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自发性食管破裂18例处理分析
自发性食管破裂即Boerhaave综合征,是一种少见胸外科急症,病情凶险,进展快,误诊率高,病死率极高[1].剧烈呕吐是常见的原因,多发生于中年男性,尤其暴饮暴食及饮酒后,故亦称为呕吐性食管破裂.我院2000~2007年共收治自发性食管破裂18例,现报道如下.
-
艾滋病误诊为食管溃疡1例分析
现将艾滋病误诊为食管溃疡1例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女,42岁.以胸骨后疼痛8个月、消瘦6个月于2005-01-07入院.既往健康,否认肝炎、糖尿病、结核等病史,否认家族癌症史.泰国居住史3 a,韩国居住史6个月.入院前曾在县医院就诊为食管炎(未做内镜检查),服用抑酸药物,症状无明显改善.病程中无恶心呕吐,否认发热史,体重减轻20 kg.入院前门诊胃镜检查示距门齿40 cm处见2.0 cm×1.0 cm×0.5 cm溃疡,底部较干净,周围黏膜增生,胃窦部充血水肿,HP(-).
关键词: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诊断 食管疾病/诊断 溃疡/诊断 误诊 -
自发性食管破裂误诊为脓胸1例分析
对自发性食管破裂误诊为脓胸1例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男,30岁.因发热、呼吸困难13 d,加重2 d,由外院转入我科.入院前13 d饮酒后出现恶心,随后出现上腹部及下胸部剧烈疼痛,伴发热(T 39 ℃),气促及呼吸困难,无明显咳嗽及呕吐.外院查血常规WBC 23.8×109/L,N 0.93;胸部X线示右下肺炎,双侧液气胸.给予抗感染、抗结核治疗,并行右胸腔穿刺抽液前后共6次,抽出深黄色浑浊液体约4 000 ml,胸水常规示渗出性改变.入院前2 d来呼吸加剧,持续高热而转本院.既往嗜酒及烟,并有静脉注射海洛因史3 a.
-
食管源性胸痛误诊为心绞痛32例分析
对我院2002-01~2004-01反流性食管炎致食管源性胸痛误诊为心绞痛32例,分析如下.
-
自发性食管破裂反复误诊1例分析
对自发性食管破裂反复误诊1例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男,64岁.因突发左倾4剧烈胸痛0.5 h于2009-06-11急诊拟急性心肌梗死(AMI)收入院.患者0.5 h前乘车时恶心、呕吐两口胃内容物后突感左侧剧烈胸痛,伴大汗、面色苍白、胸闷、气短.
-
电子胃镜检查客观原因漏诊36例分析
我院消化内科门诊和病房1994-12~2005-12共行电子胃镜10万余例,现针对其中因客观原因所致漏诊的36例分析如下.
-
自发性食管破裂误诊4例分析
对自发性食管破裂误诊4例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例1:男,50岁.主因左侧胸痛2 h入院.患者于入院前2 h饮水呛咳后突发左侧剧烈胸痛,难以忍受,伴有大汗、面色苍白、胸闷、濒死感,无恶心、呕吐,无发热.
-
食管结核误诊2例分析
食管结核是食管壁的炎性肉芽肿性疾病,由于其发病率低,临床上缺乏认识,常常将其误诊为食管恶性疾病,我科近期收治两例患者术前分别考虑为食管癌和食管平滑肌肉瘤,经手术后病检确诊,现将其临床特点及诊治经过报告如下.
-
自发性食管破裂误诊为腹膜炎3例分析
自发性食管破裂是指食管内压力突然快速增高造成的食管壁全层破裂,称HermanBoerhaave综合征[1,2].本病是较少见而凶险的胸部疾患,误诊率高.我院2003~2005年误诊3例,分析如下.
-
自发性食管破裂误诊7例分析
自发性食管破裂是一种突发而严重的疾病,发病率低、误诊率高、死亡率高。一般医务人员对本病缺乏认识,常误诊为其他急性疾患。我院自1986年/2000年共收治自发性食管破裂患者9例,误诊7例,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7例均为男性,年龄29岁~60岁,为饮酒后或暴饮暴食后剧烈呕吐所致。1例有恶心病史,1例有消化道溃疡病史。1.2 临床表现 7例均有发热,6例有突发性胸痛,上腹痛5例,疼痛向肩背部放射3例,伴胸闷、呼吸困难3例,右侧液气胸5例,左侧液气胸2例,纵隔气肿7例。1.3 辅助检查 血、尿淀粉酶增高2例,X线检查纵隔液平5例,纵隔及胸腔内多个液平3例,碘油造影5例,钡餐造影2例,造影阳性者6例。1.4 误诊情况 误诊为急腹症4例,其中2例误诊为急性胰腺炎,1例为急性胆囊炎,1例为消化道溃疡穿孔,误诊为液气胸2例,误诊为冠心病心绞痛1例,误诊时间3~5d,平均6d。1.5 治疗情况 经过禁饮食,持续胃肠减压,胸腔闭式引流,抗感染、支持治疗、空肠造瘘,3例保守痊愈,2例手术修补食管裂口痊愈,1例败血症死亡,1例手术修补食管裂口失败死亡。
-
自发性食管破裂的诊治与误诊18例分析
自发性食管破裂是较少见而凶险的胸部疾患,因发病率低,常被延误诊治.我院1977~2001年共收治自发性食管破裂18例,经验与误诊分析如下.
