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中医分期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中医分期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SC)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临床确诊为CSC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相应药物治疗,治疗30天后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两组药物均有治疗CSC的作用,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医分期治疗CSC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关键词: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 中医分期治疗 视瞻有色 -
从络病论治肺间质纤维化
本文从肺间质纤维化临床表现、病理基础,认为瘀血痹阻肺络是其病理基础,毒邪闭阻,肺络不通,肺失宣降,络息成积,形成肺间质纤维化病变.本病病机属本虚标实,本虚责之肺脾肾;标实责之痰、瘀、热(毒),晚期可累及于心,五脏阴阳并损,并提出分期治疗原则.
-
真菌性尿路感染的中医分期辨证治疗与预防
目的 探讨真菌性尿路感染的临床特点、发病机制及中医辨证治疗方法.方法 根据真菌性尿路感染易发因素及临床特点,阐明该病的机制,在治疗上应重视调理整体功能状况,在急性感染期以驱邪为主,扶正为辅,在恢复期以扶正为主,兼清余邪为辅.结果 真菌性尿路感染常见的病原菌是白色假丝酵母菌,采用中药分期辨证治疗,并重视调理整体功能状况,具有疗效高、作用全面、不良反应少的特点.结论 中医药分期辨证治疗真菌性尿路感染具有较大的潜力和优势,值得进一步探讨.
-
中医分期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的血流动力学研究
目的 探讨视网膜静脉阻塞(RVO)患者经过中医分期治疗后的视网膜中央动脉(CRA)、中央静脉(CRV)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方法 将60例(60眼)RVO患者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RVO临床验证方案,分为三期,即出血期,瘀血期及干血期,运用中药进行分期治疗,治疗后按疗效分为治愈组、好转组和无效组,采用彩色多普勒成像(CDI)技术检测CRA、CRV的血流动力学改变,所测得参数按中医分期、疗效、治疗前后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按中医分期进行分组,随着病程延长及病变发展到后期视网膜中央血管收缩期峰值速度(PSV)下降,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DV)减低,阻力指数(RI)增高,搏动指数(PI)减低,时间大流速(TAMV)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按疗效分组,三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前后比较,治疗后视网膜中央血管收缩期峰值速度回升,舒张末期血流速度升高,阻力指数降低,搏动指数比治疗前减低,时间大流速增高.结论 中医分期治疗RVO能改善异常的血流动力学.
-
中医分期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中医分期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RVO)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试验组92例(均为单眼发病)分为出血期(29例),瘀血期(35例),死-干血期(28例),根据中医分期分别给与止血口服液、眼血康口服液、益视片及化瘀散结片治疗.对照组44例不予分期,均予以复方血栓通胶囊治疗.通过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和视功能评价疗效.结果 治疗60天后,试验组总有效者56例(61.870%),而对照组有效者14例(31.818%).结论 中医分期治疗RVO较不分期效果好.
-
中药内服外用分期治疗对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内固定术后的恢复效果
目的 观察中药内服外用分期治疗对单纯胫骨平台骨折术后的恢复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该院收治的胫骨平台骨折患者159例,按照入院时间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64例与观察组95例.两组均予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对照组术后给予石膏固定1周,关节疼痛者口服氯诺昔康治疗,拆掉外固定后进行被动运动训练,待骨折愈合牢固后才可负重行走.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以中药内服外用分期治疗,术后第1周口服肿痛安胶囊,外敷消肿止痛散,术后第2周口服接骨续筋胶囊,术后第3~4周采用舒筋汤熏洗患膝后外敷患膝.观察两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疼痛消失时间、肿胀消失时间、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疼痛消失时间及肿胀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后3个月时的膝关节功能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5.3%低于对照组的17.2%;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内服外用分期用于胫骨平台骨折术后,能促进骨折愈合,减轻术后肿胀、疼痛,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关节功能恢复效果.
-
偏头痛中医分期治疗与辨证分型研究的不足及对策
在偏头痛的中医研究实践中,目前存在着中医分期治疗不明确及辨证分型混乱的不足,从而直接影响了偏头痛中医诊疗水平的提高,建议遵循西医偏头痛的诊疗规范、采用病证结合的方法、运用规范化的中医辨证标准分别研究偏头痛急性期和缓解期的中医辨证规律,以符合循证医学证据标准的研究结论来总结偏头痛的中医病因病机,进而探索符合临床实际的中医分期治疗偏头痛的诊疗思路.
