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高锰酸钾杀菌效果的研究
采用悬液定量杀菌试验,在实验室对高锰酸钾的杀菌消毒效果进行考察.0.1%高锰酸钾对白色念珠菌、大肠埃希菌、黑曲霉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均具有显著地杀菌作用.通过模拟现场试验,高锰酸钾起到了明显地杀菌效果.
-
一种聚六亚甲基单胍中和剂的发现及鉴定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鉴定一种可化学显色的聚六亚甲基单胍盐中和剂。方法采用胶体滴定法建立聚六亚甲基单胍与聚乙烯基硫酸钾发生反应的直线回归方程,并在试管中用化学指示液指示聚六亚甲基单胍与中和剂中和完全的终点,同时用悬液定量杀菌试验方法对该中和剂进行鉴定实验。结果甲苯胺蓝指示聚乙烯基硫酸钾中和聚六亚甲基单胍完全的终点明确,聚六亚甲基单胍与0.0025 mol/L聚乙烯基硫酸钾进行等量反应的线性范围为1.5~4.0 mg,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9。经悬液定量杀菌试验法鉴定证明,聚乙烯基硫酸钾能有效中和聚六亚甲基单胍的杀菌作用,且中和剂和中和产物溶液对微生物的生长没有影响。结论0.0025 mol/L的聚乙烯基硫酸钾可有效中和4.8g/L以下浓度的聚六亚甲基单胍盐的杀菌效果,并能通过指示液化学显色指示中和反应的终点。
-
31种消毒剂中和剂鉴定试验分析
目的 研究消毒剂中和剂鉴定试验方法及其结果评价. 方法 采用悬液定量和载体定量试验程序对不同类型消毒剂的中和剂进行鉴定并对结果作出评价.结果 共进行4类消毒剂31份试验,其中悬液定量试验法鉴定中和剂有8份各组完全符合判定要求,另15份均出现第1、2组无菌生长现象,第3、4、5组菌数符合结果判定要求.载体定量法鉴定中和剂试验每次都出现第1、2组无菌生长,第3、4、5组均符合判定要求.将消毒剂浓度降低后重复试验,结果第1、2组多数有菌生长.结论 在消毒剂杀菌效果试验中,按照企业申报的消毒剂浓度进行中和剂鉴定试验时,因第1、2组无菌生长而无法判定结果时,适当降低浓度后进行重复试验,可获得判定该中和剂有效的试验结果.
-
一种胍盐中和剂悬液定量鉴定试验方法研究
目的 研究中和剂悬液定量鉴定试验的补充方法.方法 采用TSA倾注法定量培养与营养肉汤定性培养法相结合的方法,鉴定聚六亚甲基胍盐酸盐中和剂的中和效果.结果 选用0.0025 mol/L聚乙烯基硫酸钾(PVSK)作为2.0 g/L聚六亚甲基单胍盐的中和剂,TSA倾注法第2组无菌生长,而采用营养肉汤定性培养法第2组有菌生长.营养肉汤培养更适合受损细菌的恢复生长.结论 在使用TSA倾注法进行中和剂悬液定量鉴定试验时,如第2组出现无菌生长,可同时对第2组进行营养肉汤定性培养,佐证中和剂的中和效果.
-
空气消毒剂中和剂鉴定方法的研究
目的 研究空气消毒剂中和剂鉴定试验方法.方法 按照评价空气消毒效果的试验体系,用含中和剂的琼脂培养基平板置于六级安德森空气撞击式采样器内,采样后进行培养观察中和效果.结果 含100 mg/L硫代硫酸钠的普通营养琼脂培养基对白色葡萄球菌的生长无影响.气雾室内按10 ml/m3用量气溶胶喷雾30 g/L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喷雾后作用30 min,用含100 mg/L硫代硫酸钠的普通营养琼脂平板置于采样器内采集空气200 L,培养后平板上白色葡萄球菌生长正常,说明残留消毒剂被有效中和.喷雾消毒剂后,空气采集量对中和效果有影响,本方法中采集量为≤200 L.结论 按照评价空气消毒效果的试验体系,用六级筛孔空气撞击式采样器采样的中和剂鉴定方法能准确判断中和剂和中和产物对试验菌生长的影响,并能选择出有效的中和剂.
