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颅骨成形术的术式改进

    作者:陈作东;卢庆波;王晓洁

    自1995-10~2001-10我科对传统颅骨成形术进行了改进,我们称之为以骨瓣为模板的颅骨成形术.共计22例,临床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1 对象和方法

  • 中枢性高热的降温护理

    作者:丛海播;于丽杰;胡艳芝;姜超

    中枢性高热常发生于下丘脑、第四脑室和上颈髓等部位的手术及外伤者,其特点是:①切口或其他部位无感染征象,脑脊液细胞数正常,周围血象正常;②体温可骤然升高至40℃以上,持续不降,热型呈稽留热,但无寒战;③四肢皮肤温度不高,头部及躯干部温度极高;④皮肤干燥无汗;⑤单纯用药物降温效果不好.

  • 数字化成形钛网颅骨修补术的手术技巧探讨

    作者:白咏;陈涛;薛光;张子焕;蒋晓帆;齐一龙

    目的:探讨数字化成形钛网颅骨修补术的手术技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3月至2016年3月应用数字化成形钛网治疗202例颅骨缺损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病例恢复良好,复查头颅CT钛网与颅骨均紧密贴合良好,头部外观满意.病人原有神经功能障碍得到改善.202例发生头皮下积液6例,局部感染1例,脑内小血肿2例,术区硬膜外小血肿3例,分流术后病人并发大量硬膜外血肿2例,术后癫痫大发作2例.无钛网外露、松动、变形,无咀嚼疼痛、张口受限等不良反应.结论:提高手术技巧可降低数字化成形钛网颅骨修补术手术并发症.

  • 不同骨瓣开颅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比较

    作者:胡海成;黄好峰;李习珍;于强;李春;韩超;张成

    目的::探讨大骨瓣开颅和小骨窗开颅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适应证和疗效。方法:采用大骨瓣开颅(大骨瓣开颅组)和小骨窗开颅(小骨窗开颅组)2种术式治疗高血压脑出血168例,同时按格拉斯哥昏迷评分和出血量分为不同亚组,对2种术式的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小骨窗开颅组较大骨瓣开颅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缩短(P<0.01),格拉斯哥预后评分升高(P<0.01),2组再出血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血量大(>50 ml)的患者采用大骨瓣开颅病死率低于采用小骨窗开颅(P<0.05)。结论:不同骨瓣开颅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各有优缺点,结合格拉斯哥昏迷评分和出血量来选择合适的术式,能提高治疗的成功率和生存质量。

  • CT三维重建钛网修补颅骨缺损68例临床分析

    作者:董永林;刘天;吕惊雷;李文清

    目的:探讨CT三维重建颅骨缺损形态、钛网数字化计算机塑形修补颅骨缺损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68例行CT三维重建颅骨缺损形态,钛网数字化计算机塑形修补颅骨缺损.结果:64例临床一期愈合,外形美观.术后出现皮下积液2例,反复抽吸后延期愈合;皮下感染经久不愈1例,去除钛网6个月后二次修补愈合;钛网外露1例,行临近头皮移植修复.结论:CT三维重建颅骨缺损形态,钛网数字化计算机塑形修补颅骨缺损外形美观,疗效可靠,临床应用前景广阔.

  • 急性颅内血肿清除后继发对侧迟发性血肿20例分析

    作者:吴保浒;黄爱强;许淮

    目的:探讨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清除后继发对侧迟发性血肿的治疗方法.方法:对20例颅内血肿清除后继发对侧迟发性血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再次手术清除对侧迟发性血肿者16例,另4例病情较轻行保守治疗;20例中10例恢复良好,残疾4例,病死6例,病死率30%.结论:在清除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时,术中发生急性脑膨出或术后出现病情恶化时,应想到对侧迟发性血肿形成的可能,应及时进行对侧钻颅探查或复查头颅CT,早诊早治以改善预后.

  • 高密度多孔聚乙烯修复颅骨缺损24例

    作者:张敬德;邢新;叶长青;李志超;王平均

    目的:探讨高密度多孔聚乙烯(Medpor)在修复颅骨缺损畸形中的作用.方法:对1998年7月~2002年12月间,应用Medpor修复颅骨缺损畸形24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切口均一期愈合,随访3个月~4年,外观形态满意,无明显外露、移位、活动,亦无其它并发症.结论:Medpor是目前修复颅骨缺损的理想材料之一.

  • 组合切口额颞大骨瓣开颅救治广泛额颞部脑损伤

    作者:徐善水;孙克华;李真保;江晓春;戴易;林元浩;李振球

    目的:探讨组合切口额颞大骨瓣开颅术在救治广泛额颞部脑损伤中的应用.方法:对75例经CT扫描诊断的单侧额颞部广泛脑损伤有手术指征的患者随机采用额颞马蹄形切口普通骨瓣开颅(常规术式)和组合切口额颞大骨瓣开颅(组合术式).以格拉斯哥预后评分判定疗效,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组合术式组恢复良好率优于常规术式组(P<0.05);术中脑膨出发生率较常规术式组有所下降,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昏迷时间明显缩短(P<0.05).结论:组合术式额颞大骨瓣开颅切口设计符合美容要求,减压充分、合理,能有效改善脑循环,显著改善广泛额颞部脑损伤患者的预后.

  • 显微手术治疗颅内蛛网膜囊肿

    作者:张少军;叶宏权;杨百春;马骏

    目的:探讨颅内蛛网膜囊肿的诊断及佳治疗方案.方法:50例均根据头颅CT和MRI确诊蛛网膜囊肿后,行显微手术切除.结果:50例手术治疗后,恢复良好,临床症状全部消失.结论:充分建立囊腔与周围池之间的交通,是显微手术切除蛛网膜囊肿成功的关键.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