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电针治疗动眼神经损伤所致眼球运动障碍疗效观察

    作者:纪晓杰;周凌云;司承庆;郭庆;冯广忠;刚宝芝;甄云波

    目的:观察电针与单纯针刺治疗动眼神经损伤所致的眼球运动障碍的临床疗效差异,探寻该病的佳治疗方法.方法:将60例动眼神经损伤所致的眼球运动障碍患者随机分为电针组和针刺组,每组30例.电针组选取眼外肌穴为主穴,采用眼部内刺法结合电针疗法;针刺组穴位及针刺手法同电针组,但不使用电针.均每周治疗5次,15次为一疗程,3个疗程后,分别比较两组间及治疗前后临床疗效、睑裂大小、瞳孔大小、眼球运动范围和复视恢复情况.结果:电针组眼裂(9.79±2.65)mm、眼球移动距离(18.12±1.30)mm均高于针刺组的(8.23士2.74)mm、(16.71±1.44)mm;电针组瞳孔直径(0.44±0.42)mm低于针刺组的(0.72±0.53)mm,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电针组痊愈率63.33%(19/30)、总有效率93.33%(28/30)均优于针刺组的36.67%(11/30)、83.33%(25/3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电针治疗动眼神经损伤所致的眼球运动障碍具有明显优势,起效快、疗效高、疗程短,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对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 针刺眼外肌穴治疗滑车神经麻痹35例

    作者:周凌云;黄莹;徐贺

    滑车神经麻痹临床症状以斜下方复视为主要特征,虽没有明显的眼球运动障碍,但由于患者长期呈歪颈代偿性头位,视物重影模糊,同时伴有头晕,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笔者2007年至今采用针刺眼外肌穴治疗滑车神经麻痹35例,现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35例患者均来自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经眼科和神经内科确诊为滑车神经麻痹,其中男19例,女16例;年龄小20岁,大72岁;病程短12天,长65天,平均25天;外伤18例,糖尿病5例,脑梗死8例,感冒后患病者4例;左眼滑车神经麻痹25例,右眼滑车神经麻痹10例.

  • 针刺对爆裂性眶壁骨折致眼球运动障碍的疗效分析

    作者:周凌云;刘青松;刘巧英

    目的:观察针刺眼外肌穴对爆裂性眶壁骨折致眼球运动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60只眼)爆裂性眶壁骨折致眼球运动障碍患者随机分为2组。针刺组30例,根据眶壁骨折类型选取相应眼外肌穴,每日1次,每次留针30 min,15 d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同时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30例,仅给予常规药物治疗,治疗时间同针刺组。观察2组治疗前后的眼球运动障碍分级、角膜缘移动范围及复像图变化。结果1.角膜缘移动范围:针刺组治疗前,内、上及下转角膜缘移动范围分别为(4.80±3.01) mm、(3.40±2.50) mm、(4.40±1.54) mm;治疗后的结果为(7.47±2.26) mm、(4.70±1.74) mm、(5.47±0.78) mm。对照组治疗前结果,(5.17±2.78) mm、(3.17±2.49) mm、(4.53±1.41) mm;治疗后结果,(6.17±2.56) mm、(3.57±2.27) mm、(4.70±1.26) mm。2组各项数值均较前改善(P<0.001),且针刺组的各项结果均好于对照组(P<0.001)。2.眼球运动障碍级别:针刺组治疗前,0级、Ⅰ级、Ⅱ级、Ⅲ级的眼数分别为0、5、17、8只眼,治疗后为11、13、1、5只眼。对照组治疗前各分级眼数为0、6、17、7只眼,治疗后为4、13、6、7只眼。2组治疗后眼球运动障碍均较治疗前改善,针刺组好于对照组(P<0.05)。3.临床疗效:针刺组痊愈11只眼,显效9只眼,有效5只眼,无效5只眼,有效率83.33%,痊愈率36.37%;对照组痊愈4只眼,显效5只眼,有效14只眼,无效7只眼,有效率76.67%,痊愈率13.33%。针刺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1.针刺眼外肌穴可改善角膜缘移动范围及眼球运动障碍级别,明显促进眼外肌功能的恢复。2.针刺眼外肌穴联合常规治疗爆裂性眶壁骨折所致眼球运动障碍有显著疗效,其有效率及痊愈率高于单纯常规药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