-
碘丙炔醇丁基氨甲酸酯中和剂的筛选研究
目的:筛选适合碘丙炔醇丁基氨甲酸酯杀灭微生物效果试验的中和剂。方法参考2002年版《消毒技术规范》,采用中和剂初选试验和中和剂鉴定试验方法进行试验。结果采用10 g/L硫代硫酸钠+10 g/L吐温-80+5 g/L卵磷脂的PBS溶液可有效中和1500 mg/L碘丙炔醇丁基氨甲酸酯的残留效应,且中和剂本身及中和产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生长无不良影响。结论10 g/L硫代硫酸钠+10 g/L吐温-80+5 g/L卵磷脂的PBS溶液可以作为碘丙炔醇丁基氨甲酸酯杀灭微生物试验的中和剂。
关键词: 碘丙炔醇丁基氨甲酸酯 中和剂 中和剂鉴定 -
季铵盐类消毒剂杀菌试验中残药去除方法研究
目的 研究季铵盐类消毒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杀灭效果及其残留药物去除方法.方法 选用了过滤冲洗法和化学中和法,对季铵盐类消毒剂杀菌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 本试验设计的中和剂3、中和剂4和中和剂5等3组中和剂均可有效中和含量为1 200 mg/L该复方季铵盐类消毒剂.用过滤冲洗法+中和剂5组合方法,也可完全去除悬液试验中含量1 200 mg/L该复方季铵盐消毒剂.用本试验确定的化学中和法和过滤冲洗法去除残留消毒剂进行杀菌试验,含量为1 200 mg/L该复方季铵盐消毒剂对悬液内金黄色葡萄球菌平均杀灭对数值分别5.78和3.67.结论 本试验设计的5组中和剂中的3组和过滤冲洗法均可有效去除复方季铵盐消毒剂对试验菌的残留作用.
-
改进中和剂鉴定试验方法的研究
目的 改进中和剂鉴定试验方法,以解决消毒剂标示使用浓度过高而造成判定困难的问题.方法 采用悬液定量杀菌试验程序鉴定中和剂效果的方法,对改进后中和剂鉴定试验方法的效果进行了观察.结果 按照产品标示浓度进行中和剂鉴定试验,第1、2组无菌生长,按照2002年版<消毒技术规范>规定,判定设计的中和剂对二氧化氯和碘伏消毒剂中和效果不合格.通过降低产品标示浓度和调整作用时间,按原程序进行中和剂鉴定试验,结果所有实验组生长菌数全部符合设计要求,判定中和剂有效.结论 消毒产品标示浓度过高,需要对其试验浓度进行适当降低,以低有效杀菌浓度进行中和剂鉴定试验,应更符合试验实际要求.
-
三种中和剂对常用手消毒剂中和效果的实验观察
目的:观察3种中和剂对常用手消毒剂的中和效果,为科学评价手消毒剂的消毒效果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悬液定量杀菌试验方法和规范的6组设计方案,评价3种中和剂对常用手消毒剂涉及的聚六亚甲基双胍、氯己定、复合季铵盐和三氯羟基二苯醚等4种有效成分的中和效果。结果中和剂A对5种手消毒剂原液和稀释液均不能有效中和;中和剂B仅能中和稀释后的低浓度聚六亚甲基双胍、氯己定和复合季铵盐;中和剂C可中和中高浓度的聚六亚甲基双胍、氯己定和复合季铵盐。3种中和剂对含三氯羟基二苯醚的手消毒剂原液和稀释液均不能有效中和。结论中和剂C即D/E中和肉汤,对聚六亚甲基双胍、氯己定、复合季铵盐等多类手消毒剂的中和剂鉴定有实用意义,对于含三氯羟基二苯醚消毒剂的中和剂筛选仍然是难点,需要进一步实验和探索。
-
过氧化氢消毒液的中和剂筛选试验研究
目的:研究市售过氧化氢消毒液杀菌试验中和剂,以确定有效的中和剂.方法:采用悬液定量试验程序进行中和剂选择鉴定试验.结果:用含10 g/L硫代硫酸钠磷酸盐缓冲液作为中和剂,试验第4组无菌生长.用含10 g/L硫代硫酸钠与10 g/L吐温80的磷酸盐缓冲液组成中和剂和含10 g/L硫代硫酸钠+10 g/L吐温80+10 g/L卵磷脂的磷酸盐缓冲液组成的中和剂,第3、4、5组的组间菌落数误差率达不到规范要求.只有用含20 g/L硫代硫酸钠的磷酸盐缓冲液作为中和剂,可有效中和30 g/L过氧化氢消毒液残留作用,且试验各组菌数均符合规范要求.结论:市售过氧化氢消毒液杀菌试验中和剂选择比较复杂,试验证明用20 g/L硫代硫酸钠溶液能完全中和30 g/L过氧化氢消毒液.
