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Thumper心肺复苏机在院内心脏骤停心肺复苏中的应用

    作者:杨铁城;于东明;任添华

    目的 探讨Thumper-1007型心肺复苏机在抢救院内心脏骤停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73例应用Thumper-1007型心肺复苏机(Thumper组)和58例应用标准CPR(SCPR组)抢救的院内心脏骤停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2组患者的恢复自主循环(ROSC)、ROSC所需时间以及生存出院率.结果 Thumper组ROSC显著高于SCPR组(P<0.05).复苏时间<30min时,Thumper组ROSC比例显著高于SCPR组(P<0.05),ROSC所需时间Thumper组优于SCPR组(P<0.05).2组生存出院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对于院内心脏骤停患者,Thumper心肺复苏机复苏效率优于标准CPR.

  • 体外膜肺氧合辅助院内难治性心脏骤停患者转归的预测指标

    作者:江春景;杨峰;郝星;邢智辰;徐博;杜中涛;邢家林;侯晓彤

    目的:总结体外支持心肺复苏(ECPR)治疗院内心脏骤停(IH-CA)效果及风险因素.方法:回顾2004年6月至2014年12月,本中心IH-CA的ECPR患者,按体外膜肺氧合(ECMO)辅助结果分为出院存活组和死亡组,统计分析所收集的基本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可能影响辅助结果的预测指标.结果:共46例患者,37例男性(80.4%),平均年龄(58.2±12.8)岁,平均辅助时间(107.9±56.6)小时.25例成功脱机(54.3%),其中13例存活出院(28.3%).ECMO辅助后12小时[(6.2±2.0)vs.(10.6±4.6)小时,P<0.05]和24小时[(4.6±3.2)vs.(7.2±4.7)小时,P<0.05]出院存活组乳酸均明显低于死亡组,另外,出院存活组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的发生率明显低于死亡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ECMO后,12小时乳酸是影响ECMO辅助结果的独立危险因素(OR =0.21,95% CI:0.05 ~0.87,P<0.05).结论:相比传统心肺复苏(CCPR),ECPR可明显提高IH-CA患者的生存率.ECMO辅助早期(24小时内)高乳酸以及辅助期间并发AKI可能与ECPR患者预后有关,另外,辅助后12小时乳酸是影响ECPR患者预后的独立风险因素.

  • 基于Utstein模式下的院内心脏骤停原因评价

    作者:王微;宋维;陈文腾;杜育刚;刘裕芬

    目的 以心肺复苏乌斯坦因(Utstein)评估模式评价院内心脏骤停病因、危险因素及临床特点,以期减少院内心脏骤停发生率,提高心肺复苏存活出院率.方法 评价2010-01~2012-12我院院内心脏骤停心肺复苏Utstein注册登记表中的心脏骤停病例及其病种、发生时间、年龄、性别及原因等因素的分布规律.结果 282例心脏骤停患者中,心源性心脏骤停123例,非心源性心脏骤停159例,医源性心脏骤停32例;其中急性心肌梗死是院内心源性心脏骤停的主要原因;创伤、低血压/休克、呼衰与低氧血症、急性中风是院内非心源性心脏骤停的主要原因;围手术期与院内转运是医源性心脏骤停的主要组成部分;既往有三种及以上系统疾病史患者更容易发生心脏骤停(P<0.01);夜间(23:00~05:00时段)更容易发生心脏骤停.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是院内心源性心脏骤停的主要原因;创伤、低血压/休克、呼衰与低氧血症、急性中风是院内非心源性心脏骤停的主要原因;年龄大于60岁且具有三种及以上系统疾病史的住院男性患者易发生院内心脏骤停;加强对住院高危患者的病情监测与评估,预防和降低医源性心脏骤停,尤其是可预防性的医源性心脏骤停,对降低院内心脏骤停发生有重要作用.

  • 重要性早期预警评分预测急性冠脉综合征住院患者心脏骤停效果评价

    作者:吴婷婷;刘培昌;李红;穆艳;陈媛;肖丽萍

    目的 探讨重要性早期预警评分(ViEWS)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发生心脏骤停的预测效能.方法 选取发生心脏骤停的164例ACS患者为病例组,未发生心脏骤停的521例ACS患者为对照组.统计心脏骤停发生前24 h各时间点ViEWS得分,比较其差异及变化趋势.结果 病例组心脏骤停发生前24 h、16 h、8h、1h及30 min ViEWS得分呈持续上升趋势,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病例组ViEWS危险分层越接近心脏骤停的发生,高危组所占比重越大(从9.8%增加至41.2%),对照组近70%患者一直处于低危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ViEWS评分可预测ACS患者心脏骤停的发生,对高危和低危患者的鉴别力较好.

  • 院内突发心脏骤停的救治策略探讨

    作者:王能军;吴慧锋;马乐

    心脏骤停(CA)是临床工作中严重,紧急的危重症之一.院内心跳骤停发生并不少见,一旦发生患者死亡,患者家属难以接受,极易引起医疗纠纷.本文对我院2010-10-2013-02期间发生在院内心跳骤停的39例患者按照《2010年美国心脏协会心肺复苏与心血管急救指南》操作流程,进行抢救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救治中体会总结如下.

  • 医务人员CPR操作现状的调查

    作者:李国明

    目的 了解急救科室(急诊科、ICU、CCU、麻醉科)与普通科室(除急诊科、ICU、CCU、麻醉科外的临床科室)的医务人员心肺复(CPR)知识、技能掌握情况,应用反馈装置能否改善心肺复苏培训质量.方法 从急救科室与普通科室医生、护士群体中各随机抽取20名(共80名),对其进行CPR知识调查并记录应用反馈装置前后两轮心肺复苏参数,统计并比较上述4个群体CPR知识和应用反馈装置前后两轮CPR质量的变化情况.结果 急救科室的医生和护士、普通科室的医生和护士的CPR知识得分(3.5±0.6,3.2±0.5,2.0±1.1,1.4±0.5)、操作时间(147.47±17.20,165.32±22.58,169.98±19.52,183.58±27.85)秒、有效按压率(71.17%,60.54%,60.47%,53.22%).急救科室的成绩均好于普通科室,普通科室按压合格率低的原因主要为按压过浅,而人工通气较差是各组普遍存在的问题.应用反馈装置后所有医务人员(尤其是普通科室的医生、护士)CPR有效按压率、人工通气和操作时间均明显改善.结论 普通科室医务人员CPR知识和技能掌握情况欠理想,急救科室的情况要好些.CPR培训时应用反馈装置能提高医务人员尤其是普通科室医务人员的CPR质量.

  • 护士CPR操作现状调查

    作者:方春艳;赵爱兰;李国明;刘惠萍

    目的 了解我院中青年护士心肺复苏(CPR)知识、操作技能掌握情况,应用反馈装置培训能否改善心肺复苏培训质量.方法 从我院中青年护士群体(中级职称以下)中随机抽取120名,对其进行CPR知识调查并记录应用反馈装置培训前后两轮心肺复苏参数,统计并比较CPR知识和应用反馈装置前后两轮CPR质量的变化情况.结果 培训前心肺复苏操作总体合格率低,培训前、后呼吸正确率分别为32.18%、82.74%,培训前后按压正确率为55.36%、95.47%.主要原因为按压过浅(28.12%)、通气过度和通气不足(30.79%/26.41%).应用反馈装置培训后CPR有效按压率、人工通气和操作时间均明显改善.结论 中青年护士CPR知识和技能掌握情况欠理想,CPR培训时应用反馈装置能提高护士CPR质量.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