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从1例茶碱中毒浅谈药酶抑制作用对药物代谢的影响

    作者:李峥;刘冰;高山红;王怀良

    1 病例简介 病人,女,53岁。因头痛、咳嗽、发热1天就诊。查体:体温38.9℃,咽喉红肿。血常规检验发现白细胞升高;X线胸部透视未见异常;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青霉素过敏史(+)。给予处置:①注射用乳糖酸红霉素0.75g,静脉滴注,1次/d。②安痛定1支,肌肉注射。患者第3天出现心慌、恶心、脸色发红、呼吸加快,心率110次/min。医生从症状判断不像是红霉索引起的副作用。再次……

  • 罕见的红细胞聚集致假性红细胞减少1例

    作者:赵衍江

    正常人的血液中一般含为单个、不聚集、流动的红细胞,在某些病理的条件下,红细胞可大量聚集,造成假性减少,给血常规检验者带来一定困惑,我们在实际工作中遇到1例,现报道如下.

  • 血常规检验中常见误差原因及解决策略分析

    作者:张敏

    目的:分析血常规检验中常见的误差原因与相应的解决策.方法:选取我院于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期间220例患者的血液样本行血常规检验,对检验误差原因进行分析.结果:检测方法、血液样本放置时间以及存放温度等差异均可使血常规检验结果出现误差,检验过程中的仪器、试剂、患者自身以及检测人员是血常规检验误差发生的主要原因.结论:在血常规检验过程中提高血液检验人员的综合素质,严格遵守血常规相关规定进行检验,检验方法的合理选用,血液放置时间的合理放置,调整血液样本存放温度是解决血常规检验中常见误差的有效措施,可使血常规中常见误差的发生率大幅度降低.

  • 末梢血与静脉血采血方法在血常规检验中的应用比较

    作者:孔昱欣

    目的:对末梢血与静脉血采血方法在血常规检验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对比研究.方法:收集我院2015年7月-2017年7月收治的110例进行血常规检查的人员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组(55例,进行末梢血采血)和B组(55例,进行静脉血采血),然后对两组人员的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B组人员血液中的WBC、RBC、Hb、Hct、MCV、MCH、MCHC、PLT等指标检查结果明显低于A组人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血常规检验中使用静脉血采血方法,可以更加准确地检测出血液中的指标,为临床诊断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血常规检验中血涂片分析的重要性探析

    作者:石玉华

    目的:探讨血常规检验中血涂片分析的重要性。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我院血液检验科接收的血细胞分析病例1500例,探讨血液分析仪在血常规检验当中存在的缺陷,分析血涂片镜检的必要性。结果:300例进行了血涂片镜检,其中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急性白血病、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分别是15例、5例、3例和1例,其余的血涂片检查结果与血细胞分析仪检查结果一致。结论:血细胞分析仪检测的准确性难以保证,加强血涂片镜检工作可以有效的提高疾病诊断的效率,为临床上医生提供更加全面准确的对患者进行诊断提供依据。

  • 对比不同采血方法在血常规检验中的应用效果

    作者:杨小秋

    目的:探析不同采血方法在血常规检验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时间:2015年12月至2017年3月,研究对象:92例在本院就诊进行血常规检验患者,依据采血方法不同,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6例,其中实验组给予肘静脉采血,对照组则给予末梢采血,观察两组患者检测后血液指标的变化.结果:实验组患者在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及红细胞比容等各项指标检测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低,P<0.05;且实验组患者的疼痛程度远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不同的采集方式均会对生化检验结果存在一定的影响,与末梢采血相比较,静脉采血的检测准确性更高,为临床疾病的诊断提供准确、可靠的理论依据,便于疾病的诊断与治疗,临床推广应用价值较高.

  • 用静脉血与末梢血进行血常规检验的准确性比照观察

    作者:李桂香;陈银仲;何健详;林雅媛

    目的:分析静脉血与末梢血进行血常规检验的准确性比照结果。方法:将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之间前往我院接受检查检查的120名健康人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使用静脉血与末梢血进行血常规检验,对两种方法的结果进行分析对比。结果:末梢血的血红蛋白、白细胞计数高于静脉血,对比差异结果显著(P <0.05),血小板计数、红细胞计数低于静脉血,差异同样显著(P <0.05);两组中间细胞百分比差异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对于末梢血检查,静脉血样本的结果更为准确,非特殊情况尽量使用静脉血进行检验。

  • 在血常规检验中应用血涂片检查的作用分析

    作者:魏艳雪

    目的 :探究血涂片检查在血常规检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5月~2016年12月在我院进行体检的220例人员,对所有体检者进行血常规检验,首先用血细胞分析仪对所收集的血液样本进行分析检查,然后采用血涂片方法对同样的血液样本进行检查,分析并比较两种方式的检查结果.结果 :血液分析仪检查出来的正常标本有81例,非正常标本有139例,而血涂片检查发现正常标本中有3例非正常,假阴性率为3.7%(3/81),异常标本中有51例为正常,假阳性率为36.7%(51/139),共129例正常标本,91例异常标本,两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 :在血常规检验中采用血涂片方法进行分析检查,可以有效提高血液疾病诊断的准确性和全面性,具有很高的临床价值.

