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三维斑点追踪结合多巴酚丁胺负荷超声诊断非ST段抬高性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价值

    作者:刘峻松;徐勇;王晶;张波;刘博罕;吕文青;智光

    目的:应用三维斑点追踪技术(3D-STE)结合多巴酚丁胺负荷超声(DSE)评估非ST段抬高性急性冠脉综合征(NSTE-ACS)患者左室心肌形变,探讨其诊断价值及意义。方法49例初诊NSTE-ACS的患者行DSE和冠脉造影。多巴酚丁胺初始剂量5μg·kg-1·min-1,间隔3 min剂量加倍,峰值剂量20μg·kg-1·min-1。应用3D-STE对静息和峰值负荷时实时三维图像进行分析,获取左室收缩期心内膜下心肌整体长轴应变(GLS),整体环向应变(GCS),灌注区长轴应变(TLS),灌注区环向应变(TCS)等参数。比较分析DSE前后常规超声、3D-STE参数及其变化,应用ROC曲线评价各参数对NSTE-ACS的诊断价值。结果患者均完成负荷试验,3D-STE参数具有满意重复性。静息状态下,NSTE-ACS患者与非NSTE-ACS患者相比,左室心肌形变功能明显减低,以环向功能减低更为显著(P<0.05),各参数ROC曲线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峰值负荷时,两组间左室形变功能的差异进一步增大(P值均小于0.01),峰值负荷参数诊断价值明显增加。各参数ROC曲线比较中,峰值负荷TLS和TCS诊断NSTE-ACS价值高。结论3D-STE结合小剂量DSE是安全有效的NSTE-ACS无创检查和诊断方法,DSE明显增加3D-STE诊断价值。

  • 负荷超声心动图检测冠心病室壁运动异常及室壁冠脉血供对应关系的研究

    作者:杨青苗;刘望彭;康春松;李天亮;王健;杨兴益

    目的比较多巴酚丁胺负荷超声心动图(DAE)诱发的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RWMA)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研究RWMA与冠脉血供分布的对应关系.方法对63例临床疑为冠心病的患者进行DSE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将左室分为16个节段进行分析,判定RWMA的部位和范围.结果①63例患者冠脉造影阳性48例,单支病变38例,双支病变8例,三支病变2例.对38例单支病变中的32例DSE阳性患者进行RWMA与左室壁冠脉血供对应关系分析,提示冠脉的三大主支狭窄各有相应的左室节段发生RWMA,与美国超声心动图协会(ASE)的结论相似,而右冠脉的供血区域较广于ASE提出的供血区域.②63例患者中DSE检测单支、双支及三支的敏感性分别为84.2%,87.5%和100%.检测出左前降支、右冠脉病变的敏感性(82.1%,76.4%)高于左旋支(33.3%),P<0.05.结论通过分析DSE诱导的RWMA,可无创估测冠脉狭窄的部位、范围及严重程度,DSE是诊断冠心病的一种可靠而敏感的方法.

  • CK结合DSE评价冠心病室壁运动的研究进展

    作者:顾翔;陆凤翔

    多巴酚丁胺负荷试验(DSE)由于其对诊断冠心病(CHD)有较高的准确性与安全性,正广泛应用于心肌缺血的诊断,包括冠脉病变范图、冠脉狭窄程度的评价、存活心肌的识别以及PTCA(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CABG(冠状动脉搭桥术)效果的判断等。彩色室壁动力(Color Kinesis;CK)分析技术为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实时和定量分析室壁运动的新技术,本文对cK结合DSE评价冠心病室壁运动的原理、操作、分析方法、应用范围、副作用的预防和处理及优越性、局限性等作一综述。

  •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多巴酚丁胺负荷试验对缺血性二尖瓣反流的临床评价价值

    作者:刘佳霓;熊名琛;白文娟;陈丽萍;张晓玲;唐红

    目的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多巴酚丁胺负荷试验(RT3D-DSE)评价缺血性二尖瓣反流(IMR)患者瓣膜反流量和心肌功能.方法 纳入IMR患者72例,患者治疗前行RT3D-DSE检查,采集静息状态、不同剂量多巴酚丁胺(Dob)负荷下三维心脏全容积和三维二尖瓣反流图像.定量参数包括:左心室舒张期末/收缩期末容积(LVEDV/ESV)、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心肌质量(LVMd/s);左心室17节段小容积达峰时间标准差(Tmsv-SD)、节段Tmsv之间的大差值(Tmsv-Dif);左心室心肌平均位移(Eave),左心室位移标准差(Esd);二尖瓣反流射流紧缩口截面面积(VCA).结果 94.4%患者完成Dob 30 μg/(kg·min)负荷,69.4%的患者完成40 μg/(kg·min)负荷,38.9%的患者完成Dob 50 μg/(kg·min)负荷.随着Dob剂量加大[5~40 μg/(kg·min)],VCA逐渐减小,Dob 30 μg/(kg·min)时减小程度大;LVEF逐渐增加,Dob 50 μg/(kg·min)时减小;LVESV、LVMd逐渐减小,Dob 50 μg/(kg·min)时增加;Tmsv-16/12/6SD%、Tmsv-16/12/6Dif%逐渐减小,Dob50 μg/(kg·min)时增加;Eave、Esd逐渐增加,Dob 40~50 μg/(kg·min)时减小.各负荷状态与静息状态相比,二尖瓣反流量及左心室重构参数差值变化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IMR患者RT3D-DSE呈双相反应,在负荷剂量≤40 μg/(kg ·min)时左心室重构及心脏同步化均有改善,反流量减小.

  • 多巴酚丁胺负荷试验中多普勒组织成象评价冠心病左室整体舒张功能

    作者:李楠;钱蕴秋;张军;周晓东;朱永胜;吴巧英;李寰

    目的:探讨多巴酚丁胺(DBA)负荷中多普勒组织成象(DTI)检测冠心病患者左室整体舒张功能的变化.方法:冠心病患者30例,正常人18例,按5 min递增法以5,10,15,20,30μg@kg-1@min-1浓度静注DBA,DTI记录注药前及每一剂量级时二尖瓣环运动情况.结果:正常组注药后Ea增加明显,但Ea/Aa略有下降,无显著差异.单支病变组Ea升高不显著.Ea/Aa则明显减低.多支病变组Ea,Ea/Aa均显著减低.单支病变组、多支病变组Ea/Aa注药前、后均低于正常组,差异显著.且注药前、后二尖瓣平均舒张速度变化率ΔEa%及ΔEa/Aa%显著低于正常组.结论:DTI测量二尖瓣环舒张期运动速度可用于负荷试验中评价左室整体舒张功能.

  • 多巴酚丁胺负荷试验中冠心病患者左室舒张功能的参数变化

    作者:吴巧英;钱蕴秋;张军;周晓东;朱永胜;李楠;李寰

    目的:探讨多巴酚丁胺负荷试验中左室舒张功能的参数变化及其在冠心病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对18例正常人和30例冠心病患者进行多巴酚丁胺负荷超声心动图检查,分析比较静息状态与峰值负荷状态下两组左室舒张功能各参数的变化情况。结果:多巴酚丁胺负荷后,两组心率、收缩压均明显增加,组间比较有明显差异;左室舒张早期峰值血流速度(E)和左室舒张早期血流传播速度(RFP)在对照组表现为增加,在冠心病组为减低;冠心病组出现局部室壁运动异常(RWMA)25例,对照组有1例出现RWMA。结论:多巴酚丁胺负荷试验中左室舒张功能的参数变化是反映冠心病心肌缺血的敏感指标,可为冠心病诊断提供有力帮助。

26 条记录 2/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