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电针治疗中风后遗症踝内翻临床研究

    作者:齐国豪;常宝燕;赵全忠

    目的 临床探讨对脑中风后遗症踝内翻患者应用电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本院2013年5月—2016年5月期间收治的64例脑中风后遗症踝内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入选对象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32例),研究组患者给予电针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针刺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经临床治疗后,研究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90.63%)明显优于对照组(71.88%),两组患者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电针治疗脑中风后遗症踝内翻临床疗效显著,有效改善踝内翻症状,可作为临床治疗脑中风后踝内翻的常用手段之一.

  • 针刺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踝内翻的疗效观察

    作者:尹正录;孟兆祥;薛永骥;陈波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脑卒中偏瘫并发踝内翻的疗效。方法选取脑卒中偏瘫并发踝内翻患者61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n=30)进行康复训练、功能性电刺激(FES),观察组(n=31)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辅以针刺治疗。治疗前和治疗8周后采用临床痉挛指数评定踝关节的痉挛程度,简式Fugl-Meyer评定法(FMA)评估下肢运动功能,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价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采用Berg平衡量表评价平衡功能,采用Holden步行功能分级评价步行功能。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痉挛程度、下肢运动功能、ADL、平衡功能和步行功能均改善(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配合针刺更有利于改善脑卒中偏瘫并发踝内翻患者的痉挛程度、下肢运动功能、ADL、平衡功能和步行功能。

  • 脑卒中患者踝内翻、跖屈的康复治疗

    作者:王洋;魏英梅

    目的:探究脑卒中患者踝内翻、跖屈的康复治疗方法。方法:综合理论指导与临床工作实践。结果:脑卒中患者经本方法治疗后踝内翻、跖屈明显改善。结论:本方法对改善脑卒中患者踝内翻、跖屈有效,值得推广。

  • 弹力绷带纠正脑卒中患者踝关节内翻、下垂的康复护理研究

    作者:牟晓秋;刘淑杰;吕洪梅

    目的:观察弹力绷带纠正在脑卒中患者步行功能康复中的作用.方法:本研究采用类实验性研究方法.首先将入选的64例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分别为32例,训练前对按Fugl-Myer评价法对2组患者进行下肢步行功能的评价,2组均采取运动疗法治疗,干预组另外给予踝关节弹力绷带包扎.第1个月、第2个月、第3个月后分别对其步行功能再次评价,并对2组间患者的步行功能进行观察比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患者的踝关节在1个月、2个月、3个月的评价中控制能力更强,步行功能更好,生活自理能力得到极大的改善.2组间的t检验p<0.05有差异.结论:用弹力绷带纠正踝关节内翻、下垂,能有效地提高脑卒中患者步行功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使患者早日回归家庭、社会.

  • 踝内翻二例报告

    作者:陈伟;甘义明;孙丹舟

    目的:探讨踝内翻发生的原因及治疗方法.方法:采取胫腓骨下端干骺部截骨来矫正内翻.结果:畸形得到彻底矫正,1年后踝关节恢复正常的生理功能.结论:踝内翻为儿童期踝部内侧骺板损伤,发育受阻所致,手术应彻底矫正内翻畸形,为防止复发需轻度矫枉过正.

  • 超微针刀联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患者踝内翻角度及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

    作者:杨润成;杨建花;毛芝芳

    目的 研究超微针刀联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患者踝内翻角度及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60例脑卒中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康复训练,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超微针刀治疗.连续治疗4星期.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脑卒中患者踝内翻角度及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L)评分变化.结果 两组治疗后踝内翻角度及FMA-L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踝内翻角度及FMA-L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微针刀联合康复训练能够缓解脑卒中患者的踝内翻,增强下肢运动功能.

  • Ilizarov技术矫正儿童骨骺损伤后踝内翻畸形

    作者:郑学建;杨华清;朱跃良;石磊

    儿童踝骨骺损伤后容易遗留踝内翻畸形,导致疼痛、肢体不等长、创伤性关节炎发生.通过微创截骨,根据旋转成角中心(CORA)原则使用Ilizarov环形外固定矫正,能够获得满意的力线和肢体长度,同时能处理其邻近骨、关节和软组织的病变,治疗后踝的外形和功能都非常满意.使用Ilizarov技术矫正此类畸形,可控性好、创伤小、并发症少.

  • 保留关节的截骨矫形治疗内翻型踝关节炎

    作者:赵宏谋;梁晓军;李毅;鹿军;刘诚

    目的:探讨内翻型踝关节骨性关节炎保留关节的截骨矫形手术方法和近期治疗结果.方法:2011年4月至2013年12月,通过踝上截骨内固定治疗内翻型踝关节骨关节炎32例,其中女性20例,男性12例;平均年龄43.4岁(26~64岁);左足17例,右足15例;按照改良Takakura分期,Ⅰ期3例,Ⅱ期21例,Ⅲa期8例.通过回顾性研究,比较术前及术后末次随访时踝关节力线改变情况,并通过美国足踩骨科协会(AOFAS)踝与后足评分评估患者功能愈合.结果:有27例患者获随访,平均随访35.5个月(16~47月).截骨部位平均愈合时间为3.6个月(3~8个月).根据影像学评估结果,胫骨远端关节面角得到显著改善(76.9±6.6) vs (88.6±5.1)(P<0.01),胫骨距骨角和胫骨侧位关节面角也得到显著改善(P<0.01).术后平均AOFAS踩与后足评分较术前有显著提高(42.8±9.8) vs (83.8±7.7) (P<0.01).通过功能评级,优8例,良16例,优良率89%.结论:踝上截骨可以显著纠正内翻型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的后足力线,且能显著改善此类患者的近期功能愈后.

  • Ilizarov技术矫治儿童踝关节骨折后遗内翻畸形

    作者:石磊;秦泗河;郑学建;张力;王全;臧建成;秦绪磊

    目的 探讨Ilizarov技术矫治儿童踝关节骨折后遗内翻畸形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5月至2017年7月在国家康复辅具研究中心附属康复医院治疗的10例踝内翻畸形患者的病历资料,均为14岁以前踝关节外伤后逐渐形成.男6例,女4例,平均年龄17.4岁(10~26岁),左侧2例,右侧8例,6例存在内踝皮肤瘢痕挛缩,4例同时伴患肢短缩.应用CORA方法确定踝内翻畸形成角中心,定制Ilizarov足踝环式外固定架,手术采用微创截骨器行踝上截骨,2例增加跟骨截骨,安装环式外固定架,术后通过调整外固定架逐步矫正踝内翻及合并畸形,2例同时进行肢体延长.采用AOFAS评分标准评估治疗前后功能改善情况.结果 10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96个月(平均36个月),所有患者伤口愈合顺利,术后3~5天患肢可开始锻炼站立走路,患者及家属对矫形后外观及功能改善表示满意,带架时间平均16周(12~24周),2例矫形同时延长的儿童患者出现一定程度踝内翻复发;AOFAS评分:术前平均40分(30~65分),术后平均85分(75~95分).结论 Ilizarov技术矫治儿童踝关节骨折后遗内翻畸形具有微创、软组织并发症少灵活可调、可同时矫正合并畸形、可早期负重、有利骨愈合和软组织重建、力线恢复满意等优势,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