  • 血液细胞形态学镜下复检在血常规检验中的重要性

    作者:吴让江

    目的:探讨血液细胞形态学镜下复检在血常规检验中的重要性。方法:选取经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器检查异常的220例血液标本作为研究组,同时选取同期200例检查结果正常的血液样本作为对照组,并比较两组血液样本中血液细胞形态学检测结果。结果:研究组样本中假阳性率为31.8%,对照组样本中假阴性率为4.0%,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器联合血液细胞形态学镜下复检发现阳性率为33.2%。结论:血液细胞形态学镜下复检有助于提高血液样本异常的诊断率,其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 血常规检验中的形态学观察不容忽视

    作者:李燕

    近几年 ,血液分析仪在我国各医院的检验科中得到了广泛运用 ,这很大程度上推动了血常规检验以及医学检验的发展. 血常规检验越来越多参数能够为临床医生提供大量参考数据 ,使临床工作质量与工作效率提升.然而 ,目前在血液分析仪的使用过程中 ,仍然存在一些影响检验质量的因素 ,文章对此进行了分析 ,并提出了加强形态学观察的建议.

  • 血常规检验诊断炎症性肠病的价值分析

    作者:谢思思

    目的:探析炎症性肠病运用血常规检验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5月-2015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炎症性肠病患者75例作为观察组,再选择同期来我院体检的健康人7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对两组进行血常规检验,并比较各项指标.结果 :两组均顺利完成检验,两组的血常规检验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轻度、中度、重度患者的血常规检验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运用血常规检验对炎症性疾病进行诊断,不仅可以为治疗早期提供有效依据,还有助于判断疗效和预后,是比较有效的一种方法.

  • 血常规检查的影响因素研究

    作者:曾淼

    目的:对影响血常规检查的因素进行探讨,以提高血液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方法:选择自2010年12月至2012年12月在我院行血常规检验的80例患者进行分析.在志愿者不同的部位进行静脉血和末梢血采集工作,血样采集完毕之后,血样加入EDTA-K2抗凝剂,在室温下分别于即刻、30min、2h、6h采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进行分析,比较以上时间各参数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总结血液常规检查的影响因素.结果:静脉血与末梢血WBC、RBC、Hb、PLT的数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h内血样各指标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h血样指标与即刻测定的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血部位不同、静置时间不同会对血常规检查结果有一定影响,如条件允许应以静脉血检测血常规、2h以内检测为宜.

  • 不同采血方法进行血常规检验的临床价值分析

    作者:周秀芹

    目的:研究分析不同采血方法在血常规检验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120例接受血常规检验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末梢血采集法,实验组采用静脉血采集法,观察两组不同采血方法的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血常规检验中的 RBC、WBC、PLT、HB、HCT 检测结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另外,两组患者血常规检验中 MCHC 检测结果无显著差异(P >0.05)。结论:与末梢血采集法相比,在血常规检验中采用静脉血采集法效果更好,检测结果更加准确,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 不同采血方法在血常规检验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作者:李俊传

    目的:将不同的采血方法于血常规相关检验中应用,观察其应用价值.方法:依据采血方法差异将2016年5月 ~2017年5月在本院行血常规检验的100例受检者分为两组,末梢采血方法用于参照组受检者(50例),静脉采血方法用于实验组受检者(50例),观察两组受检者的血常规检验指标.结果:试验组受检者血红蛋白的浓度数值、血小板计数数值、红细胞的比容数值、红细胞数值、白细胞的计数数值与参照组受检者数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末梢采血方法和静脉采血方法用于血常规相关检验中均具备优势,不过,静脉采血方法的血常规相关检验指标稳定性更佳.

  • 血常规检验在地中海贫血和缺铁性贫血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观察

    作者:章雪伟

    目的:探究缺铁性贫血和地中海贫血使用血常规诊断的区别。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100例贫血患者,其中50例地中海贫血患者为实验组,50例缺铁性贫血患者为对照组。这2组贫血患者均给予血常规检查,对比2组患者检查结果的差异性。结果:2组不同类型的贫血患者,其 MCH 值相比,并不存在明显的差异(P ﹥0.05),实验组地中海贫血患者的 MCHC 值、MCV 以及 RDW 值均与对照组贫血患者相比,存在明显的差异,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常规检验中的 MCH(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量)MCHC(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V(细胞平均体积)、RDW(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等指标可以作为诊断缺铁性贫血以及地中海贫血的重要指标,对贫血患者实施安全合理的治疗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

