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动机性访谈对成年哮喘患者用药依从性及哮喘控制水平的影响
目的 探讨基于动机性访谈的健康教育对哮喘患者用药依从性及哮喘控制水平的影响.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6年1—12月在上海市普陀区人民医院呼吸科就诊的100例哮喘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观察组2例因个人原因中途退出,48例完成干预;对照组2例因中途病情变化而脱落,1例因个人原因中途退出,47例完成干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患者接受基于动机性访谈的健康教育,采用中文版哮喘用药依从性量表(MARS-A)、哮喘控制测试(ACT)问卷于干预前、干预1、2、3个月后评价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哮喘控制水平.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用药依从性好的患者比例均为0%,干预1、2、3个月后,观察组依从性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的哮喘控制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发现两组患者哮喘控制得分干预主效应、时间主效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哮喘控制得分的干预因素和时间因素存在交互作用(P<0.05).结论 基于动机性访谈的健康教育可有效提高哮喘患者用药依从性及改善哮喘控制水平.
-
常用评价哮喘控制水平检测指标的比较
目的:比较哮喘控制水平常用检测指标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2~10月支气管哮喘患者30例,通过用药前后呼出一氧化氮(FeNO)、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呼气峰流速(PEF)、哮喘控制测试问卷(ACT)评分、外周静脉血嗜酸性粒细胞、血中性粒细胞计数、血清总 IgE 的比较判定哮喘控制水平。结果 FeNO、FEV1、PEF、ACT 评分与用药前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01);而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血中性粒细胞计数、血清总 IgE 与用药前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FeNO、FEV1、PEF、ACT 评分可作为评估哮喘控制水平优先观察指标。
-
超重对哮喘患者肺功能及呼出气一氧化氮的影响
目的:探讨天津地区哮喘人群的超重对肺功能、哮喘控制水平和气道炎症的影响.方法:将研究对象分为体质量正常和超重(BMI≥24 kg/m2并且<28 kg/m2)2组,测定所有对象的BMI、肺功能和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含量,开始规范治疗后哮喘患者记录哮喘日记,按照GINA指南进行ACT(哮喘控制测试表)评分.结果:超重组的1称钟用力呼气量、1秒钟用力呼气量占预计值百分比较体质量正常组显著降低,同时气道阻力显著增高(P值均<0.05).两组中哮喘控制良好(ACT≥20)的患者人数与控制不佳(ACT<20)的患者人数相比后,超重组的比值显著低于正常体质量组(0.92:1.86,P<O.05).两组的FENO含量没有显著差别(P>0.05).结论:在天津地区哮喘人群中,超重可影响肺功能(主要表现在肺通气功能)及导致哮喘控制不佳,但并不引起FENO含量的改变.
-
老年哮喘患者焦虑情绪对其症状表现和哮喘控制的作用
目的 探讨老年哮喘患者焦虑情绪对其症状表现和哮喘控制的作用.方法 对老年哮喘患者65例进行哮喘控制测试(ACT)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焦虑评分测定,根据HAMA评分结果分为无焦虑组和可能有焦虑组,同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焦虑情绪与哮喘症状及控制水平的相关性.结果 焦虑评分<7分23例,为无焦虑组,>7分42例为可能有焦虑组.可能有焦虑组ACT评分显著低于无焦虑组(t=10.026;P =0.000).可能有焦虑组家庭收入≤2 000元以及并发症的人数显著多于无焦虑(家庭收入:X2=4.862,P=0.027;并发症:x2=5.205,P=0.023).通过多因素Logis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哮喘未控制(P=0.011)、1种及以上哮喘治疗药物(P=0.015)、2种以上哮喘症状(P =0.027)与焦虑情绪的发生相关.结论 经济收入低、并发症较多的哮喘患者焦虑发生率明显升高,而焦虑情绪增加了患者哮喘症状表现并降低了哮喘控制水平.同时哮喘未控制、使用较多的哮喘治疗药物和较多的哮喘症状显著增加焦虑发生的可能性.
-
药学服务在儿童支气管哮喘管理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药学服务在儿童支气管哮喘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在某院治疗的120例支气管哮喘患儿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2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行药学服务.比较2组干预前后肺功能指标与儿童哮喘控制评分、哮喘知识知晓率、依从性及吸入操作合格率.结果:观察组治疗6个月后肺功能指标与C-ACT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知识知晓率、依从性及吸入操作合格率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药学服务在儿童支气管哮喘管理过程中,可改善肺功能,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及疾病控制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