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宫颈锥切手术残留宫颈不同缝合方法的比较

    作者:董丽萍

    目的:探讨宫颈锥切手术残留宫颈不同缝合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宫颈上皮内瘤变( CIN)Ⅱ~Ⅲ级并采用宫颈锥切术治疗的患者共54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8”字缝合法,研究组采用上下荷包缝合法。观察两组的手术时间、止血效果和总住院时间。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术中总出血量、术后总出血量、总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术后两组患者均无复发、感染、宫颈狭窄、宫颈功能不全等并发症出现。结论宫颈锥切手术残留宫颈采用上下荷包缝合方法止血具有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止血效果好、术后出血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早期宫颈锥切术中舒适护理的配合

    作者:项认好;肖丽颜;温小媚

    目的 探讨一种适合早期宫颈锥切手术病人的舒适护理方式使病人安全舒适的配合手术.方法 对94例宫颈原位癌需行宫颈锥切手术的病人,加强术前访视的心理护理,缓解患者焦虑程度;术中注意减轻病人体位的不适和维护病人尊严;术后进行舒适护理等护理措施.结果 有效地将病人的心理调控在佳状态,使病人安全平静地度过手术期.结论 舒适护理适合手术的病人.

  • 宫颈原位癌118例临床分析

    作者:杨佳欣;沈铿;郎景和;黄惠芳;吴鸣;潘凌亚

    目的了解宫颈原位癌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总结不同治疗方法对宫颈癌患者生存、复发、及妊娠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987年1月至2002年10月行手术治疗的118例宫颈原位癌患者的临床表现、诊断方法、手术方式、病理结果及预后情况.患者的年龄24~77岁,平均38.8岁,宫颈细胞学检查以宫颈上皮内瘤变Ⅲ及宫颈高度鳞状上皮内瘤变为主.118患者接受了阴道镜检查,以多象限的病变为主.全部的患者接受了宫颈锥切手术,手术方式有冷刀锥切和电刀锥切两种.结果冷刀锥切64例,占54%;电刀锥切54例,占46%.两种方式在病理切净程度、手术并发症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71例(60%)患者接受锥切手术后随诊,47例(40%)患者接受全子宫(或加双附件)切除手术.17例患者宫颈锥切手术后妊娠.随诊118例患者未见有肿瘤的复发.结论宫颈原位癌的确诊应通过宫颈锥切手术,其中宫颈细胞学检查、阴道镜检查均起着重要作用.对于年轻的宫颈原位癌可以行单纯的宫颈锥切手术治疗,以保留生育功能.对于随诊困难并已经绝经的妇女可以行全子宫双附件切除手术.

  • 异丙酚复合小剂量氯胺酮用于宫颈锥切手术的麻醉

    作者:靳艳卿;马正良

    目的 比较异丙酚复合小剂量氯胺酮与单独应用异丙酚在宫颈锥切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 将麻醉下行宫颈锥切手术的门诊患者80例,随机分为异丙酚组(A组)和异丙酚复合小剂量氯胺酮组(B组),每组40例.A组缓慢静脉注射异丙酚,B组先静脉注射氯胺酮0.2 mg·kg-1,再缓慢静脉注射异丙酚.至患者意识消失后,再注射已用异丙酚的半量后开始官颈锥切手术.术中根据患者的体动反应适当追加异丙酚.B组中,手术时间长于15 min者额外追加氯胺酮0.2 mg·kg-1.记录患者的年龄、体重、术中生命体征、手术时间、麻醉恢复时间、异丙酚的总用药量、术中体动反应及术中术后其他副作用.结果 ①A组和B组异丙酚用量有显著性差异,分别为(30.7±9.9)ml和(24.2±6.5)ml(P<0.01).术中体动反应A组30%,B组10%,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②术中2组心率皆有所降低,但差异不明显.2组患者麻醉后血压与麻醉前相比显著降低,B组血压降低幅度较A组小.③2组皆无患者发生呼吸、循环严重并发症.结论 异丙酚复合小剂量氯胺酮可安全有效地用于宫颈锥切手术的麻醉,患者术中血压变化相对较小,体动反应较少,不增加患者的麻醉恢复日时间,且可减少异丙酚的用量.

  • 团体认知行为疗法对行宫颈锥切手术患者术后生活质量与自我管理影响

    作者:戴爱秀;姚红娣;徐匀

    目的 观察团体认知行为疗法在宫颈锥切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156例行宫颈锥切手术后的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术后护理方案,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团体认知行为疗法,分析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复发情况,自我效能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情况.结果 经过术后干预,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对照组术后3个月、6个月及12个月的自我效能评分和术后1年的生活质量评分均低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团体认知行为疗法能够减少宫颈锥切手术患者的术后并发症、降低术后复发率、提高患者自我管理效能和术后生活质量.

  • 垂体后叶注射液在宫颈锥切术中的应用

    作者:李莉莉;吕军

    目的:探讨垂体后叶注射液应用到宫颈锥切手术中,减少出血量的疗效.方法:将九江市妇幼保健院2001年元月~2004年8月行宫颈锥切手术,是否用垂体后叶注射液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比观察两组手术效果、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恢复日常家务劳动时间.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研究组术中出血量,术后恢复日常家务劳动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行宫颈锥切手术时,应用垂体后叶注射液能明显减少术中出血量,术后恢复快.

  • 宫颈锥切手术残留宫颈不同缝合方法的对比研究

    作者:常晓红;王春艳;李彦芳

    选取2012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进行宫颈锥切手术治疗的患者8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8”字缝合法,试验组给予荷包缝合法。两组患者手术各项指标情况对比,试验组:术中出血量为44.12±9.49ml,手术时间为22.89±8.60min,术后出血量为18.35±4.37ml;对照组分别为75.34±12.01ml,33.23±10.55min,32.67±12.59ml。试验组各项指标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出现2例宫颈管粘连,试验组未发生,P>0.05。对于进行宫颈锥切手术的患者应当采取荷包缝合的方式,此种方式操作时间短、止血效果好、操作简单,因此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 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病变外科手术治疗的合理选择

    作者:吴湘;崔毅;龚颖萍;许海南;蒋丹;孟胜君

    目的:探讨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CINⅢ)的临床病理特点与宫颈锥切手术方式的合理选择.方法:回顾性总结2005年8月至2010年12月在湖南省妇幼保健院院行治疗的383例CINⅢ患者,随机行冷刀宫颈锥切术治疗213例,行普通电刀宫颈锥切术治疗170例,比较临床病理资料和预后随访资料.结果:电刀锥切组和冷刀锥切组两种手术方式在所切下宫颈锥体的直径及锥高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量分别为(13.1±5.2) mL和(25.5±17.2)mL,电刀锥切组的出血量比冷刀锥切组减少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83例锥切术后病理检查,350例没有病理升级,33例出现了病理升级,被确诊为Ⅰ a1期宫颈浸润癌21例,Ⅰ a2期宫颈浸润癌7例,Ⅰ b1期宫颈浸润癌5例.Ⅰ a1期宫颈癌中,3例(14.3%)有生育要求且切缘阴性的患者宫颈锥切术后接受严密随诊,1例(4.8%)切缘阳性但有生育要求的患者进行了再次锥切,其余17例(80.9%)实施筋膜外全子宫(或加双附件)切除.Ⅰ a2期和Ⅰb1期宫颈癌中12例全部进行了根治性切除术.随诊383例患者未见有肿瘤的复发.结论:CINⅢ患者常规依据病理诊断结果和个体化要求,有选择性地实施单纯宫颈锥切术或全子宫切除手术方式安全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