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先天性巨结肠症原癌基因RET结构的PCR-SSCP分析

    作者:武君;王慧贞;吉士俊;张学

    目的: 明确中国散发先天性巨结肠症是否有原癌基因RET突变. 方法: 30例中国散发先天性巨结肠症. 提取基因组DNA; 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RET基因第6、13、15、17外显子; 单链构象多态(SSCP)分析上述外显子是否有突变. 结果: 6例长段型先天性巨结肠症, 2例有RET基因突变; 普通型及短段型未见RET基因突变. 2例突变位点均是RET基因的第13外显子. 结论: 中国散发先天性巨结肠症长段型有RET基因突变, 提示原癌基因RET与先天性巨结肠症的发生有关.

  • 先天性巨结肠细胞能量代谢的酶学研究

    作者:

    为了解先天性巨结肠(HD)病变肠段细胞能量代谢的状况.通过酶组织化学方法对20例HD患儿正常段、狭窄段全层组织,进行了五种酶的定性、定量及计数分析:①ATPase(腺苷三磷酸酶),②SDH(琥珀酸脱氢酶),⑧MAO(单胺氧化酶),④ChE(胆碱脂酶),⑤ChE+Ag(胆碱脂酶+镀银).发现狭窄段有如下变化:ATPase、SDH和ChE活性显著升高(P<0.01);MAO活性显著降低(P<0.01);粘膜下和肌间神经丛(ChE+Ag)减少1/3,神经节细胞数(SDH)减少4/5(P<0.01).说明HD狭窄段细胞能量代谢是旺盛的,检测ATPase、DH、MAO可作为诊断HD新的参考.

  • 婴儿先天性巨结肠与巨细胞病毒感染

    作者:

    为了解婴儿先天性巨结肠(HD)与巨细胞病毒(CMV)感染的关系,对19例2~18个月的HD患儿(经病理证实)的血清、尿和组织块用病毒分离和DNA探针杂交方法进行CMV检测.结果:19例HD患儿分离CMV的19份尿标本中2份污染,在17份尿标本中7份阳性,阳性率为41.2%;正常儿尿标本阳性率为14.4%(P<0.05).19例HD血清中,CMVIgM抗体2例阳性,阳性率为10.5%;正常儿阳性率为8.0%(P>0.05).19例HD痉挛段组织块中无一例CMV阳性,但6例HD痉挛段组织块CMV-DNA探针杂交全部阳性.其中2例强阳性,阳性率为100%.说明婴儿HD与CMV感染关系密切,CMV感染可能是包括HD在内的一些先天性畸形的重要致畸因素.

  • 胃肠吻合器在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中的应用

    作者:

    为了改进先天性巨结肠的手术治疗方法,解决术后吻合口狭窄、盲囊及闸门形成等并发症,并解除术后扩肛之痛苦.应用Duhamel的改良术式Ikeda法,并引用美国外科医疗器械公司的GIA-80胃肠吻合器替代矩行钳用于盆腔直肠和结肠侧侧吻合,治疗14例5个月至12岁的先天性巨结肠患儿,常见型13例,短段型1例,均获得满意临床效果.该方法完成了盆腔内直肠结肠的Ⅰ期吻合,减少患儿带钳之苦,术后不需扩肛,吻合口通畅,均无盲袋及闸门形成,排便功能恢复快.

  • 全结肠切除治疗全结肠无神经节细胞症23例

    作者:徐尚恩;杨启政;许华峰;郭永成;王贵完;张书锋

    从1964年以来,共作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150例,其中因全结肠无神经节细胞症作全结肠切除者23例.20例得到随访,远期死亡2例,余18例均生长发育良好.结合随访资料,笔者认为该病以1~3岁时手术为宜.全结肠切除对生理和心理均有一定影响,术后应制订治疗腹泻的方案,使患儿排便迅速恢复正常,健康成长.

  • 先天性巨结肠症患儿术后排便相关并发症的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张瑾;蒋飞

    先天性巨结肠症是小儿外科常见的消化道畸形之一,发病率约为1/5000.随着手术方法的不断改进与更新,患儿术后住院时间、生活质量均得到了相应提高.但部分患儿术后仍然存在不同程度的排便相关并发症,还有部分患儿出现了排便次数增加的情况.国内外学者们对先天性巨结肠症术后排便情况进行了大量随访,并对排便相关并发症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研究.本篇综述试图通过全面了解影响巨结肠术后排便相关并发症的影响因素,为临床治疗、预测术后恢复情况及术后护理提供指导,从而进一步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儿生活质量.

