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颈动脉粥样硬化(CAS)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CAAS)同为动脉粥样硬化(AS)的常见表现形式,二者具有相同的致病因素和病理机制.由于颈动脉佗置表浅,超声显像的颈动脉血管结构清晰,可以辨别出有无内中膜增厚及斑块数量、性质等.因此,颈动脉超声检测可作为了解冠状动脉病变的一个"窗口".
-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引起家兔动脉硬化
目的:观察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yperhomocyst e inemia)引起的动脉硬化的特点,及补充叶酸、维生素B12对动脉硬化病变的作用. 方法:制备家兔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合并高脂血症的动物模型,并补充叶酸、维生素B12,以正常家兔为对照,分别测定各组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 HCY)、叶酸、维生素B12及血脂水平,观察主动脉病理变化.结果:6~8周后发现给予蛋氨酸与同时给蛋氨酸和胆固醇的动物,血浆Hcy均显著升高[分别为(41.3±19.9)对(19.6±5.1) μmol·L-1,P<0.05;(31.6±5.7)对(18.1±2.6) μmol·L -1,P <0.01],后者血浆胆固醇及甘油三脂水平亦明显升高.而同时补充叶酸、维生素B12的动物,Hcy水平未见变化,叶酸、维生素B12升高且差异有显著性[分别为(30.3± 12.0 )对(13.0±5.5) μg·L-1,(53.1±20.1)对(31.5±6.5) μg·L-1 ,P<0.05 ].主动脉切片发现蛋氨酸组及蛋氨酸加胆固醇组血管平滑肌细胞增生,内膜面积增加,蛋氨酸加胆固醇组还见到脂质沉积、斑块形成.蛋氨酸+叶酸+维生素B12组血管内膜正常,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可引起血管内膜增厚、平滑肌细胞增生等早期动脉硬化改变,叶酸、维生素B12对同型半胱氨酸引起的血管病变可能有预防作用.
-
蒺藜总皂苷对动脉粥样硬化家兔细胞核因子κB及血清炎症标志物水平的影响
目的:观察蒺藜总皂苷对动脉粥样硬化家兔组织细胞核因子κB、血清炎症标志物水平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4-12/2005-05在中国中医研究院西苑医院心血管实验室完成.50只健康雄性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取10只作为正常对照组,喂普通饲料,其余40只给予高脂饮食喂养4周后,再随机分为4组:①模型组10只,继续喂高脂饲料.(②小剂量组10只,喂以高脂饲料和蒺藜总皂苷6.3 mg/(kg·d).③大剂量组10只,喂高脂饲料和蒺藜总皂苷12.6 mg/(kg·d).④阳性药物对照组10只,喂以高脂饲料和辛伐他汀2.35 mg/(kg·d).2周后,测定血脂、组织中细胞核因子κ B及ELISA法测定血清炎症标志物血清C-反应蛋白、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水平.结果:50只家兔均进入结果分析.①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剂量组、大剂量组、阳性药物对照组血清胆固醇及三酰甘油均升高[(1.03±0.50),(24.33±6.08),(17.10±1.94),(14.81±5.03),(16.81±2.73)mmol/L,P<0.01;(0.87±0.43),(5.27±0.06),(2.83±0.16),(1.84±0.40),(2.20±0.74)mmol/L,P<0.01];与模型组相比,小剂量组、大剂量组、阳性药物对照组血清胆固醇及三酰甘油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②正常对照组细胞核因子κB呈现低表达状态,阳性表达出现在胞浆中;模型组细胞核因子κB活化,表达增强,阳性颗粒出现在胞浆及胞核中,小剂量、大剂量组、阳性药物对照组细胞核因子κB表达的活性较模型组低[(15.47±6.32)%,(8.54±2.67)%,(4.36±3.65)%,(4.70±3.69)%,P<0.05],胞核阳性表达减少.小剂量、大剂量组比较差异不显著.