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两种不同治疗方法在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常以剧烈的头痛为主要症状,因此如何治疗头痛是个关键问题.2006-06/2008-05我科采用腰穿后腰大池置管稳压引流法治疗SAH,并配合全程护理,与间断腰穿释放脑脊液治疗方法比较,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蛛网膜下腔出血/治疗 蛛网膜下腔出血/护理 -
脑脊液置换术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护理
我科自2000-01~2005-12采用脑脊液置换术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46例,疗效满意,护理体会如下.
关键词: 蛛网膜下腔出血/外科学 蛛网膜下腔出血/护理 脑脊髓液分流术 -
蛛网膜下腔再出血的预防及护理
2003-10~2005-09我科共收治蛛网膜下腔出血186例,其中再出血15例,其再出血的预防及护理体会如下.
关键词: 蛛网膜下腔出血/预防和控制 蛛网膜下腔出血/护理 -
腰大池引流术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护理
我科2007-01~2007-06应用腰大池引流术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7例,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护理体会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男5例,女2例,年龄45~68岁.经腰椎穿刺术、头颅CT检查均为蛛网膜下腔出血.
关键词: 蛛网膜下腔出血/护理 引流术 -
腰椎穿刺置管持续引流术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57例的护理
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是临床上常见之脑血管疾病,可占脑卒中的10%~15% [1],其起病急、病情凶险,我院近年来对57例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采用腰穿置管持续引流的方法治疗,取得了较好效果,就其护理体会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蛛网膜下腔出血/治疗 蛛网膜下腔出血/护理 脊椎穿刺 引流术 -
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护理及预防
我院收治蛛网膜下腔出血(SAH)22例,护理效果较好,体会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男10例,女12例,年龄24~78岁,根据引起出血的原因,外伤性出血18例,脑血管动脉瘤出血2例,脑血管畸形出血2例.临床症状为头痛、呕吐、昏迷和精神症状,合并有癫痫发作、偏瘫、尿失禁等.主要阳性体征有脑膜刺激征、血压升高、体温升高、瞳孔不等大,并发症有脑疝、脑血管痉挛、上消化道出血、感染等.
关键词: 蛛网膜下腔出血/护理 并发症/预防和控制 -
蛛网膜下腔出血25例的护理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是一种急性出血性脑血管病[1],本病复发率高,加强SAH急性期的观察护理,对缓解脑血管痉挛、防止再出血、减少并发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现将25例sAH患者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关键词: 蛛网膜下腔出血/护理 -
蛛网膜下腔出血48例的护理
2002-01~2006-12我院收治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48例,护理体会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32例,女16例,年龄12~70岁.既往史:高血压史18例,糖尿病6例,外伤2例.
关键词: 蛛网膜下腔出血/护理 -
感染性心内膜炎合并蛛网膜下腔出血1例的护理
2007年我科收治1例感染性心内膜炎合并蛛网膜下腔出血,现将护理情况报道如下.1 病历摘要男,25岁.因发热胸闷加重1周收入我科,初检为体温为37.3℃,P 99次/min,BP 120/75 mm Hg,贫血貌,胸腔内双肺呼吸音粗,胸骨左缘Ⅳ肋间SM粗糙,Ⅳ/6级杂音,主动脉听诊区闻DMⅡ六级杂音,双下肢轻度水肿.
-
冠脉支架植入术后蛛网膜下腔出血、上消化道出血1例的护理
蛛网膜下腔出血常见病为颅内动脉瘤,上消化道出血常见原因有消化性溃疡、急性胃黏膜损害、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和胃癌.鲜有冠脉支架植入术后合并蛛网膜下腔出血、上消化道出血的病例报道.该类病例护理经验的总结亦鲜有报道.
-
蛛网膜下腔出血1例护理查房
蛛网膜下腔出血是指各种原因出血,血液进入蛛网膜下腔的一种综合征.以起病急骤,剧烈头痛、恶心呕吐及腰穿血性脑脊液为特点;可由情绪激动、用力排便、咳嗽等诱发;以40~70岁发病多见.我们对蛛网膜下腔出血1例护理查房总结如下.
关键词: 蛛网膜下腔出血/诊断 蛛网膜下腔出血/护理 病例报告[文献类型] 人类 -
脑脊液置换术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观察与护理
目的 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SAH)行脑脊液(CSF)置换术的临床观察与护理,提高SAH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方法 2003年2月~2007年2月对21例SAH患者,通过腰穿反复多次用生理盐水置换出血性脑脊液.结果 本组21例SAH患者经CSF置换术和精心护理,80%临床症状改善,无1例发生并发症,均痊愈出院.结论 CSF置换术及护理配合,降低了SAH患者颅内压,改善脑脊液循环,缓解头痛,减少并发症发生.
-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探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患者围手术期适宜的护理管理,以期从护理的角度避免动脉瘤在术前再次出血和术后缺血的发生。【方法】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共有107例破裂的颅内动脉瘤患者入住本院神经外科ICU (NICU ),术前根据患者入院时的Hunt-Hess分级,采取有针对性护理措施,主要包括镇静、镇痛、控制血压、呼吸道管理、生命体征监测等尽量保证患者术前平稳过渡到手术;术后主要是“三高”防治和(或)治疗已经出现的脑缺血,加强呼吸道管理,防止和治疗肺部并发症。【结果】所有107例患者术前均未发生再次出血,术后也没有患者因护理不当而发生严重的脑缺血性并发症。【结论】适宜的围手术期护理能改善aS A H患者的预后。
关键词: 动脉瘤/并发症 蛛网膜下腔出血/护理 围手术期护理 -
婴儿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特点及护理
[目的]观察婴儿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临床特点,探讨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对17例婴儿自发性SAH的临床特点观察分析,总结护理方法.[结果]17例婴儿自发性SAH中12例痊愈,1例自动出院,死亡4例.[结论]掌握婴儿自发性SAH的临床特点,协助医生早期诊断,采取合理护理措施,对防止病情恶化,促进患儿痊愈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 蛛网膜下腔出血/护理 -
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常见主要护理问题及对策哌
蛛网膜下隙出血(SAH)是一种急性出血性脑血管病,约占急性脑卒中的10%,占出血性疾病的20%.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得以存活者常受到两个威胁:再次出血和脑血管痉挛.其中再出血病死率为41%~46%,高于蛛网膜下腔出血病死率25%[1].再次出血和脑血管痉挛的病死率是蛛网膜下腔出血直接病死率的2倍.本科自2005年1月至2007年6月收治SAH70例,针对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常见主要护理问题,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以减少再出血和脑血管痉挛的发生,获得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蛛网膜下腔出血/护理 -
蛛网膜下腔出血46例护理体会
蛛网膜下腔出血通常为脑底部动脉瘤或脑动静脉畸形破裂,血液直接流入蛛网膜下腔所致。现将我们收治的该病46例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关键词: 蛛网膜下腔出血/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