-
中医治疗酒精性肝病的研究进展
从中医对酒精性肝病的认识,酒精性肝病的中医辨证理论及分期治疗方面简述中医治疗酒精性肝病的研究进展.
-
中医分期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思路
脑梗死属中医"中风"范畴.梗死发生在不同部位可出现不同的症状,如肌肤不仁,肢体不遂,语言不利,甚至神志昏蒙.据不同时期出现临床表现进行辨证施治,可获得较好的疗效.笔者总结临床经验,兹介绍如下:
-
中医分期治疗卵巢储备功能下降的继发性闭经30例
笔者运用马大正教授的经验方葛根黑苏汤、调冲汤、九味调经汤治疗中医辨证为肾虚型卵巢储备功能下降的继发性闭经30例,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诊断标准:西医诊断参见第8版《妇产科学》[1]继发性闭经的诊断;中医辨证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中“闭经”、“不孕”肾虚证的辨证标准.1.2一般资料:选自2012年10月~2014年12月本院门诊卵巢储备功能下降的继发性闭经(肾虚型)的患者60例.随机分治疗组和对照组组各30例,平均年龄35±5.69岁,病程0.3~2年.两组年龄、病程等情况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
中医分期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诱发不孕症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中医分期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诱发不孕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多囊卵巢综合征诱发的不孕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治疗组采用中医分期进行治疗,月经第1天—第5天,给予调经汤治疗,方药组成:益母草20 g,当归、熟地黄、赤芍、泽兰、川牛膝各15 g,川芎、香附各12 g.每日1剂,水煎服,每天3次.月经第6天—第12天给予促卵泡汤治疗,方药组成:菟丝子30 g,黄芪、覆盆子、枸杞子、女贞子各20 g,续断、淫羊藿、山药、仙茅各15 g,当归、熟地黄各12 g,每日1剂,水煎服,每天3次,共服用7d.月经第13天-第18天给予促排卵汤治疗,方药组成:鸡血藤20 g,赤芍、当归、泽兰各15 g,生地黄、川芎、续断各12g,红花8 g.行B超检查,若优势卵泡未破裂,加用皂角刺15 g,穿山甲10 g.每日1剂,水煎服,每天3次,共治疗7d.月经第19天-第27天,遵循补脾温肾的原则,采用菟丝子、覆盆子各20 g,肉苁蓉、补骨脂、熟地黄、枸杞子、女贞子各15 g,何首鸟、麦冬各12 g,当归10 g治疗.每日1剂,水煎服,每天3次.体型肥胖者可选用清半夏、胆南星、皂角刺、石菖蒲、苍术等化痰、除湿、化瘀.确定妊娠后治疗以寿胎丸为主,随症加减进行保胎治疗,每天1剂,共治疗7d.对照组患者在月经第5天起服用克罗米芬片治疗,每次50 mg,每日1次,连续服用5d.结果:治疗组治疗有效率为91.18%、妊娠率为76.47%,对照组有效率为76.47%、妊娠率为52.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黄体生成素、促卵泡生成素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睾酮、雌二醇水平恢复低于对照组,排卵功能的恢复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囊卵巢综合征诱发不孕症患者按照中医分周期治疗较西医治疗疗效显著,具有补肾调经、补益气血的作用,显著改善临床症状,恢复性激素分泌,促进排卵,对保证临床妊娠率有积极意义.
-
中医分期治疗原发性痛经研究进展
痛经是指月经期或行经前后出现周期性小腹疼痛,可伴腰酸、下腹坠痛或其他不适.中医治疗原发性痛经优势突出,并总结出了大量的治疗经验,现将近几年来中医分期治疗本病的文献综述如下.1 中医学对痛经的认识中医学有关痛经的记载,早见于张仲景《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带下、经水不利少腹满痛……”,其发病机制主要是在经期或行经前后受到各种致病因素的影响,加上体质因素,导致冲任、胞宫气血阻滞,“不通则痛”,或冲任胞宫失于濡养,“不荣则痛”,分虚实两端,亦有虚实夹杂者,实者多由气滞血瘀、寒凝血瘀、湿热瘀阻导致子宫气血运行不畅,“不通则痛”;虚者主要由气血虚弱、肾气亏损导致子宫失于濡养,“不荣则痛”.