③与模型组比较,小、大剂量组及阳性药物对照组C反应蛋白、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水平显著降低[(57.09±8.03),(40.07±4.65),(42.04±8.57),(26.07±5.15)ng/L,P<0.01;(51.74±9.29),(43.38±4.09),(36.04±2.57),(35.09±2.49)ng/L,P<0.01],大剂量组血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明显降低[(38.77±8.30),(29.47±10.25)ng/L,P<0.05),小剂量组及阳性药物对照组血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无明显变化.结论:蒺藜总皂苷能够降低血脂、减少动脉粥样硬化病灶中细胞核因子κB的激活,降低血清中C反应蛋白、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的含量,蒺藜总皂苷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
瘦素对RAW264.7细胞肿瘤坏死因子α表达的影响
背景:瘦素是脂肪组织分泌的一种多肽激素,研究显示瘦素在动脉粥样硬化形成中发挥了一定重要的作用.目的:观察瘦素对鼠源性巨噬细胞系RAW264.7细胞肿瘤坏死因子α表达的影响,并从核转录因子κB活性变化角度探讨其可能机制.设计:对照观察实验.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生物化学及分子生物学系.材料:实验于2005-04/2006-02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生物化学及分子生物学系及附属协和医院普外科实验室完成.将培养的RAW264.7细胞分为不同浓度瘦素处理组(12.5,25,50,100μg/L)、Ikappa B激酶抑制剂组及空白对照组.每组3瓶,重复实验3次.方法:将鼠源性巨噬细胞株RAW264.7细胞以1×109 L-1密度接种于6孔板中,用含体积分数为0.1的小牛血清的RPMI-1640培养基培养.待RAW264.7细胞生长至80%时,换用无血清培养基Opti-MEM继续培养24 h后,将细胞分为不同浓度瘦素处理组(12.5,25,50,100 μg/L)及空白对照组,瘦素孵育4 h后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在mRNA水平的表达.上述分组细胞经瘦素分别孵育1,3,6和9 h后采用双抗夹心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在蛋白水平的表达.上述分组细胞经瘦素孵育不同时间后采用凝胶迁移率实验检测细胞核内核转录因子κB活性.将RAW264.7细胞分为以下4组:空白对照组、I kappa B激酶特异性抑制剂PS1145(10 μmol/L)处理组、瘦素(50μg/L)处理组、瘦素(50μg/L)+PS1145(10 μmol/L)组,各组孵育时间均为6 h,分别检测细胞核内核转录因子κB活性及肿瘤坏死因子α在mRNA水平的表达.主要观察指标:①不同浓度瘦素对RAW264.7细胞肿瘤坏死因子α: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蛋白分泌的影响.②不同浓度瘦素对RAW264.7细胞核内核转录因子κB活性的影响.③抑制I kappa B激酶活性对瘦素诱导RAW264.7细胞肿瘤坏死因子α的影响.结果:①RAW264.7细胞经不同浓度的瘦素处理后,肿瘤坏死因子α在mRNA水平呈瘦素剂量依赖性增加,50μg/L瘦素处理组达峰值.②蛋白水平的表达呈瘦素剂量时间依赖性增加,50μg/L瘦素处理6 h即可达峰值.③核转录因子κB的活性亦与瘦素浓度正相关,50μg/L瘦素处理6 h后核转录因子κB活性高(P<0.05).④抑制I kappa B激酶活性可部分抑制肿瘤坏死因子α的表达.结论:瘦素可直接促进RAW264.7细胞肿瘤坏死因子α的表达和分泌,并呈剂量时间依赖性,其机制可能与瘦素激活核转录因子κB有关.这可能是瘦素致动脉粥样硬化的机制之一.
关键词: 瘦素 肿瘤坏死因子α/代谢 动脉硬化/病理学 -
调脂胶囊对动脉粥样硬化家兔胸主动脉组织形态学的影响
目的:观察调脂胶囊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方法:采用喂饲高脂饲料造模,调脂胶囊喂饲3月后,观察胸主动脉组织形态学及管壁厚度的变化.结果:调脂胶囊组和洛伐他汀组家兔血管壁的病理变化较模型组明显减轻.结论:调脂胶囊能减轻动脉粥样硬化家兔血管壁的病理形态学变化.
