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无棣县农村乙肝病毒感染孕产妇母婴传播干预效果
为了解对无棣县农村乙肝病毒(HBV)感染孕产妇母婴传播进行阻断干预的现状及效果,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对农村HBV感染孕产妇母婴传播的干预措施,我们对在我中心进行孕前体检HBV感染的孕产妇及其子女进行了调查研究.
-
综合护理对妊娠梅毒母婴阻断干预治疗效果的影响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对妊娠梅毒母婴阻断干预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以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0月收治的50例妊娠梅毒患者为研究对象,均接受阻断干预治疗,同时给予心理辅导、健康教育、分娩期护理、感染管理及新生儿护理等综合护理干预,统计患者妊娠结局,且比较护理干预前后SAS、SDS评分.结果 50例患者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30.0%(15/50),其中潜伏期不良妊娠结局率明显低于Ⅰ期、Ⅱ期(P<0.05).另外,干预前后SAS评分[(46.8±7.9)vs(31.5±6.3)]分、SDS评分[(47.0±8.5)vs(32.6±5.4)]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护理能明显改善妊娠梅毒患者负性情绪,提高阻断治疗依从性,有效改善不良妊娠结局.
-
妊娠期梅毒临床母婴阻断病历分析
近年来,女性梅毒患者在我国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其主要原因是由于婚前性行为增多以及人们对主动要求婚前医学检查的认识不足,造成对婚前医学检查人数减少,另外婚外性行为的人数增多及感染梅毒螺旋体后治疗不规范,因此导致潜伏梅毒(隐性梅毒)的发生率增多.感染者往往在妊娠3个月至产前期医学检查时发现感染梅毒.现结合本院2003年1月至2005年6月所诊疗的48例妊娠梅毒病人的临床特点、母婴垂直传播临床阻断干预及产后母婴情况分析如下.
-
HIV阳性孕产妇母婴阻断措施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讨对HIV阳性孕产妇的新生儿予以HIV的阻断措施的临床效果.方法:设定阻断技术路线,对HIV阳性孕产妇根据孕期实施不同的阻断措施,并对采取完全阻断、不完全阻断及未采取阻断措施的新生儿HIV的阴性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2005年至2010年各年度有关HIV母婴阻断传播的咨询率逐年上升,HIV阳性检出率为0.3%~0.6%;共114名HIV阳性孕产妇,87例(76.3%)选择继续妊娠者中85例围生儿存活.87例中51例采用了完全阻断措施,其新生儿HIV阴性率为98.0%;29例予以不完全阻断措施,其新生儿HIV阴性率为72.4%;未采取阻断7例(1例失访),新生儿HIV阴性率为0.结论:根据孕期时间实施完全阻断措施可有效降低HIV母婴传播率,提高新生儿生存质量,对遏制婴儿和儿童人群艾滋病的传播有重要意义.
-
HIV阳性孕产妇分娩期护理干预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分娩期艾滋病病毒母婴传播的阻断措施以及相应的护理方法.方法:对11例感染艾滋病病毒孕产妇实施产前检测咨询、母婴药物阻断、分娩方式选择、产后人工喂养等阻断处理.结果:1例HIV阳性孕妇终止妊娠、5例孕妇及新生儿接受药物阻断治疗、7例采取人工喂养,剖宫产手术7例、阴道分娩4例.结论:正确规范实施HIV母婴阻断措施,可降低HIV母婴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