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Laceback联合Ⅱ类牵引在直丝弓排齐阶段的临床初探

    作者:李国永;蔡斌;刘海涛

    目的:研究Laceback联合Ⅱ类牵引(56.6克力)在直丝弓排齐整平阶段对上、下颌切牙、尖牙和第一磨牙在前后向和垂直向的影响。方法选择32例安氏Ⅰ类或轻度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的正畸患者,需要拔除四颗第一双尖牙,使用 MBT 直丝弓矫治器矫治。在排齐阶段通过Laceback联合Ⅱ类牵引促进上尖牙的远中移动,下磨牙的近中移动。在矫治前和直到更换0.019英寸×0.025英寸镍钛丝整平时拍摄头颅侧位定位片和取记存模型,对测量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上切牙和上尖牙分别远中移动1.45 mm和3.61 mm,下切牙和下尖牙分别远中舌向移动0.27 mm和0.89 mm,而下切牙舌向移动无统计学意义。上磨牙和下磨牙分别近中移动0.51 mm和2.24 mm,上切牙和下磨牙分别伸长0.24 mm和1.03 mm,有统计学意义。OP-FH角和SN-MP角增大0.85°和0.49°,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Laceback联合56.6 g的Ⅱ类牵引力在直丝弓排齐阶段能有效地远中移动上颌尖牙和近中移动下颌磨牙,而下尖牙和上磨牙移动较少,利于尖牙和磨牙中性关系的维持或建立,对牙合平面和下颌平面无明显影响。

  • 改良型Ⅱ类颌间牵引致下颌支抗牙受力变化分析

    作者:程自力;刘长庚;莫业跃;赵殿才;尹高权;黄小芳

    目的 研究改良型Ⅱ类颌间牵引的支抗磨牙受力情况及移动特点,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参考Typodont模型原理,设汁制作出结构简化的实验牙受力、移位测量装置.实验对象依受力点、受力大小及受力角度不同分为4个实验组,每组3颗样本牙.1组:受力点位于下颌实验牙近中舌侧尖,力值150g;2组:受力点位于下颌实验牙远中舌侧尖,力值150g;3组:受力点位于下颌实验牙近中舌侧尖,力值100 g;以上3组上颌受力点均位于上颌尖牙,施力角度约30°.4组:受力点位于下颌实验牙近中舌侧尖,力值100 g,上颌受力点位于上颌双尖牙,施力角度约60°.选取实验牙近中颊尖、远中尖、近中舌尖、远中舌尖高点为固定标志点,以测量装置上的基准点线为参照点线,测量实验前后下颌实验牙标志点与基准点线间的距离,对所得数据进行t检验分析.结果 4组下颌实验牙在牵引力作用下均有明显的近中向及颊向移位,同时伴(牙合)向伸长.近中向位移值范围为0.50~3.33 mm,颊向位移值范围为2.67 ~6.17 mm,垂直向位移值范围为0.22 ~4.00 mm.位移大小与牵引力大小有关,1组和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牵引力角度的变化可影响实验牙移动模式,角度增加,实验牙以颊向及(牙合)向移位为主,同时冠远中向旋转减轻.结论 改良型Ⅱ类颌间牵引力引起下颌实验牙三维移动,以近中及颊向移位为主,受力点的位置、牵引力的大小与角度可影响支抗牙的移动模式.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