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前路手术1例围手术期的护理

    作者:倪群芳;唐秀婷;杨露露;田甜

    我科于2009-05月采用颈前路减压治疗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OPLL) 1例,获得满意的疗效.现将围手术期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病历摘要男,43岁,驾驶员.因摔伤致颈部疼痛、四肢无力而急诊收入我科,MRI检查示:颈椎后纵韧带骨化.临床表现为颈神经根压迫症状,即外伤性四肢软瘫,躯干及四肢感觉减退.诊断: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经1周的基础治疗后,在全麻下行右前外侧胸锁乳突肌内侧切口,行椎体中央开槽减压术,于同侧髂前脊取3面皮质的髂骨植骨.1周后拆线采用高分子颈托外固定3个月,术后第9天搀扶其下床可床边缓慢行走.

  • 单一后路与后-前路联合手术治疗合并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的重度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比较

    作者:陈刚;胡优威

    【目的】探讨单一后路、后‐前路联合两种不同入路术式治疗合并颈椎后纵韧带骨化(Ossification of posterior lon‐gitudinal ligament ,OPLL)的重度脊髓型颈椎病的适应证及临床疗效。【方法】对44例合并颈椎 OPLL 的重度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分别行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A 组,21例)和后‐前联合入路手术(B 组,23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及出血量、椎管狭窄率、骨化节段及脊髓压迫率的差异,并分析术前及术后随访时的 JOA 评分并计算改善率,评价两组患者的脊髓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所有病例随访12~30个月,平均20个月,术中未出现脊髓、椎动脉损伤等严重并发症,A 组手术时间较 B 组手术时间短,两组有统计学差异( P <0.05);A 组出血量较 B 组出血量少,术中出血量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两组脊髓功能均获不同程度改善。 A 组 JOA 评分从术前平均(7.2±2.1)分提高至术后1年平均(12.1±2.7)分,平均改善率为(57.3±5.2)%;B 组 JOA 评分从术前平均(6.8±1.6)分提高至术后1年平均(13.9±0.9)分,平均改善率为(69.8±4.5)%,两组患者术后1年 JOA 评分较术前均有明显提高,两组患者脊髓功能改善率对比 B 组优于 A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采用后路或后‐前联合入路治疗合并颈椎 OPLL 的重度脊髓型颈椎病,均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根据不同的病例特点,选择合适的术式是取得较好临床疗效的关键。但对前后路均受压且椎管狭窄严重的患者,行一期后‐前路联合手术近期疗效优于单一的颈椎后路手术。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