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包虫感染过程中Stub1负性调节Treg细胞的实验研究

    作者:单骄宇;李海涛;热比亚·努力;周晓涛;林仁勇;丁剑冰;温浩

    目的 研究在包虫囊液刺激下泛素连接酶Stub1对Treg细胞转录因子Foxp3表达的影响. 方法 采用不同浓度比的包虫囊液粗抗原HCF(1∶2、1∶5、1∶10、1∶100)体外刺激HA-Foxp3a-Jurkat稳转系细胞;收集细胞,进行 CD4+CD25hi CD127lo T细胞分选,对分选的nTreg进行体外扩增,然后分别用1∶10、1∶100浓度比的HCF体外24、48 h;收集nTreg细胞,利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Foxp3、Stub1蛋白表达情况.将工具细胞HEK293T细胞系分为两份,均进行HA-Foxp3a、myc-Stub1两种质粒的共转染,其中一份直接于转染后36h收集并裂解细胞,另一份在转染36h后进行HCF刺激时间依赖试验(HCF干预24、48h),收集细胞.两份细胞分别用anti-HA和anti-myc抗体作双向免疫共沉淀试验并检测Foxp3与Stub1两种蛋白的相互作用有无影响. 结果 HCF为1∶10、1∶100时均可检测到HAFoxp3a蛋白;HCF浓度为1∶2或1∶5时未检测到HA-Foxp3a蛋白表达;且当HCF在较低浓度时(1∶100),HAFoxp3a的蛋白表达较其它各组增强.在一定浓度HCF刺激下,nTreg细胞随着HCF干预时间的延长,Foxp3蛋白表达减弱,而Stub1的蛋白表达与Foxp3蛋白相反.干预nTreg细胞24、48h时,HCF 1∶100刺激组Foxp3蛋白表达较1∶ 10刺激组增强.双向免疫沉淀试验显示,HEK293T细胞共转染HA-Foxp3a、myc-Stub1质粒后,随着HCF作用细胞的延长,Foxp3和Stub1蛋白的相互作用减弱. 结论 在持续感染状态下,包虫囊液参与调节Foxp3蛋白的表达.HCF可减弱Foxp3与Stub1蛋白间的相互作用,具有增强Stub1蛋白的负性调节作用.

  • 入伍新兵包虫感染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作者:俞苏蒙;叶晓波;邢云卿;高彦军;冯莉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检测360份入伍新兵血清包虫IgG抗体,阳性10份,阳性率2.78%;江西、甘肃和四川籍新兵包虫抗体阳性率分别为7.50%、4.65%和4.48%,湖北、河南和广西籍新兵未检出包虫IgG抗体阳性者.

  • 2012年甘肃省朝觐人员包虫感染率分析

    作者:刘芳;汪小波;焦志刚;孙志博;马兆福;张芳

    目的 了解甘肃地区朝觐人员包虫感染患病情况,为进一步保障朝觐人员的健康状况提供参考.方法 对2012年甘肃地区申请参加朝觐人员通过临床体检、流行病学调查等方法确定包虫感染患者,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从2 117名体检朝觐人员中检出46例包虫感染患者,包虫感染检出率为2.17%;女性朝觐人员包虫病感染率高于男性(P<0.01);不同年龄组朝觐人员包虫感染率无显著差异(P>0.05);不同地区朝觐人员中包虫病感染率有显著差异(P<0.05),以金昌市高(10.00%).结论 甘肃朝觐人员包虫病感染率高于全省平均感染率,卫生检疫部门应加强对朝觐人员包虫病监测,同时探索适合朝觐人员的包虫病防控措施.

  • 新疆克州地区包虫感染抽样调查结果分析

    作者:于强;汪咏新;吴新华;徐杰

    目的 阐明新疆克州地区包虫感染特点,为制定防治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2016年3月至6月对新疆克州地区格达良乡柯尔克孜族牧民居住区进行包虫感染抽样调查.结果 抽样调查62人,包虫抗体阳性11人,感染率为17.74%,其中男7人,占63.64%,女性4人,占36.36%;包虫抗体阴性51人,占82.26%.结论 包虫病是柯尔克孜族牧民居住区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需要继续加大防治力度,提高包虫病疫情的报告质量,为防治策略和措施的制定提供有价值的线索和依据.

  • 西吉县中小学生棘球蚴绦虫感染情况调查报告

    作者:杜贞;田慧芳;路宗仁

    目的:掌握中小学生棘球蚴绦虫感染情况,为今后评价包虫病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西吉县19个乡镇不同民族、不同年龄组,6 - 18岁中小学生为调查对象,随机调查9110人.采用EMP-860型B超诊断仪对每个受检都进行腹部B超检查,并进行影像学分型;同时采集静脉血样2.5ml,采用包虫病抗体检测试剂盒(酶联免疫法)进行实验室分析.结果:发现包虫病感染者563人,感染率6.18%;不同民族、性别的中小学生包虫病感染率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西吉县所辖区域中小学生包虫病感染率较高,应及时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加以控制.

  • 隐匿性脑泡型包虫伴肝肺感染一例报道并文献回顾

    作者:吴欣桐;何永桥;邓永宜

    目的 总结1例隐匿性脑泡型包虫伴肝肺感染的成人患者临床特点.方法 1例中年男性藏族患者,有疫区接触史,于甘孜州人民医院诊断为肝、双肺、脑包虫感染,行手术治疗,病理证实为泡型包虫病.检索1985年1月-2015年12月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有关脑泡型包虫病的文献报道并查阅全文,得到符合条件的文献17篇共42例患者,结合Medline相关英文文献,分析了脑泡型包虫病的流行病学、病理生理、临床表现等特点,探索预防和治疗的方法.结果 根据查阅文献结果分析,脑泡型包虫病发病率多,常继发于其他器官的感染,神经系统症状隐匿或进展缓慢,影像学和病理的结果是诊断的重要依据,手术是治愈的根本方法.结论 泡型包虫病可以侵袭多个器官,对于无神经系统症状的患者,当发现其他器官已有感染的依据后,要对患者颅内情况进行筛查.由于该类患者的颅内病灶往往是继发于其他器官的包虫感染,因此,早期需要积极治疗颅外病灶,以避免病灶的进一步扩大和转移.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