-
过滤冲洗法去除残余消毒剂效果的研究
目的 研究过滤冲洗法在评价化学消毒剂杀菌效果的试验中去除残余消毒剂的效果.方法 采用悬液定量杀菌试验方法对过滤冲洗试验法与化学中和法进行了平行比较试验.结果 过滤冲洗法和化学中和法均能有效去除有效氯为250 mg/L的二氯异氰尿酸钠溶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的残留作用,也可有效去除有效氯为400 mg/L的二氯异氰尿酸钠溶液对白色念珠菌的残留作用.采用两种鉴定方法,以含有效氯250 mg/L的二氯异氰尿酸钠溶液,对悬液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作用5 min,杀灭对数值均>5.00;有效氯400 mg/L,对白色念珠菌作用5 min,杀灭对数值>4.00;且两组试验结果经统计学处理,结果无显著差异.结论 采用过滤冲洗试验法鉴定消毒剂杀菌效果是一种较快速、准确的评价化学消毒剂杀菌效果的方法.
-
三种方法去除残留消毒剂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三种残余消毒剂去除方法在应用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以求更准确地评价化学消毒剂杀菌效果.方法 采用载体定量杀菌试验方法,对化学中和法、稀释法和中和过滤冲洗法等三种方法对抑菌作用较强的胍类消毒剂去除效果进行了评价.结果 用5 g/L组氨酸、3 g/L卵磷脂和30 g/L吐温80组成的中和剂,用化学中和法对含50 g/L双胍类消毒液中残留作用去除不彻底,各组长菌数不符合中和剂试验要求;但对含5 g/L双胍类消毒剂的残留作用可达到有效去除效果.相同的中和剂用中和稀释法,对含50 g/L和5 g/L两种浓度的胍类消毒剂残留毒性均可达到有效去除效果.用中和过滤冲洗法不能有效去除含量50 g/L的胍类消毒液残余作用,但可有效去除含量为5 g/L胍类消毒液对试验菌的残留作用.用上述复方中和剂进行杀菌效果评价验证试验,以含50g/L双胍类消毒液对载体上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作用60 min,用化学中和法与过滤冲洗去除残余消毒剂,消毒后检不出存活细菌;而用中和稀释法去除残余消毒剂方法消毒后存活菌数为189 000 cfu/片,平均杀灭率为91.54%.用含5 g/L双胍类消毒液对载体上该细菌芽孢作用60 min,三种去除残余消毒剂的方法检验出的消毒后存活菌数基本一致,平均杀灭率完全一致.结论 三种去除残余消毒剂的方法中,以中和稀释法效果好,可用于高浓度抑菌作用较强的消毒剂杀菌效果评价.
-
消毒剂杀菌效果试验中中和剂同步稀释效果鉴定方法
目的 研究高浓度消毒剂杀菌效果评价中和剂中和效果鉴定难题.方法 通过同时降低中和剂和消毒剂试验浓度,按悬液定量方法进行鉴定试验.结果 鉴定试验结果表明,含氯消毒剂、含碘消毒剂和过氧乙酸等3类9种消毒剂在有效成分含量为500 mg/L且中和剂为原液条件下进行试验,第1、2组均无菌生长,但其他组生长菌数正常.将各消毒剂与中和剂均降低10倍浓度进行中和剂鉴定试验,结果第1、2组生长菌数符合《消毒技术规范》的要求,第3、4、5组菌落误差在允许范围内,可判定中和剂鉴定试验结果符合要求.结论 对有效杀菌浓度标示过高的消毒剂,在进行中和剂鉴定试验中,可采用同时降低消毒剂和中和剂浓度的方法进行试验,只要中和剂本身有效,可以避免第1、2组无菌生长的问题.
-
聚维酮碘对脊髓灰质炎病毒杀灭效果及影响因素的观察
为科学评价化学消毒剂对脊髓灰质炎病毒灭活效果及影响因素,以聚维酮碘为观察对象,采用悬液定量试验法进行了实验室观察.结果,在检测聚维酮碘对脊髓灰质炎病毒灭活效果评价试验中,去除残余消毒剂可采用中和稀释法,配制中和剂可用Hanks生理盐水或0.03 mol/L磷酸盐缓冲液;采用含5%新生牛血清的细胞维持液作稀释液,对Vero细胞贴壁生长基本无毒性作用.结果显示,以含有效碘1000 mg/L的聚维酮碘消毒剂,作用10 min,对悬液内脊髓灰质炎病毒灭活效果达到消毒合格要求;有机干扰物对聚维酮碘灭活病毒的效果有一定的影响.