  • 先天性巨结肠的表观遗传学研究进展

    作者:谢华;唐维兵

    表观遗传学的主要内容是研究在不改变DNA序列的前提下调控遗传物质表达的过程及其机制.表观遗传调控过程十分复杂,主要包括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染色质重塑、非编码RNA(ncRNA)、基因印记等,其中DNA甲基化是为经典的调控方式之一.近年来表观遗传学在先天性巨结肠发生中的作用研究逐渐起步.本文从表观遗传的三大方面展开,着重介绍甲基化、组蛋白修饰及非编码RNA在先天性巨结肠发生中的研究进展.

  • Neurexin、Neuroligin基因在人类及鼠类动物肠神经系统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王健;张文同;孙大庆;刘春喜;李爱武

    目的 探讨Neurexin和Neuroligin基因在人类及鼠类动物肠神经系统(ENS)是否有表达,以及对ENS突触结构与功能的作用,探查其在先天性巨结肠各段的表达特征及意义.方法 首先制备小鼠、大鼠、豚鼠、正常人体肠管肌间神经丛铺片,通过双重免疫荧光细胞染色,证明Ne-urexin、Neuroligin基因是否在肠神经系统表达,再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20例先天性巨结肠狭窄段,移行段和扩张段肌间神经丛铺片标本染色,判断Neurexin、Neuroligin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①Neurexin、Neuroligin蛋白在小鼠、大鼠、豚鼠、人体的肠肌间神经丛与神经细胞标记Hu在同一细胞表达;而Neurexin蛋白与突触前标记物synaptophysin,Neuroligin蛋白与突触后标记物PSD95也在同一神经组织出现;②Neurexin、Neuroligin蛋白在先天性巨结肠扩张段表达多,移行段明显减少(P<0.05),病变段无表达;同一组织Neurexin和Neuroligin的表达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Neurexin、Neuroligin基因在鼠齿类动物及人体肠神经系统都有表达,不仅在胞体,而且在轴突、树突都有表达,Neurexin在突触前表达,Neuroligin在突触后表达.它们对肠神经系统突触的结构功能起重要作用,与一些胃、肠道动力性疾病有密切关系,是导致先天性巨结肠蠕动功能丧失的重要原因.

  • 先天性巨结肠内皮素B受体基因突变的研究

    作者:陈秋红;魏明发;袁继炎;史慧芬;李俊果

    目的研究先天性巨结肠(HD)的发生与内皮素B受体基因(EDNRB)突变间的关系.方法 40例HD患儿(37例散发性和3例家族性)和40例无便秘正常健康对照者,分别抽取外周静脉血3 nl并经盐析法提取DNA,然后运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PCR-SSCP)银染色法检测EDNRBG中的第4、5、6外显子(E4、E5、E6)的突变情况,并对阳性片段进行DNA测序.结果37例散发型中的1例短段型HD患儿E4扩增片段在SSCP分析时发现有泳动变位,而且该样品DNA测序核苷酸位点831密码子277位点上出现G→A的置换,证实为同义突变.结论 EDNRB基因突变与中国人HD的发生有密切关系,且主要为短段性HD.

  • 人胚胎消化道神经节细胞发育的研究

    作者:

    为了研究胎儿消化道神经节细胞的发育过程,探讨神经节细胞的发育与肠管发育之间的关系,共观察了新鲜胎儿标本22个,其中男11个,女11个.胎龄为3~10个月.剖取全部消化道,分段作大切片,然后行HE染色及特殊染色,部分标本作电镜观察.结果提示:胎龄越小,神经节细胞发育越不成熟.在胚胎3个月时,消化道各节段肌间及粘膜下层均未见明确的神经丛及神经节细胞,胚胎4个月时才偶见体积较小、发育不成熟的神经节细胞,5个月时肠壁增厚,神经节细胞发育,但仍不成熟,至6个月时.神经节细胞明显增多,并成簇状分布.研究提示神经节细胞的发育与肠管其他结构的发育是同步进行的.研究中未见到近端肠管神经节细胞较远端肠管神经节细胞提前发育,也未发现神经节细胞从前肠向后肠移行的过程.先天性巨结肠的成因不仅仅是胚胎发育第6~12周神经嵴内神经节细胞向肠管移行过程中胚胎发育停顿的结果,而且在胚胎发育的第12~16周,肠管神经节细胞发育成熟之前某些影响神经节细胞发育的局部因素也可导致无神经节细胞巨结肠的形成.

