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酸性强化戊二醛消毒效果检测

    作者:林军明;魏兰芬;潘协商;陆龙喜;朱一凡;许激

    酸性强化戊二醛含戊二醛2.33%,应用液pH值为6.78,主要用于医疗器械的消毒清洗.为观察该产品的消毒效果、稳定性、腐蚀性以及毒性,我们进行了杀菌效果、模拟现场消毒试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床单位臭氧消毒器改良消毒方法效果评价

    作者:郑浩;蔡冉;林军明

    目的:评价隔离支架改良消毒法(改良消毒法)对床单位的消毒效果。方法分别采用改良消毒法与传统消毒法消毒床单位,检测各层床单位在臭氧消毒器消毒周期中的臭氧浓度,计算床单位各部位的细菌杀灭对数值,比较两种消毒方式的消毒效果。结果使用传统消毒法时,密封消毒袋内床单位上层臭氧浓度较高,高浓度达到1078 mg/m3,而中层及下层臭氧浓度相对较低,高浓度分别为287 mg/m3和440 mg/m3;使用改良消毒法时,床单位上、中、下3层臭氧浓度均达到较高水平,高浓度分别为1060、976和962 mg/m3。传统消毒法和改良消毒法对上层的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杀灭对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中、下层的杀灭对数大于传统消毒法(P<0.05)。结论改良消毒法能使臭氧更均匀地弥散到床单位各部分,杀菌效果较传统消毒法有效。

  • 消毒护肤喷雾剂的研制

    作者:李健和;江爱;陈贵秋;胡焰;王琼;邱细敏

    目的 研制开发一种消毒护肤喷雾型溶液剂.方法 拟定处方组成与制备工艺,进行性状、鉴别、检查、含量测定等质量研究,采用加速法考察其稳定性,观察载体喷雾杀菌试验的杀菌效果,评价急性经口毒性试验、刺激试验、微核试验以及亚急性毒性试验的安全性,并进行样品腐蚀性试验.结果 样品的各项质量检测结果均符合规定.样品原液作用0.5 min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白色念珠菌的杀灭对数值各次均>3.00.经稳定性加速试验确定其有效期为2年.对昆明种小鼠急性经口无毒,对家兔多次完整皮肤、1次破损皮肤及急性眼刺激试验均无刺激性.微核试验结果呈阴性.样品亚急性经口毒性试验对♀♂ SD大鼠未观察到有害作用的大剂量为1 000 mg·kg-1,对不锈钢、碳钢基本无腐蚀,对铝、铜有轻度腐蚀.结论 该制剂处方合理,制备工艺简便可行,质量可控,对细菌繁殖体和真菌杀菌效果好,无毒、无刺激性、性能稳定.

  • 戊二醛使用中几个关键问题

    作者:宣领友

    戊二醛作为高效消毒灭菌剂,已广泛用于医疗器械的消毒灭菌,但有许多因素会影响戊二醛杀菌效果.我院内窥镜、人工肾透析管及手术室、换药室的部分医疗器械采用2%强化戊二醛溶液消毒灭菌.为确保其效果,作者经过摸索,认为下列几个关键问题必须严格掌握.

  • 肤阴洁杀菌性能的实验观察

    作者:张文慧;姜茗;孙吉昌

    洗必泰是一种低毒消毒剂,现广泛用于日常皮肤粘膜消毒和卫生保健,肤阴洁是以洗必泰配以中草药组成,我们在实验室对其杀菌效果进行了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方法1.1 菌悬液制备试验前,分别将大肠杆菌(8099),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6538),白色念珠菌(10231), 第3~14代划线接种于斜面培养基上,培养18~24h后取出,用磷酸盐缓冲液(pH 7.2~7. 4,简称PBS)洗下,制成菌悬液,置4℃冰箱中备用.1.2 中和剂选择试验试验分6组.1组:消毒剂+菌悬液 ;2组:(消毒剂+菌悬液)+中和剂;3组:中和剂+菌悬液; 4组:中和产物+菌悬液;5组:菌悬液对照;6组:未接种培养基对照.结果以第1组不长菌或有远少于第2组菌数生长,第2组有菌生长,且菌数≥100 cfu*ml-1,第3、4、5组菌数相似且组间误差率≤10%,第6组无菌生长,可判为中和剂适宜.1.3 杀菌试验试验为悬液定量杀菌法,试验时取5 ml消毒剂加0.1 ml菌悬液,混匀,作用至预定时间后取 0 .5 ml加入0.45 ml中和剂中,作用10 min后,取0.5 ml终样液于平皿中一式两份,倾注培养基后置恒温箱中培养48h后观察结果,计算杀灭率.1.4 稳定性试验将消毒剂连同原包装置54℃恒温箱中14 d 后取出,于存放前后分别测定该消毒剂对大肠杆菌的杀灭效果.

