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慢性心衰患者失代偿期抗凝治疗的临床观察

    作者:何文芳

    目的 研究慢性心衰患者失代偿期抗凝治疗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方法 选择我院2011年8月-2012年10月慢性心衰急性失代偿期住院病例共100例,随机分为抗凝组42例,对照组58例.抗凝组患者在常规抗心衰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5000u每日一次皮下注射;对照组患者只给予常规抗心衰治疗.治疗后对两组患者的NT-proBNP、心脏彩超(LVEF、LVEDD)、生活质量评估及临床终点事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抗凝治疗一周后,实验组心功能改善明显,临床转归明显优于常规治疗组,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严重的临床终点事件与常规治疗组比较无增加,两组比较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抗凝治疗可显著改善慢性心衰失代偿患者抗心衰治疗的效果,减少住院时间,并不增加严重的出血事件.临床应用结果优于常规抗心衰治疗.

  • 低分子肝素治疗慢性心衰患者失代偿期疗效分析

    作者:黄朝发;张榕华

    目的:评价低分子肝素在慢性心衰患者失代偿期的临床疗效,探讨其临床适用性。方法选择从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于我院就诊的104例慢性心衰失代偿期的患者,简单随机分为试验组52例和对照组5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方法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不良反应情况,测定患者治疗前后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4.23%,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78.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8,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LVEF、LVED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LVEF、LVEDD均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试验组患者的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85%(2/52),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77%(3/5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在慢性心衰失代偿期患者疗效显著,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安全可靠,适合临床长期推广应用。

  • 慢性心衰患者急性失代偿期抗凝治疗的临床研究

    作者:郑建智

    目的 分析慢性心衰患者急性失代偿期抗凝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从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患者中,选择60例慢性心衰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抗心衰治疗,然后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观察组患者增加抗凝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并发症发生率等数据.结果 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心功能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慢性心衰急性失代偿期患者在经过抗凝治疗后,心功能会有明显的改善,有利于缩短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