心血管疾病,约占整个心肌病的70%~80%,其预后与许多因素有关[1].本文分析了1990-01~2001-08收住我院心内科的扩张型心肌病(DCM)患者的静息心率、ST段改变及其与DCM预后的关系.现报告如下: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