  • 中药抗菌洗液的杀菌性能及毒性的试验研究

    作者:刘丹丹;魏志雄

    目的 观察中药抗菌洗液的杀菌性能及毒性,以评价其实际抗菌效果及使用的安全性.方法 采用悬液定量杀菌试验和动物试验方法,对该抗菌洗液杀菌效果及其毒性进行实验观察.结果 以该中药抗菌洗液体积分数25%溶液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分别作用3rmin、5min、3min,杀灭率达到99.0%以上.中药抗菌洗液原液置于37℃条件下存放90d,杀菌效果无明显变化.有机物对其杀菌效果有一定影响.对家兔皮肤刺激反应积分值为0,对豚鼠皮肤致敏率为0.结论 该中药抗菌洗液对两种细菌繁殖体和白色念珠菌具有较好的杀灭效果,性能稳定且对试验动物皮肤无刺激性和无致敏性.

  • 3种临床消毒剂杀菌效果和皮肤刺激性的比较研究

    作者:武昌俊;蔡标;童琳;李舜;戴陈伟;王超;周秀红

    目的 比较3种临床消毒剂杀菌效果和皮肤刺激性.方法 按照消毒技术规范要求,采用中和剂鉴定实验、悬液定量杀菌实验和动物毒理学实验方法,分别对乙醇、碘伏、三氯生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和铜绿假单胞菌杀灭效果及其皮肤刺激性进行实验室研究.结果 细菌繁殖体中和剂鉴定实验和真菌中和剂鉴定实验中,第3、4、5组组间菌落数误差率分别为6.40%、4.00%、5.23%和12.90%、8.61%、8.31%,均符合要求,所选中和剂及其浓度为受试样品杀菌实验适宜的中和剂.作用0.5、1 min时,三氯生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杀灭效果佳,平均杀灭对数值分别为(6.65±0.05)、(7.56±0.03)和(6.62±0.09)、(7.51±0.08),且同一时间点3种消毒剂杀灭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作用0.5、1、1.5 min时,乙醇对铜绿假单胞菌、白色念珠菌杀灭效果佳,平均杀灭对数值分别为(6.65±0.06)、(7.02±0.04)、(8.02±0.02)和(6.36±0.04)、(7.62±0.10)、(8.17±0.02),且同一时间点3种消毒剂杀灭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种临床消毒剂多次皮肤刺激性指数为0,刺激反应强度均为无刺激性.结论 3种临床用消毒剂均对豚鼠皮肤无刺激.三氯生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杀灭效果好,乙醇对铜绿假单胞菌和白色念珠菌的杀菌效果优.

  • 一种消毒湿巾杀菌效果试验研究

    作者:李国兰

    目的 检测含植物提取物的醋酸氯己定复方消毒湿巾杀菌效果,为消费者使用该湿巾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载体定量杀菌试验对其进行观察.结果 该湿巾在室温下留样3个月,对滴染其表面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白色念珠菌作用2 min,杀灭率分别为99.92%、100%和96.99%,现场对手擦拭,并作用1 min,对自然菌的杀灭率为99.10%.室温下存放18个月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杀灭率仍大于90%.结论 该消毒湿巾可用于旅行、餐饮、家居等生活中手及皮肤消毒.

  • 膜型消毒剂的消毒效果观察

    作者:陈路瑶;林立旺;黄育红;蒋婷婷

    [目的]观察膜型消毒剂的消毒效果.[方法]依据"消毒技术规范"(2002年版),对其进行载体定量杀菌试验、模拟现场试验、杀菌持效试验及现场消毒试验.[结果]以膜型消毒剂原液对布片载体上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白色念珠菌作用0.5 min,杀灭对数值均>3.00;对绿脓杆菌作用1 min,杀灭对数值>3.00,均达到消毒合格标准.样品涂抹在钢片上晾干成膜后与绿脓杆菌接触1 min,其杀灭对数值为1.45;过4h后再与绿脓杆菌接触1min,其杀灭对数值为1.26.对志愿受试者手上自然菌的平均杀灭对数值超过1.00,亦达消毒合格标准.[结论]该膜型消毒剂具有良好的杀菌效果.