  • 新生儿与小婴儿巨结肠肌层病变和肌动蛋白免疫组化观察

    作者:鲁建生;胡家高;江泽熙;申曼里;王竞春;冯亭

    目的:为了观察新生儿与小婴儿巨结肠平滑肌病理改变,方法:对15例新生儿和小婴儿巨结肠手术标本进行病理组织学与抗肌动蛋白免疫组化观察.结果:见平滑肌层网状纤维密度增加、PAS环变形、平滑肌嗜酸性变、肌动蛋白减少或消失等变化由近至远段依次加重、与神经节细胞分布有关.结论:本病肌层病变具有一定特征,对临床有实用价值.

  • 先天性巨结肠症NPY、SOM、CGRP能神经改变的免疫组织化学观察

    作者:夏谷良;王果;袁继炎;胡道松;茹立强;李正莉

    为了明确神经肽Y(NPY),生长抑素(SOM)和降钙素调节基因相关肽(CGRP)能神经与先天性巨结肠症(HD)的关系,采用Sternberger报道的免疫组织化学方法.了解到HD狭窄段内缺乏NPY、SOM和CGAP能神经元胞体,但三种纤维明显增生增粗,并出现小神经干,且NPY、SOM和CGRP能神经支配紊乱,与HD狭窄段痉挛及蠕动不良有关.

  • 右半结肠补片回肠拖出术治疗全结肠型先天性巨结肠症

    作者:蒋嘉萍;易军;谷兴琳;潘新华

    右半结肠补片回肠拖出术治疗全结肠型先天性巨结肠症4例,由于保留了一段右半结肠,有利于水、电解质吸收,提高了疗效.本组4例均治愈出院,随访14~30个月(平均22个月),排便基本正常.

  • 肛门直肠畸形合并先天性巨结肠的诊治

    作者:李乐;李万福;张廷冲;邱晓虹;陈亚军

    目的 总结儿童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ARM)合并先天性巨结肠(HD)的临床特点,探讨其病因和适宜的诊治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08年4月6例ARM合并HD患儿的临床资料、诊治过程及预后情况.年龄1岁8个月~1I岁,平均4.1岁;男女比例1:5.所有病例于ARM矫正手术后有不同程度便秘、腹胀等症状,钡灌肠显示结直肠均有显著的扩张,仅有2例可见明确痉挛段和移行段.6例患儿直肠肛管测压直肠肛门抑制反射不能引出.2例采用经肛门Soave术式,4例采用经腹肛门Soave巨结肠根治术.结果 术后病理检查6例标本远端肠壁内均未见神经节细胞.免疫组化组织蛋白酶D:近段阳性,远端阴性.结论 对于ARM患儿,特别是对于ARM畸形矫正术后仍有便秘的患儿要警惕合并HD的可能.此外,ARM合并HD患儿往往同时存在有多种畸形,在胚胎发育过程中这些畸形的发生可能存在着一定的关联.

  • 经肛门行改良Swenson巨结肠根治术疗效分析

    作者:许芝林;肖友明;赵铮;王龙;安群;王强;史兴晔;李琰

    目的 对7年来所做的143例手术做一总结回顾.方法 143例经钡剂灌肠、直肠测压或直肠活检确诊.患儿取截石位,经肛门插入一把卵圆钳,于耻骨结节(腹膜返折)上方钳住直肠壁下牵将直肠套叠翻出,在翻出的直肠内壁处缝合牵引线两圈,于两圈线间全层切断直肠.远端后壁全层游离,并背切至齿状线上0.5~1.0 cm,前壁游离至齿状线上方2.5~3.5 cm,近端边下牵边游离,切除病变肠管.近远端行双层吻合,吻合口呈心形.结果 平均手术时间70 min,平均出血量10 ml,无中转开腹,术后不需扩肛,术后1个月平均排便2~3次/d,术后3个月平均排便1~2次/d.1例因术中背切远端直肠后壁过于靠近齿状线,术后出现轻度便失禁,经再次缝合内括约肌痊愈;1例术后5 d出现吻合口后壁撕裂、血便,经保守治疗痊愈;4例发生小肠结肠炎,保守治疗痊愈.1例术后复发,经再手术治愈.结论 经肛门巨结肠根治结直肠全层吻合术安全、可靠、操作简便、术后效果好.