-
中西医结合治疗单疱病毒性角膜炎84例临床观察
本文观察西医与中西医结合治疗单疱病毒性角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2例病例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与西医治疗组.中西医结合治疗组84例,在采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按中医分期辨证治疗;西医治疗组78例,采用西医常规治疗.结果: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在治疗效果和控制复发上明显优于西医治疗组;结论:其临床疗效,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单疮病毒性角膜炎.明显优于单纯西医治疗西医治疗.
-
中医分期治疗哺乳期乳腺炎46例
[目的]观察中医分期治疗哺乳期乳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46例哺乳期乳腺炎患者分为初、中、后三期分别予以辨证治疗.[结果]中医分期治疗哺乳期乳腺炎46例,治愈36例,好转6例,进展4例,治愈率为78.3%,总有效率为91.3%.[结论]中医分期治疗哺乳期乳腺炎疗效良好.
-
掌骨牵引联合中医分期用药治疗挠骨下端极度粉碎性骨折
笔者2009年4月-2010年6月应用掌骨牵引配合小夹板外固定联合中医分期用药治疗挠骨下端极度粉碎性骨折,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 治疗方法1.1 牵引复位局部麻醉下无菌操作,于患肢2,3掌骨中段横穿1克氏针,接牵引弓后悬吊于床边支架上,患者仰卧于病床,上臂水平外展床外,以布带挂3~4kg牵引锤悬吊于上臂做对抗牵引.2-3d后,牵引状态下床头拍片,根据骨折移位情况进行手法复位,以纠正骨折移位和下尺挠关节分离.
-
视网膜静脉阻塞的中医分期治疗
综述了近年来视网膜静脉阻塞分期治疗的相关文献,并提出一些需要探讨的问题.
-
掌骨牵引联合中医分期用药治疗桡骨下端极度粉碎性骨折
桡骨下端极度粉碎性骨折,多有桡骨下端关节面的破坏和局部皮肤损伤,无论是手法复位、夹板或石膏外固定,还是切开复位内固定,均有一定难度.采用掌骨牵引配合小夹板外固定的方法,既可使骨折缓慢复位,又不会导致远折端碎骨块的再移位;既能对骨折端起到牵引固定作用,又方便了局部皮肤损伤的治疗.
关键词: 桡骨下端极度粉碎性骨折 掌骨牵引 中医分期治疗 -
运用视网膜电图评价视网膜静脉阻塞的分期治疗
目的 探讨中医分期治疗对RVO眼ERG的影响.方法 前瞻性对照研究.收集确诊RVO患者99例,随机分组,48例对照组均予以复方血栓通胶囊治疗,51例治疗组予以分期中药治疗,治疗两个疗程共60天后,分别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ERG各指标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视力改善情况相当.同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ERG b波峰时提前,组内比较治疗组t=8.159,P<0.001,对照组t=2.096,P=0.044,治疗组效果较对照组明显t=2.483,P=0.017;ERG b波振幅提高,组内比较治疗组t=66.112,P<0.001,对照组t=52.494,P<0.001;治疗组较对照组效果明显t=2.548,P=0.016;Ops总振幅提高,组内比较治疗组t=42.516,P<0.001,对照组t=17.427<0.001;治疗组较对照组效果明显t=2.480,P=0.017.结论 分期治疗RVO对患者视力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分期治疗RVO对患者ERG及OPs有明显改善作用.
-
运用视网膜电图评价视网膜静脉阻塞的分期治疗
目的 探讨中医分期治疗对RVO眼ERG的影响.方法 前瞻性对照研究.收集确诊RVO患者99例,随机分组,48例对照组均予以复方血栓通胶囊治疗,51例治疗组予以分期中药治疗,治疗两个疗程共60天后,分别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ERG各指标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视力改善情况相当.同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ERG b波峰时提前,组内比较治疗组t=8.159,P<0.001,对照组t=2.096,P=0.044,治疗组效果较对照组明显t =2.483,P=0.017;ERG b波振幅提高,组内比较治疗组t=66.112,P<0.001,对照组t=52.494,P<0.001;治疗组较对照组效果明显t=2.548,P=0.016;Ops总振幅提高,组内比较治疗组t=42.516,P<0.001,对照组t=17.427,P<0.001;治疗组较对照组效果明显t=2.480,P=0.017.结论 分期治疗RVO对患者视力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分期治疗RVO对患者ERG及Ops有明显改善作用.
-
中医分期治疗前房积血10例疗效观察
目的 分析前房积血临床中采用分期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本科门诊20例前房积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例.观察组给予中医分期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2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10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0.00%,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前房积血患者采用中医分期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