关键词: 动脉硬化/中医药疗法 @调脂胶囊/治疗应用 动脉硬化/病理学 主动脉 胸/病理学 兔 -
五首活血化瘀方对高脂饮食所致兔动脉粥样硬化保护作用的研究
目的:探讨活血化瘀方抗家兔动脉粥样硬化(As)形成的作用.方法:采用高脂喂饲复制家兔动脉粥样硬化模型,观察各组家兔主动脉、冠状动脉的病理形态学改变.结果:各方均不同程度地抑制主动脉、冠状动脉病理改变,图像分析显示:各中药组主动脉斑块面积与模型组比较,血府逐瘀汤组、活络效灵丹组(P<0.01),丹参饮组、失笑散组(P<0.05),桃红四物汤组无明显差异(P>0.05);各组主动脉斑块灰度(OD)与模型组比较,血府逐瘀汤组(P<0.01),活络效灵丹组(P<0.05),丹参饮组、失笑散组、桃红四物汤组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五首活血化瘀方均有不同程度地抑制高脂喂饲家兔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作用,其中以血府逐瘀汤优于活络效灵丹组、失笑散组、丹参饮组,桃红四物汤无明显作用.
-
兔动脉粥样硬化模型的建立及丹皮酚药物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兔动脉粥样硬化模型的建立方法及评价标准,观察丹皮酚对模型动物的治疗作用.方法:通过高脂饲料喂养12周建立兔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将模型兔随机分为3组,丹皮酚小剂量组、丹皮酚大剂量组和模型对照组,每组各6只,灌胃给药6周,模型和空白对照组给予同体积的0.5%CMC-Na.6周末测定血清脂质,光镜下观察各组动物主动脉组织形态学改变.结果:高脂饲料喂养家兔12周可形成稳定的兔动脉粥样硬化模型.模型组动物血清TC和LDL显著升高,丹皮酚大、小剂量组可明显降低血清TC和LDL.病理学观察显示模型组可见典型的粥样斑块形成,而丹皮酚用药组可不同程度地减轻主动脉病变.结论:高脂饲料喂养法形成的兔动脉粥样硬化模型方便可靠,口服丹皮酚可延缓动脉粥样硬化进展、改善主动脉组织病变程度.
关键词: 动脉硬化/中医药疗法 丹皮酚/治疗应用 动脉硬化/病理学 兔 -
颈动脉粥样硬化合并斑块形成与前循环脑梗死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双侧颈动脉粥样斑块的性质与前循环脑梗死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取本院2010年12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前循环脑梗死624例,应用颈动脉斑块的Crouse、斑块指数以及内-中膜(IMT)评价双侧颈动脉粥样硬化及斑块病变程度,同时应用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 和非责任病灶侧相比,责任病灶侧颈动脉斑块Crouse评分降低、IMT增高(P<0.05);责任病灶侧颈动脉斑块Crouse评分越低,NIHSS评分越高,两者呈负相关(r=-0.546,P=0.004);IMT评分越高,NIHSS评分越高,两者呈正相关(r=0.672,P=0.003).结论 前循环脑梗死与病灶侧颈动脉硬化合并斑块形成的程度,更与斑块性质有关,责任病灶侧颈动脉斑块的Crouse评分、IMT对于预测前循环脑梗死预后有一定意义.
-
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对兔主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的影响
目的:探讨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对兔主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的影响。方法:将新西兰兔24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高胆固醇饮食组、高胆固醇饮食加丹参多酚酸盐组,喂养8周后处死每组动物取出从近主动脉弓部到髂动脉分叉处全部主动脉行HE染色及Masson染色,观察兔主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结果:高胆固醇饮食加丹参多酚酸盐组兔动脉硬化程度、内膜厚度及内膜(中膜)厚度比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低于高胆固醇饮食组(P<0.01)。结论:预防性应用丹参多酚酸盐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兔主动脉硬化程度。
-
动脉粥样硬化血管的病理学研究
目的:探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机制.方法:对7例动脉粥样硬化标本和6例成人尸检动脉标本,采用福尔马林固定,常规石蜡切片,苏木素-伊红染色,并采用光学显微镜进行观察.结果:动脉粥样硬化可分为弥漫性病变和局灶性病变.弥漫性病变血管与正常成人大动脉相比较,各层组织内有核细胞明显减少.弥漫性病变发病部位常为随机性,常涉及血管壁全层;局灶性病变以泡沫细胞克隆为特征,呈局部性.结论:动脉粥样硬化的弥漫性病变是长期血流动力学异常累积作用的结果,反复附壁血栓形成也促进弥漫性病变的进程.动脉粥样硬化的局灶性病变是在弥漫性病变基础上,成血管干细胞-内膜细胞-平滑肌细胞演化受阻,其过度性细胞的退行性克隆所致,局灶性病变的演化结果又使弥漫性病变进一步扩大、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