  • 先天性巨结肠c-kit+肠间质细胞分布的免疫组织化学研究

    作者:刘兴攀;张文同;董志行;张金哲

    目的 了解先天性巨结肠症(HD)肠壁内神经节细胞与肠间质细胞(ICCs)分布的关系,以进一步研究HD的发病机制.方法 采用兔抗人多克隆c-kit抗体,通过免疫组化SABC法观察了58例HD患儿及12例正常儿结、直肠壁内c-kit+ICCs的分布情况.患儿年龄3个月~10岁.男46例,女12例.短段型HD7例,常见型30例,长段型16例,全结肠型5例.结果 对照组肠肌层内及肌间神经节周围分布有中等量至大量的c-kit+ICCs,并连接成网络状结构,而在肌间神经节和粘膜下神经节内均无c-kit免疫反应性表达.在HD有神经节细胞段肠壁内c-kit+ICCs的数目和分布与正常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而在HD无神经节细胞段肠壁肌层及肌间神经节周围c-kit+ICCs的数目明显减少甚至消失,与HD有神经节细胞段及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 c-kit+ICCs的异常分布可能与HD肠动力障碍的发生机制有关.

  • 神经调节素1调控斑马鱼肠神经系统发育的初步研究

    作者:普佳睿;汤绍涛;童强松;王国斌;贾海波;杨俊

    目的 神经调节素1(neuregulin 1,NRG1)可能是先天性巨结肠症的易感基因,本实验选用斑马鱼为模式生物探讨NRG1在肠神经系统发育中的作用.方法 克隆斑马鱼NRG1基因,分析多物种NRG1同源性及进化程度;使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NRG1在成年斑马鱼肠道及斑马鱼胚胎中的表达;通过显微注射吗啉代反义寡核苷酸建立斑马鱼NRG1敲低模型,使用原位杂交及免疫荧光技术对比观察斑马鱼表型、肠神经元分化及迁移情况.结果 NRG1进化较保守,斑马鱼NRG1与人类NRG1基因有较高同源性;在成年斑马鱼肠道中,NRG1主要位于黏膜层,在肌层和浆膜层均未见表达;胚胎中,NRG1自胚胎早期即开始表达,并表达于胚胎及幼体的肠道,表达谱与肠神经发育时相及位置相符;敲低NRG1后,胚胎出现孵出延迟,头部畸形,身体变短,躯体扭曲等表型;注射NRG1-MO后胚胎存活率为29.0%(196/677),较对照组87.5%(446/510)低;注射NRG1-MO后胚胎异常表型率为21.5%(40/186),较对照组5.5%(23/415)高;敲低NRG1后分化的肠神经元计数(3.33±1.53)个,较对照组(43.00±13.23)个少,而且肠神经元从头端至尾端的迁移过程受阻.结论 使用斑马鱼这一模式动物研究NRG1在肠神经发育中的作用,可以间接反映NRG1在人类先天性巨结肠症中的作用,NRG1可能参与斑马鱼肠神经系统发育过程.

  • 巨噬细胞活化在先天性巨结肠相关性小肠结肠炎发病中的作用

    作者:陈绪勇;夏雪;韦佳;张洪毅;焦春雷;冯杰雄

    目的 探讨巨噬细胞活化在先天性巨结肠相关性小肠结肠炎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饲养并繁殖SPF级Ednrb基因敲除小鼠(先天性巨结肠小鼠模型鼠).选择21日龄EdnrB-/-小鼠作为实验组(6只),相应日龄野生型小鼠作为对照组(6只).收集肠管标本,实验组小鼠结肠肠管依据形态学分为结肠狭窄、移行、扩张段,对照组小鼠肠管相应分为结肠远、中、近段.HE染色法评估各段肠管炎症损伤程度,CD68和TNF-α免疫荧光双染法评估肠管巨噬细胞活化状况,Western blot检测肠管TNF-α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HE染色显示EdnrB-/-小鼠结肠扩张段肠管均有不同程度的炎性细胞浸润.免疫荧光染色显示,HD模型小鼠扩张、移行、狭窄段CD68阳性细胞百分数分别为(10.81±2.38)%、(8.33±1.78)%和(4.28±1.25)%;野生型小鼠结肠近、中、远段CD68阳性细胞百分数分别为(2.15±1.17)%、(1.89±0.98)%和(1.97±1.32)%.HD模型小鼠扩张、移行、狭窄段TNF-α阳性细胞百分数分别为(6.81±2.35)%、(5.00±1.41)%和(2.80±0.98)%;野生型小鼠结肠近、中、远段TNF-α阳性细胞数量百分数分别为(1.21±0.56)%、(0.89±0.46)%和(1.07±0.32)%.HD模型小鼠结肠扩张段肠管CD68及TNF-α阳性细胞数量明显增多,与HD模型小鼠移行段、狭窄段及野生型各段肠管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 blot结果发现EdnrB-/-小鼠结肠扩张段肠管TNF-α表达水平明显升高,与移行段、狭窄段、及对照组各段肠管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移行段TNF-α表达水平较扩张段降低,但与狭窄段及野生型小鼠肠管相比较仍然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三段肠管均未见明显TNF-α表达.结论 先天性巨结肠小鼠模型中扩张段肠管组织损伤可能与肠壁巨噬细胞活化及分泌的促炎因子有关.

