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犯罪青少年心理健康、社会适应与狱所回归教育
目的 对不同入所时间的犯罪青少年心理健康、社会适应作比较,并研究狱所回归教育与犯罪青少年心理健康、社会适应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自编青少年罪犯一般情况调查表、罪犯在狱中自我感受问卷、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青少年社会适应行为量表对106名犯罪青少年进行团体施测.结果在心理健康方面,不同入所时间犯罪青少年在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症状、抑郁症状3项因子分差异显著(t1=2.067,t2=2.152,t3=2.556,均为P<0.05).在社会适应性方面,不同入所时间犯罪青少年在社会适应性良好的7个领域差异均不显著;在社会适应性不良的3个因素方面均有显著的差异(tl =4.469,t2=3.484,t3=4.634,均为P<0.01).所内环境、管教形式、管教方式、管教内容4个因素与犯罪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呈负相关;所内环境、管教干警、管教形式、管教内容、悔罪表现、目前想法因素也与犯罪青少年的社会适应良好方面有一定的相关性;所中启迪因素对犯罪青少年的品行行为这个社会适应不良因素呈显著负相关(均为r>0.2).结论 狱所应加强对青少年罪犯的回归教育,使犯罪青少年能更好的回归社会.
-
台湾地区基于特殊学生的回归教育现状调查分析及启示
台湾地区的特殊教育经过30多年的努力与发展,在理念上重视特殊教育与普通教育的结合问题,在实践中强调具有特殊教育需求的身心障碍学生尽可能地从高墙围篱的束缚中走出来,跨入普通教室内,与普通班的学生一同上课,进而达到"正常化"的状态.特殊教育在台湾地区取得了较好的教育和社会效果,积累了特殊教育方式与途径的一些好的经验,值得我们大陆地区特殊教育工作者分析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