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任继学教授辨治溃疡性结肠炎大瘕泄的经验
本文介绍任继学教授辨治大瘕泄(溃疡性结肠炎)的经验,认为溃疡性结肠炎的中医病名应为大瘕泄,虚损是溃疡性结肠炎的根本病理属性,尤其重视脾肾虚损,治疗上注重五脏相关、整体调节,把溃疡性结肠炎分为湿滞瘀结证、气滞瘀结证、气虚瘀结证进行辨证论治,并创制结肠炎奇效散,临床根据不同病情选用疏风、健脾、通腑、化瘀、温阳的中药,乌梅丸、紫金锭也可随证选用.
-
任继学教授辨治大瘕泄(溃疡性结肠炎)的四维病机理论
本文介绍任继学教授辨治大瘕泄(溃疡性结肠炎)的四维病机理论,主要包括:脾肾虚损为发病之本;肠胃积滞为致病之标;瘀血阻络是贯穿始终的病理变化;肝肺失调亦不容忽视.
-
王行宽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经验
介绍王行宽运用中医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经验.认为溃疡性结肠炎的中医病名应为大瘕泄,是由感受外邪、饮食劳倦、情志内伤等,使肺失治节,肝失疏泄,脾失健运,气机阻滞,水湿不化,致肠中气滞湿阻,郁久化热,湿热瘀毒损伤肠膜、血络腐败成疡而发病.其发病之本在肺、肝、脾、大肠功能失调,而气滞、湿热、瘀毒为其标.创制大瘕泄方以宣肺调肠,疏肝健脾,清泄湿热瘀毒,止血排脓.
-
郭光业教授应用乌梅丸 加减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经验
溃疡性结肠炎(UC)系消化系统难治性疾病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存质量.中医治疗本病具有一定优势.郭光业教授根据自己长期临床经验,对该病具有独到见解,认为该病病程长,用药复杂,终往往形成一个本虚标实、 虚实夹杂、 寒热错杂、 错综复杂的病机变化.乌梅丸是治疗久痢的经方,其所治久痢形成的机理是肝脾虚弱,湿热下注,与UC病机相吻合.郭教授临床以乌梅丸为基础辨证加减治疗UC每获良效.
-
"大瘕泄"解疑
<难经·五十七难>云:"大瘕泄,名日后重……大瘕泄者,里急后重,数至同而不能便,茎中病."大瘕泄,即今之痢疾样病变,如清·莫枚士<研经言·下利解>云:"今之痢,即<难经>五泄中之大瘕泄……隋唐时或称滞下,或称重下."
-
沈英森教授运用"激愈方"验案举隅
沈英森教授为广东省名中医,悬壶40余载,学验俱丰,沈师根据广东气候常年温热潮湿以及人们喜凉贪冷等特点,自拟激愈方治疗腹泻腹痛等消化系统疾病,每获良效.笔者有幸随师临诊,兹举验案3则介绍如下.
-
薤白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潜在价值之探讨
目的: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病因尚未完全明确的非特异性炎症性肠道疾病,目前对溃疡性结肠炎尚没有十分完善的治疗方法,探讨中药薤白治疗UC是否具有疗效及潜在研究价值.方法:通过阅读古典及现代文献,综合分析UC的中西医病因病机、临床表现和薤白的功效、药理作用.结果:薤白可以从改善UC患者肠道免疫炎症、微生态感染等方面保护或修复肠粘膜屏障,对UC有治疗作用.结论:薤白在治疗UC方面具有疗效及潜在研究价值.
-
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26例小结
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属中医学大瘕泄范畴,笔者有幸继承先父张燮均名老中医师的临床经验,结合本病发生特点,自1992年~1998年运用清肠消毒汤合锡类散治疗大瘕泄26例,疗效满意,兹介绍如下:……
关键词: 大瘕泄 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 中医药疗法 -
清热燥湿凉血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82例临床分析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 ,UC)是以结肠的连续性黏膜炎症,并影响到直肠的一种肠道慢性炎性疾病,其特征在于具有复发和缓解的过程[1]。 U C在中医中属“泄泻”、“痢疾”、“便血”、“肠风”、“腹痛”等范畴,《难经》称为“大瘕泄”。本病为本虚标实的病症,多因脾虚兼湿毒之邪内蕴所致。《本草纲目》言:“除下焦湿热,治大小便出血证”。范恒教授经过多年临床经验,采用审症求因、辨证论治的方法,标本兼顾,总结出清热燥湿凉血方直肠滴注可促进 UC的修复,并在临床中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
朱良春治疗慢性结肠炎临床经验
朱良春男,江苏镇江人.全国著名中医内科学家,治学严谨,医术精湛,对内科杂病的诊治具有丰富的经验.溃疡性结肠炎或过敏性结肠炎多为慢性非特异性肠病,属中医"大瘕泄"、"下利"、"脏毒"范畴.临床观察本病有急慢性之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