  • 全结肠巨结肠:十年诊疗经验与随访

    作者:Basnet Anupama;赵瑞;郑珊;肖现民

    目的 对近10年来的全结肠巨结肠患儿进行回顾性研究,并对术前、术后并发症及随访情况进行评估.方法 1996~2005年间我院共治疗25例全结肠巨结肠患儿,女8例,男17例.观察指标:年龄、临床表现、诊断方法、手术时年龄、回肠受累程度、全静脉营养时间、手术前后并发症及电话问卷调查随访.结果 25例患儿中16例(64.0%)在新生儿期即表现为腹胀、呕吐及胎粪延迟排出.术前腹部平片或钡灌肠检查均不能提供确诊的特异性征象.25例均经手术探查、术中病理检查诊断为全结肠巨结肠,23例行回肠造瘘术,2例行Ⅰ期拖出根治手术.18例接受根治手术治疗(12例为改良Martin术;4例Ikeda-soper术;1例Rehbein,1例Soave拖出术);2例回肠造瘘术后因惊厥和败血症死亡;5例失随访.手术前后并发症包括:小肠结肠炎(术前44.4%,术后61.6%),肛周糜烂(77.8%),电解质失衡(50.0%),吻合口瘘(16.7%).全静脉营养平均时问术前(17.77±12.54)d;术后(10.27±5.23)d.18例根治手术后10例获随访,平均随访时间(27.60±35.39)个月.7例患儿每天排便1~3次,2例每天5~6次,1例每天大便次数大于10次.所有患儿身高体重发育良好.结论 全结肠巨结肠诊断较为困难、并发症多,随着对该病的进一步认识及积极治疗,疗效已有明显改善,长期预后良好.

  • 先天性巨结肠症术后早期有症状吻合口漏的治疗与转归

    作者:彭春辉;陈亚军;张廷冲;庞文博;王增萌;吴东阳;王凯

    目的 探讨先天性巨结肠症(Hirschsprung's disease,HSCR)术后早期有症状吻合口漏的治疗及转归.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15例HSCR术后早期有症状的吻合口漏或其并发症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3例,女2例.结果 吻合口漏发生时间为术后(6.8±4.7)d.在当地行肠造瘘8例;在我院行肠造瘘7例,其中5例同时行吻合口再缝合,再缝合与出现症状的中位间隔时间为4 d(1~29 d).4例患儿(80.0%)行肠造瘘、吻合口再缝合后,吻合口漏治愈;余11例出现了并发症.其中,单纯骶前窦道2例,单纯高位吻合口狭窄5例,骶前窦道同时伴高位吻合口狭窄4例.单纯骶前窦道2例,曾行窦道清除及吻合口再缝合,均失败.此11例患儿均行再次拖出手术-经腹经肛门Soave手术,两次拖出手术的中位间隔时间为1.5年(7个月至7年).再次拖出手术后,有1例单纯骶前窦道患儿(1/15,6.7%)未愈,仍有肠造瘘.随访14例已关瘘患儿排便情况,随访时间为(61.7±30.9)个月.4例患儿(4/14,28.6%)有不同程度的污粪,均出现在再次拖出手术后.结论 早期肠造瘘同时吻合口再缝合可有效治疗HSCR术后吻合口漏.吻合口漏可导致吻合口狭窄、骶前窦道,而经腹经肛门Soave手术可安全有效地治疗这些并发症.

160 条记录 5/8 页 « 12345678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