  • 血常规检验的影响因素研究与分析

    作者:苏文海

    目的:研究血常规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同时提出合理的有效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本站从2013年9月至2015年9月期间检测的786例机采血小板献血者血液样本相关资料,研究影响检验结果的因素,给出合理的预防与处理措施.结果:本次我站分析的786例血液样本中缺陷发生率为4.33%,经研究显示,受样本影响占据比例为14.71%;受仪器影响占据比例为55.88%;受操作人员操作影响占据比例17.65%;受其他因素影响占据比例为11.76%.此外经研究显示放置样本时间、献血者生理因素、采集标本时间、仪器因素、试剂因素等都会对血常规检验结果造成影响.结论:依据献血者生理因素、仪器因素、试剂因素、人为因素来分析血常规检验结果,通过分析血常规检验中误差原因确给出有效处理措施,也就是从选择合理采血位置、确保充足的采血量、选用科学的抗凝剂、注意血液样本的运输与保存、强化检验人员的自身能力等角度来大限度减少发生误差的几率,为以后准确评估机采血小板献血者是否适合捐献血小板奠定基础.

  • 温度和时间对血常规检验结果的影响观察

    作者:管学军

    目的:通过探讨温度和时间对血常规检验结果的影响,旨在为提高血常规检验的准确性,为疾病的诊断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2013年6月-2013年12月在我中心接受血常规检查的健康体检者260例,随机分成室温保存组和冷藏保存组,测定结果进行对照,记录血常规参数检测结果变化情况。结果:室温保存24h血常规指标中WBC、RBC、Hb、MCH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HCT、PLT指标与对照组差异显著,冷藏保存72 h血常规指标中WBC、RBC、MCH、Hb比较稳定,HCT、PLT在48 h内比较稳定,超过48h与对照组差异显著。结论:不同温度下保存血液样品随着时间的增加对血常规检验结果有一定影响,在临床应用时要结合保存条件在优时间内进行检验。

  • 不同采血方法进行血常规检验的临床应用研究

    作者:刑利娟

    目的:对两种不一样的采血方法开展血常规检验的临床应用价值展开分析探讨。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11月~2014年11月期间我院接收的100例进行血常规检验的患者,按照不同采血方法划成研究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研究组接受静脉血采集,对照组接受末梢血采集,对两组血常规检验结果相关指标进行观察对比。结果:研究组血常规检验相关指标 WBC(5.9±1.3)×109/L、RBC(3.9±0.7)×1012/L、Hb(113.1±14.9)g/L、PLT(225.9±62.6)×109/L 及 HCT(43.9±20.7)%相比于对照组(6.5±3.7)×109/L、(3.5±0.5)×1012/L、(105.5±18.3)g/L、(206.8±83.2)×109/L 及(31.6±17.9)%数据差异明显(P <0.05);研究组血常规检验相关指标 MCV(81.6±7.1)fL、MCHC(320.6±31.2)(g/L、MCH(25.9±5.8)pg 相比于对照组(82.1±7.4)fL、(319.4±30.9)(g/L、(26.7±6.1)pg 数据差异无显著性(P >0.05)。结论:临床进行血常规检验选取静脉血采血方法能够获取更加客观准确的检验结果,相比末梢血采血方法,静脉血液有着更高的应用价值,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 末梢血与静脉血采血方法在血常规检验中的比较

    作者:杨乐慧

    目的:探析不同采血方式在血常规检验中的结果比较.方法:选取该院门诊在2016年1~12月期间收治的接受血常规检查的260例患者,先后接受末梢血及静脉血抽血检查,将静脉血数据作为观察组,末梢血数据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种采血方式本组患者的检验结果.结果:观察组WBC(6.89±2.13)×109/L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RBC(5.83±1.23)×1012/L、HGB(135.3±15.3)g/L,PLT(200.4±60.3)×109/L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比较显著(P<0.05).结论:在血常规检查中,静脉血和末梢血两种采血方式获得结果具有显著差异,为促使临床诊断结果更加准确,临床建议以静脉血为主.

  • 妊娠期贫血患者的血常规检验及应用意义研究

    作者:李伟露

    目的:研究妊娠期贫血应用血常规检验的价值.方法:取本院2016年6月 ~2017年6月接收的100例妊娠期贫血患者为实验组,择同期接诊的健康孕妇100例为对照组.两组均进行了血常规检验,综合分析两组的检验结果,并对其作出比较.结果:大细胞性贫血孕妇的MCV、MCH以及RDW水平都明显比对照组高,而RBC和Hb水平则明显比对照组低,组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细胞性贫血孕妇的RDW水平明显比对照组高,Hb、MCV、MCH与MCHC水平明显比对照组低,组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期积极对孕妇实施血常规检验,可提高其贫血症状检出的概率,并有助于判断其贫血程度,提早进行纠正,有效降低孕妇生产的并发症,从而保证胎儿的正常发育.

632 条记录 11/32 页 « 12...891011121314...313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