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氮卓斯丁喷鼻剂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李宏;张宏誉;尹佳;岳凤敏;王瑞琦;马瑞琴;孟广明

    氮卓斯丁是一种新型抗组胺药,为考察氮卓斯丁喷鼻剂治疗过敏性鼻炎的疗效和安全性,进行了本项临床试验.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平行对照的方法,对照药为左卡巴斯丁喷鼻剂,受试者为中重度过敏性鼻炎患者,季节性过敏性鼻炎和常年性过敏性鼻炎分别连续给药14d和28d.共有136例完成了临床试验,氮卓斯丁组67例,左卡巴斯丁组69例.氮卓斯丁组总有效率82.1%,其中显效40.3%,左卡巴斯丁组则分别为76.8%和20.3%.两组均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氮卓斯丁组与左卡巴斯丁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2.1%和31.5%.氮卓斯丁组主要副作用为鼻干8.8%、口苦8.8%,左卡巴斯丁组主要副作用为鼻干16.4%、口干9.6%.氮卓斯丁喷鼻剂治疗过敏性鼻炎有较好的疗效和安全性.

  • 非镇静性抗组胺药治疗的安全界限

    作者:顾瑞金

    自从1910年Dale和Laidlaw发现组胺与变态反应的密切关系以来,科学家们一直致力于寻找可以拮抗组胺的物质。从1945年合成苯海拉明至今,抗组胺药的研制一直没有间断,并且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特别是近10余年来,新型、高效、低副作用的抗组胺药不断问世,使它们成为临床上为常用的药物之一。 1966年,Ash和Schild发现效应细胞上的组胺受体有两类,即H1和H2受体。通常所说的抗组胺药是指组胺H1受体拮抗剂;另有一类H2受体拮抗剂,可以抑制H2受体的作用,主要用以治疗消化性溃疡,并对Ⅰ型变态反应疾病可能也有一定的治疗作用。1 第1代和第2代抗组胺药 从1945年到1981年,陆续上市了40余种抗组胺药,统称为第1代抗组胺药,又称传统抗组胺药。诸如苯海拉明、氯苯吡胺(扑尔敏)、羟嗪等。它们的普遍缺点是对组胺受体的低亲和性和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作用。为了克服这些缺点,自1981年以来陆续研制成功了一系列新型抗组胺药,称为第2代抗组胺药。首先上市的是特非那丁(terfenadine);后来相继有阿司咪唑(astemizo1)、阿伐斯丁(acrivastine)、氮卓斯丁(azelastine)、西替立嗪(cetirizine)、埃巴斯丁(ebastine)、氯雷他定(1oratadine)、美喹他嗪(mequitazine)和左卡巴斯丁(1evocabastine)等。 传统的H1受体拮抗剂大多具有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作用,因而患者用后困倦。新型抗组胺药主要是为了克服这一类副作用,并追求起效快和作用时间长而研制出来的。它们大多具有较传统抗组胺药强的抗H1受体作用,药效维持时间一般较长,所以每日用药仅1~2次即可。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