-
汽化过氧化氢对表面消毒效果及金属腐蚀性研究
目的 研究汽化过氧化氢的中和剂、金属腐蚀性与表面消毒效果.方法 在1 m3气雾柜内,对汽化过氧化氢中和剂及4种不同金属对汽化过氧化氢的腐蚀特性进行研究;采用载体定量杀菌试验方法,观察汽化过氧化氢消毒机的表面消毒效果.结果 0.2%硫代硫酸钠+3%卵磷脂+3%吐温-80的0.03 mol/L PBS溶液作为中和剂符合规范要求;体积较小(37 m3)和较大(225 m3)房间消毒1 h,载体上细菌芽孢的杀灭对数值均>3.00;过氧化氢以12 g/m3注入量汽化维持作用72 h,对不锈钢、碳钢、铜基本无腐蚀,对铝轻度腐蚀.结论 中和剂可有效中和12 g/m3的汽化过氧化氢,汽化过氧化氢对物体表面具有较好的消毒效果,且对金属腐蚀性较低.
-
戊二醛中和剂及其中和产物对细胞和病毒影响的研究
为观察戊二醛的中和剂及其中和产物对细胞和病毒的影响,采用中和剂试验方法对甘氨酸和亚硫酸钠中和戊二醛及其所形成的产物进行了实验室研究.结果,含10 g/L以下浓度的亚硫酸钠和含20 g/L甘氨酸作为中和剂对细胞和脊髓灰质炎病毒生长基本无影响.含5 g/L 甘氨酸与相同浓度的戊二醛形成的中和产物对细胞和脊髓灰质炎病毒生长无影响;含≥3 g/L亚硫酸钠与含≤20 g/L戊二醛形成的中和产物对细胞生长无影响,但接种病毒的细胞不出现病变.≥5 g/L甘氨酸与≥10 g/L的戊二醛作用形成的中和产物对细胞均有较大的影响,但对病毒均无影响.结论,低浓度(≤5 g/L)戊二醛对脊髓灰质炎病毒的灭活试验中,可选择甘氨酸作为中和剂.
-
隐形眼镜护理液中和剂鉴定试验
组菌数接近.
-
高浓度氯已定类消毒剂的中和剂筛选研究
目的 观察三种中和剂对高浓度氯已定类消毒剂的中和作用,以筛选出可有效中和高浓度氯已定类消毒剂的中和剂配方.方法 分别采用载体定量与悬液定量鉴定试验,对三种不同配方的中和剂中和高浓度氯已定类消毒剂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在载体定量鉴定试验中,使用中和剂A不能有效中和10 g/L葡萄糖氯已定醇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与白色念珠菌的残留作用.在相同条件下,使用中和剂B和中和剂C均可以有效中和该葡萄糖氯已定醇溶液对试验菌的残留作用.在悬液定量鉴定试验中,使用中和剂A亦不能中和含量10g/L葡萄糖酸氯己定醇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与白色念珠菌的残留作用.使用中和剂B只能中和该葡萄糖酸氯己定醇对白色念珠菌的残留作用,使用中和剂C均可中和10 g/L葡萄糖氯已定醇溶液对两种试验菌的残留作用.结论 中和剂A和B作为常规氯己定中和剂不能有效中和葡萄糖酸氯己定醇,而中和剂C则可用于高浓度葡萄糖氯已定醇溶液杀菌试验.
-
评价化学消毒剂对病毒灭活效果的中和剂选择试验
目的 探讨五种化学消毒剂在灭活病毒试验中选择中和剂的试验.方法 采用细胞感染法和噬斑计数法(Pfu)观察了消毒剂灭活病毒试验中所用中和剂的效果.两种病毒灭活试验中均以噬斑数计算中和剂、中和产物、稀释液三组间误差率.结果 在流感病毒中和剂鉴定试验中,所有消毒剂试验组所得的误差率均小于15%;说明该方法选择的中和剂可用于该病毒灭活试验中残余物去除.在脊髓灰质炎病毒中和剂鉴定试验中,除邻苯二甲醛之外,另外4种消毒剂所得的三组间平均误差率均大于15%,说明该中和剂选择试验程序不适合所试验的消毒剂灭活脊髓灰质炎病毒试验.结论 在消毒剂灭活病毒试验中,培养细胞对中和剂及其产物较试验病毒更为敏感,该中和剂对MDCK影响较对VERO的影响小.本试验方法可用于流感病毒灭活试验的中和剂鉴定试验.
-
中和剂鉴定试验方法评价
为解决中和剂鉴定试验中消毒剂使用浓度过高而造成判定困难的问题,通过对试验作用时间的控制,进行了中和效果的观察.结果,经过缩短第4组消毒剂与中和剂作用时间后即与细菌作用,只要细菌生长正常即可证明中和作用迅速且有效.改进后结果证明,以试验中和剂中和含有效碘5000 mg/L的碘伏消毒剂和含有效氯1250 mg/L的84消毒液,第4组细菌生长正常,菌数与第3、第5组误差在允许范围内.结论,改进的中和剂鉴定试验结果符合设计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