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俞募配穴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对照研究
目的:比较俞募配穴针刺法与常规针刺法、西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EM)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俞募针刺组(30例),穴取肝俞、脾俞、肾俞、期门、章门、京门;常规针刺组(30例),穴取合谷、中极、关元、三阴交;西药对照组(30例),口服达那唑.观察3组患者临床症状、体征、肿瘤标志物血清CA125值的变化以及不良反应.结果:3组总疗效相似,但俞募针刺组在痛经、月经不调、腰骶痛、肛门坠胀等症状的改善方面显著优于其他两组(P<0.01),且俞募针刺组治疗后血清CA125值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结论:俞募配穴针刺法治疗EM临床疗效显著,其不良反应明显低于西药对照组.
-
合募配穴与俞原配穴在脏腑辨证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脏腑辨证与配穴的关系.方法:通过了解合募配穴、俞原配穴及脏腑辨证的内涵,结合导师王富春教授多年的临床经验,分析脏腑辨证与俞原配穴、合募配穴之间的关系.结果:合募配穴与俞原配穴在治疗脏腑疾病时,收到较好疗效.结论:合募配穴、俞原配穴适用于脏腑病证,且在脏腑辨证的指导下治疗疾病具有临床疗效好、选穴少、患者易接受等特点.
-
针刺俞募穴配合温针灸治疗早期炎性肠梗阻30例疗效观察
早期炎性肠梗阻(early postoperative inflammatory ileus,EPII)一般发生在腹部手术后1~3周内,系指由于腹部手术创伤或腹腔内炎症等原因导致肠壁水肿和渗出,形成一种机械性与动力性同时存在的肠梗阻[1].临床以呕吐、腹胀为主要症状,非手术治疗是EPII的主要治疗方法.2008 - 01-2011 - 06,我们针刺俞募穴配合温针灸治疗EPII 30例,并与保守治疗28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
大肠俞募穴联合八髎穴治疗出口梗阻性便秘临床观察
目的 比较针刺与单纯西药治疗出口梗阻性便秘的疗效差异.方法 将48例出口梗阻性便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大肠俞募穴联合八髎穴针刺治疗,对照组给予乳果糖口服液治疗;治疗周期为3周,治疗前后应用Bristol便秘性状评分表(BSFS)、便秘症状评分表(KESS)、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给予各组评分以及临床疗效评价.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BSFS评分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KESS、SAS以及SDS评分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5.7%(18/21),优于对照组的58.3%(14/24)(P<0.05).结论 以大肠俞募穴联合八髎穴针刺治疗能明显改善出口梗阻性便秘患者的粪便性状、便秘症状以及焦虑、抑郁状态,总有效率优于药物治疗.
-
针刺治疗中等量恶性胸腔积液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疗效。方法18例经病理组织学和(或)细胞学检查确诊的恶性胸腔积液患者,选用云门、期门、章门、京门、关元、中极、水道、归来为主穴进行针刺治疗。隔日治疗1次,每星期治疗3次,4星期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后评价疗效。结果18例患者治疗后完全缓解6例,部分缓解9例,稳定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83.3%。其中5例包裹性胸腔积液患者治疗后完全缓解2例,部分缓解3例,总有效率为100.0%。患者治疗前后胸水量(液体前后径)、临床症状综合评分、各项临床症状评分及KPS评分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针刺是一种治疗中等量恶性胸腔积液的有效方法,能迅速改善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合募配穴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观察
目的:采用电针胃的合募穴,观察合募配穴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协同作用。方法将6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随机分为下合穴组、募穴组、合募配穴组,均每日1次,每星期5次,连续观察治疗4星期。分别于治疗前后填写尼平消化不良指数(NDI)和总体疗效评价。结果治疗后合募配穴组总有效率为100.0%,募穴组为90.0%,下合穴组为90.0%,3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合募配穴组总有效率为100.0%,募穴组总有效率为90.0%,下合穴组总有效率为85.0%,3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3组症状指数(NDSI)、生活质量指数(NDLQ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治疗后NDSI、NDLQI 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合募配穴、下合穴、募穴均能改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症状,但合募配穴疗效更显著。
-
针刺募穴预防中风后患者便秘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针刺募穴预防中风后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0例中风患者随机分为电针预防组(简称电针组)、普针预防组(简称普针组)和空白对照组(简称对照组),每组30例.三组患者均予基础治疗,同时普针组针刺天枢穴和关元穴,电针组在普针组基础上配合使用电针.每次30 min,每日1次,对照组不予其他干预.1个疗程(10 d)后观察三组患者便秘的发生率,对三组的临床预防疗效进行评价.结果 电针组便秘的发生率(16.7%)低于普针组(46.7%),普针组低于对照组(76.7%),三组间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刺募穴可以有效预防中风后患者便秘的发生,并且配合电针的效果优于单纯针刺.
-
俞募穴位电针治疗脑卒中尿失禁56例
目的:观察电针俞募配穴针刺法治疗卒中后尿失禁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54例,取穴膀胱俞、中极穴,电针刺激;对照组54例,取穴膀胱俞、中极穴,常规针刺.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提示:俞穴、募穴为脏腑输注经气结聚之处,可治本脏腑之病,可助膀胱气化,水道通畅;以两穴配以电刺激,可增强尿道括约肌的兴奋性,加强向大脑信息的传递,重新建立排尿反射孤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