-
自发性食管破裂误诊5例分析
目的:总结自发性食管破裂(Boerhaav's syndrome)误诊和治疗的经验教训.方法:对我院治疗的5例自发性食管破裂误诊病例的诊断、治疗、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结合文献复习.结果:本组病例3例在48 h内确诊并手术,2例经手术探查确诊.本组病死率为40%(2/5).2例死亡病例确诊时间均>72 h.结论:高度警惕本病并迅速获得全面、准确的发病史是避免误诊、漏诊的关键.诊断主要根据胸片、食管造影及特征性的胸腔引流物.早期诊断和选择合理术式进行治疗是提高本病疗效,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
电子胃镜检查中的护理配合
虽然胃镜检查是上消化道疾病诊断的有效方法[1],但其毕竟是一种有创检查手段,患者会由于生理上的痛苦和不适而有心理压力产生应激反应,甚至影响检查的顺利进行.因此,电子胃镜检查中的有效护理配合对于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检查的成功率具有重要意义的.体会如下.
-
自发性食管破裂误诊1例
1病历摘要男,67岁,既往体健.因上腹痛、呕吐3 h入院,伴左侧胸痛,行肺部CT示左侧胸腔积液,查体:T 38.4 ℃,P 98次/min,R 24次/min,BP 110/70 mm Hg,痛苦貌,左下肺呼吸音消失,腹平软,剑下压痛,无反跳痛.
-
超声内镜发现老年人食管结核1例分析
继发性食管结核为少见病,文献报道多为散在误诊病例报告,笔者利用超声内镜发现继发性食管结核一例,现报告如下.1 病历摘要男,76岁.吞咽不畅20 d余,伴心悸,偶有咳嗽,体重下降4 kg,外院造影示食管狭窄.1个月前发现糖尿病.查体生命体征平稳,消瘦体型,双肺呼吸音粗,HR 112次/min,律齐.
-
食管结核的胃镜下表现4例分析
我院内镜室在2006-04~2006-09胃镜检查945例次中发现并确诊食管结核4例.现就食管结核在胃镜下表现以及确诊过程总结分析如下.
-
自发性食管破裂1例分析
笔者收治自发性食管破裂1例,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男,52岁.2008-01-19因19 d黑便一次,恶心、呕吐半月,突发左胸痛0.5 d急诊入院,为当日清晨5:00许呕吐胃内容物10ml后突发左侧胸痛,伴心慌、胸闷、气促.既往胃病史20 a余,自服药物后好转.入院时查体:T 37.7 C,P 132次/min,BP 114/86 mm Hg.胸廓无畸形;左侧呼吸运动减弱;左侧触诊语颤减弱;左上叩诊稍呈鼓音,左下叩诊呈浊音;左侧呼吸音消失,右侧呼吸音粗糙.腹平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脾肋下未及,肠鸣音正常.入院时辅助检查x线胸腹片提示左侧液气胸,左肺压缩10%~20%,并部分包裹性胸腔积液,左下肺感染;右中上腹宽大液平.心脏超声提示心脏向右明显移位,房室大小正常.心肌酶谱显示肌红蛋白升高,为163.80 ng/ml(参考值0.00~70.00 ng/m1).血生化显示:Cl-93.0 mmol/L,Ca2+1.50 mmol/L,P 1.78 mmol/L,MR2+1.09 mmol/L,BUN 12.16 mmol/L,Cr 118.7 μmol/L.
关键词: 食管疾病/诊断 破裂 自发性/诊断 病例报告[文献类型] -
自发性食管破裂1例分析
对自发性食管破裂1例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男,47岁.因饮酒呕吐后腹痛1d、加重伴胸闷2h就诊.呕吐物为浅褐色液体.外院诊断为上消化道出血,予以抑酸、抗感染治疗,疗效欠佳.既往有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史.
-
原发性食管结核误诊为食管癌1例分析并文献复习
目的:探讨食管结核诊断和治疗的临床特点.方法:报告1例食管结核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报告1例食管结核,男性,48岁,表现为吞咽困难和胸骨后疼痛,初步诊断为食管癌,行外科手术治疗.病变组织和淋巴结病检显示上皮细胞和郎格汉氏细胞增生,伴有干酪样坏死,无恶变.术后给予抗结核治疗,病愈,无并发症,随访6个月无复发.结论:临床医生应充分认识这一疾病的特点,并在食管病变中认真加以鉴别.
-
周口市幼儿园儿童龋齿发病率情况调查
为了了解周口市幼儿园龋齿发病率的情况,我们于2006年做了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