  • 二氧化氯气体发生机杀菌效果研究

    作者:林立旺;陈路瑶;林灵;周游

    目的 了解二氧化氯气体发生机对物体表面和空气中细菌的消毒效果.方法 在实验室条件下,参照《消毒技术规范》(2002年版)对该消毒设备进行相关定量杀菌试验.结果 二氧化氯气体发生机通电开机消毒1、2、4、6h,对人工涂染于硬质表面上的大肠杆菌杀灭率分别为99.83%、99.99%、100.0%、100.0%.将二氧化氯气体发生机置20 m3密闭房间,开机消毒1、2h,空气自然菌的消亡杀灭率分别为89.9%、95.5%.结论 该二氧化氯气体发生机可定量吹出二氧化氯气体,对室内物体表面和空气中细菌都有杀灭效果.

  • 聚维酮碘消毒液毒性与消毒效果观察

    作者:林蔚;陈明中;林立旺;吴心勤

    目的 观察聚维酮碘消毒液的毒性与消毒效果.方法 依据《消毒技术规范》对其进行毒理学、实验室定量杀菌及手现场消毒试验.结果 该消毒液对小鼠急性经口毒性试验结果LD50>5000 mg/kg·BW;微核试验阴性;多次皮肤刺激、急性眼刺激、1次阴道黏膜刺激试验结果均无刺激性.样品500 mg/L有效碘溶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作用0.5 min杀灭对数值均>5.00,对白色念珠菌作用0.5 min杀灭对数值>4.00;对30人次志愿受试者手皮肤表面自然菌消毒1 min,平均杀灭对数值>1.00,各项指标均达到消毒合格要求.结论 聚维酮碘消毒剂为实际无毒级,杀菌效果良好,杀菌谱广,作用快,可用于人体体表皮肤和黏膜消毒.

  • 桂枝挥发油的提取及抗菌试验的考察

    作者:万里江;范正达;唐风雷;孙小叶

    目的 提取桂枝挥发油.并考察桂枝挥发油的抗菌效果.方法 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桂枝挥发油.将桂枝挥发油与预选的实验菌进行定量杀菌实验.结果 桂枝挥发油的平均得率为1.01%.桂枝挥发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的杀灭率大于99%.结论 从桂枝药材中提取出挥发油,得率较低.桂枝挥发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在一定浓度范围时有良好的杀菌效果.

  • 三种复方过氧化氢消毒剂杀菌效果的比较

    作者:贺梅典

    目的 探讨选择三种复方过氧化氢消毒剂加以干预后,观察分别获得的杀菌效果.方法 利用分别选择现场实验以及悬液定量杀菌实验,针对三种复方过氧化氢消毒剂应用后获得的杀菌效果施以评定,终对表现出的稳定性加以了解.结果 A1组大肠杆菌为(3.13±0.02),金黄色葡萄球菌为(3.03±0.01),白色念珠菌为(2.09±0.02);A2组大肠杆菌为(5.99±0.32),金黄色葡萄球菌为(5.21±0.15),白色念珠菌为(5.05±0.03);A3组为大肠杆菌为(7.15±0.25),金黄色葡萄球菌为(7.29±0.39),白色念珠菌为(7.25±0.09);对照组大肠杆菌为(2.92±0.03),金黄色葡萄球菌为(2.63±0.04),白色念珠菌为(1.66±0.13);在杀菌效果方面,同A1组、A2组以及对照组比较,A3组呈现出显著优势(P<0.05).结论 临床选择三种复方过氧化氢消毒剂加以干预后,终获得的杀菌效果尤为显著,优于单纯选择过氧化氢消毒结果极为明显,特别临床选择过氧化氢+聚六亚甲基双胍药物加以消毒干预后,终可以将杀菌效果有效提高.

  • 不同试验方法及有机物对次氯酸钠类消毒液杀菌效果评价的影响

    作者:周游;林立旺;黄育红;陈路瑶;陈祖毅

    目的 观察因试验方法以及是否含有机物对评价消毒效果所产生的影响.方法 采用2002版《消毒技术规范》规定的悬液和载体定量杀灭试验方法进行试验,比较杀灭效果;以及在同为悬液定量杀灭试验条件下加入不同浓度有机物,对杀菌效果进行检测、评价.结果 以有效氯2 500 mg/L溶液进行试验,对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悬液法要作用45 min,载体法仅作用30 min,可达到消毒效果评价要求;悬液试验有机物浓度为0 g/L时,作用30 min可达消毒效果,有机物浓度提高为3 g/L,需作用45 min.结论 悬液法和载体法所得的消毒合格时间有差异;有机物多少对消毒效果评价也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 纳米铜对微生物杀灭效果的试验观察

