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乙状窦前入路迷路后区应用解剖学研究
目的:为临床乙状窦前入路迷路后区域手术操作提供解剖学资料.方法:经10%甲醛溶液固定成人尸头标本15具共30侧.在外耳道后上棘、乳突上嵴、乳突尖之间磨除骨质,暴露乙状窦、岩上窦、岩上窦-乙状窦交点、颅中窝硬膜、乙状窦前方的颅后窝硬膜.磨出后骨半规管、外骨半规管、上骨半规管及面神经垂直段、颈静脉球.测量相关数据.结果:乙状窦前入路迷路后区域的骨质可分为三层:表面骨皮质,乳突蜂房骨质,覆盖深部结构的坚硬骨质.外耳道后上棘至后骨半规管的近距离为(17.88±1.27)mm;面神经垂直段在外半规管下方、后半规管的前方走向二腹肌嵴前缘的内侧,其长度为(7.58~14.02)mm;外耳道后上棘-乙状窦短距离为(13.84±2.74)mm.结论:此区域骨质分层明显的解剖学特点及测量的数据可以指导手术操作,避免损伤重要结构,为乙状窦前入路迷路后锁孔入路提供了重要的解剖学资料.
-
内窥镜辅助下乙状窦前后锁孔手术入路的应用解剖
目的:为内窥镜在锁孔手术中的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在15例30侧10%甲醛溶液固定国人成人尸头上,模拟乙状窦前入路操作,在其中5例10侧标本上同时模拟乙状窦后入路操作,内窥镜下操作并观察颅内结构.比较两种不同入路的观察范围与影响内窥镜操作因素.测量乙状窦前缘中点、乙状窦后缘中点与颅内固定标志间距离等相关数据.结果:乙状窦前方的解剖学变异较多,对乙状窦前入路影响较大.乙状窦后入路受解剖学变异的影响较小.乙状窦前缘中点、乙状窦后缘中点与颅内同一固定标志距离存在明显的差异.结论:乙状窦前入路操作距离短,无需牵拉小脑,内窥镜可到达桥小脑角,并观察到脑干腹侧结构,但入路复杂,内窥镜操作受解剖结构影响大;乙状窦后入路简单易于掌握,需要一定的小脑牵拉,在内窥镜的辅助下可以全面了解桥小脑角结构,但对脑干腹侧的结构观察欠佳.
-
内镜下迷路后入路小脑脑桥角及内耳门区手术的实验解剖
目的 测量比较内耳门后唇至乙状窦前、后缘的距离;迷路后间隙与乙状窦距外耳道后壁距离的相关性,为经迷路后入路内镜下小脑脑桥角区及内耳道微创手术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 10%甲醛固定的成人头颅标本(正常完整颅底)15例(30侧),性别不限,乳突轮廓化,迷路骨骼化,乙状窦全程解剖.①测量内耳门后唇至乙状窦前、后缘的距离;②测量乙状窦前缘至后半规管弧顶及其到骨性外耳道后壁之间距离.经统计学处理及分析.结果 ①内耳门后唇至乙状窦前、后缘之间的距离分别为(26.74±1.26) mm和(32.46±2.24) mm;②乙状窦前缘与骨性外耳道后壁及与后半规管弧顶之间距离的平均值分别为(15.65±1.26) mm和(10.83±0.85) mm,两者之间有明显相关性(r=0.672,P<0.01).结论 ①迷路后入路小脑脑桥角手术较乙状窦后入路的路径更短且直接;②通过测量乙状窦与外耳道后壁之间的距离可用于评估迷路后间隙的大小,从而对小脑脑桥角手术入路提供参考.
-
迷路后入路在桥小脑角区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迷路后入路在桥小脑角区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和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耳科学研究所2011-01-01~2016-01-01收治的42例桥小脑角区疾病患者,均采用迷路后入路暴露手术区域,术中应用显微镜-内镜双镜联合技术.结果 所有病例均成功手术.听神经瘤及胆脂瘤病例均完全切除,术后可测听力保留率(AAO-HNS听力评级A、B、C级)为66.7% (6/9),术后面神经功能良好(HB分级Ⅰ-Ⅱ级),无1例患者出现脑脊液漏等颅脑并发症,随访中未见复发.颅神经疾病术后症状均消失,术后均保留可测听力,面神经功能良好,术后无后组颅神经等非责任神经并发症.结论 迷路后入路创伤较小,听觉及面神经功能保留率高,在内镜辅助下特别适合功能性颅神经手术及位于内耳道口且直径< 15 mm的桥小脑角听神经瘤及胆脂瘤的治疗.
关键词: 小脑脑桥角 神经瘤 听 迷路后入路 显微镜-内镜双镜联合技术 -
内镜下迷路后入路小脑桥脑角区解剖学研究
目的 探讨内镜下迷路后人路小脑桥脑角区解剖标志与定位方法.方法 在10例(20侧)成人头颅标本上模拟内镜下迷路后入路手术,观察内听道与桥脑小脑角区各组颅神经之间的关系,并测量相关数据.结果 以外半规管水平上的后半规管后缘为标志点:后半规管后缘距内耳门后缘(15.89±1.61)am.距三叉神经下缘(27.43±3.25)mm,距舌咽神经上缘(19.39±2.57)mm;后半规管后缘-内耳门后缘连线与后半规管后缘-舌咽神经上缘连线的夹角为16.78°±2.06°,后半规管后缘-内耳门后缘连线与后半规管后缘-三叉神经下缘连线的夹角为16.25°±2.88°.结论 内镜下迷路后入路小脑桥脑角区手术具有损伤小,暴露清晰,多角度观察等优点,对于显微外科手术是一种有效的辅助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