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中医药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40例
目的 探究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采用中医药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1年10月至2013年9月收治的77例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患者治疗,随机分组,实验组有40例采用中医药治疗,对照组37例患者采用西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实验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2.5%,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75.7%,差异较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患者采用中医药的治疗,药物安全性高,治疗有效率更为显著.
-
健脾益肾活血泻浊法治疗脾肾气(阳)虚型慢性肾功能衰竭70例
目前,临床上对慢性肾功能衰竭(cRF)进行对症治疗多采用导泻及吸附剂,以排出体内毒素,减轻肾脏负担,但不能从整体上改善临床症状,且均有一定的不良反应,其终治疗是透析和肾移植.探索非透析治疗、延缓cRF进展速度是肾内科医师的重大课题.2004年8月-2007年11月,笔者运用健脾益肾活血泻浊法治疗脾肾气(阳)虚型cRF患者70例,疗效较满意,现报道如下.
-
清热化湿、活血泻浊法对肾小球硬化大鼠肾组织病理的影响
目的:观察清热化湿、活血泻浊法对肾小球硬化大鼠肾组织病理的影响。方法将大鼠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尿毒清组、经验方组,后3组采用5/6肾切除法制作肾小球硬化大鼠模型,并给予相应药物灌胃4周,取肾组织切片,行HE、PAS染色,观察大鼠肾脏病理变化,计算肾小球硬化指数( GSI );采用数码医学图像分析系统求得基质阳性面积比值。结果与正常组及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GSI、基质阳性面积比值均升高( P均<0.05)。与模型组比较,经验方组GSI、基质阳性面积比值有降低( P均<0.05);而尿毒清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热化湿、活血泻浊组成的经验方能够改善模型大鼠肾脏病理,降低GSI及基质阳性面积比值,改善肾小球硬化的程度。
-
益肾健脾活血泻浊法治疗糖尿病肾病46例
自1999年以来,笔者采用健脾益肾活血泻浊法治疗糖尿病肾病(DN)46例,疗效尚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