    作者:孙晔;毕育学;李广智;张志成;董小峰

    目的 观察纳米铜粒子杀灭微生物效果.方法 采用悬液定量杀菌试验方法,对纳米铜粒子进行了杀菌效果观察.结果 浓度为2.0 g/L纳米铜胶体分别作用5 min和20 min,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杀灭率均大于99%;作用20 min,对白色念珠菌杀灭率仅大于50%.浓度为5.0 g/L纳米铜胶体作用2 min,对大肠杆菌杀灭率大于99%;作用20 min,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白色念珠菌杀灭率均大于99%.结论 纳米铜粒子有良好的杀菌效果.

  • 某消毒液消毒效果及毒性研究

    作者:陈冠敏;林立旺;黄育红;陈明中;赵康涛;吴心勤

    目的 了解某消毒液杀菌功效及毒性情况.方法 按照《消毒技术规范》(2002年版)对该消毒液进行相关定量杀菌与毒理学试验.结果 该消毒液含有效氯400 mg/L的稀释液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作用5 min(悬液法)杀灭对数值均>5.00;含有效氯2 000 mg/L的稀释液对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作用40 min(载体法)杀灭对数值>3.00.该消毒液对小鼠急性经口毒性试验结果为LD50>5 000 mg/kg体重;微核试验结果为阴性;对家兔完整皮肤刺激强度属无刺激性.结论 该消毒液可有效杀灭细菌及细菌芽孢,且毒性低,为实际无毒级.

  • 一种手消毒液杀菌效果与毒性试验观察

    作者:翟文慧;张濛;王海玉;刘吉起

    [目的]了解一种手消毒液的杀菌效果和毒性.[方法]按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2002年版)有关要求,对一种手消毒液有效成分含量、杀菌效果、现场试验效果和毒性进行检测评价.[结果]经检测,该手消毒液有效成分醋酸氯己定含量为21.6 g/L,经37℃ 90 d存放后,有效成分含量为21.4 g/L,下降0.9%,有效期可定为2年;原液pH值为6.81;含醋酸氯己定2 000 mg/L的样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杆菌、大肠杆菌作用1 min,平均杀灭对数值均为≥5.00,含醋酸氯己定3 000 mg/L的样液对白色念珠菌作用1 min,平均杀灭对数值为≥4.00;30人次的手消毒现场试验表明,含醋酸氯己定3 000 mg/L的样液作用1 min,对手上自然菌的平均杀灭对数值为1.29.毒性检测结果表明,属实际无毒级,对皮肤无刺激性,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阴性,对大鼠无亚急性毒性作用.[结论]该手消毒液杀灭微生物效果良好,各项毒性试验都符合要求,安全无毒.

  • 某种电话机消毒液杀菌效果及稳定性试验观察

    作者:马海玲

    [目的]了解某电话机消毒液的杀菌效果及其稳定性.[方法]按照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1]中方法进行载体浸泡定量杀菌试验、现场消毒试验和稳定性试验.[结果]该电话机消毒液在使用浓度下,作用3 min,对布片上大肠杆菌杀灭率达99.96%,对白色念珠菌杀灭率达99.99%;作用5 min,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杀灭率达99.99%,对电话机听筒表面的自然菌杀灭率达99.99%.在54℃存放14 d,有效浓度下降4.51%.[结论]该电话机消毒液杀菌效果及稳定性均良好.

  • 某海洋生物氨基酸盐酸盐抗菌洗液杀灭微生物效果与毒性的实验观察

    作者:靳晓梅;权利敏;安子蔚;任志盛

    为了解以海洋生物氨基酸盐酸盐为主要有效成分,含量为0.03%制成的某海洋生物氨基酸盐酸盐抗菌洗液(pH=7~8.5)的杀菌效果、稳定性、毒性.2003年3~8月对其进行了实验观察.

  • 一种含氯制剂杀灭标准菌与地方菌的研究

    作者:李爱萍;孟蔚;孟庆增;张玮

    二氯异氰尿酸钠是一种常用广谱、高效杀菌的消毒剂,使用方便、安全、易溶于水,性质稳定性强,杀菌效果良好[1].为了解某厂提供的二氯异氰尿酸钠的杀菌效果,为外环境或疫源地消毒处理提供科学依据,2000年11月应用几种标准菌株与地方菌株进行了实验室研究.

636 条记录 26/32 页 « 12...23242526272829...313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