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胸部弥漫性彗星尾征与腹部脏器早期损伤的实验研究

    作者:丁奕文;张丹;李燕东;翟林;孟焱;闫丹丹;张岚

    目的 建立油酸型动物模型,研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胸部弥漫性彗星尾征与腹部脏器早期损伤的相关性.方法 健康日本大耳白兔21只,雌性,将实验动物分为实验组(11只)与对照组(10只),制模前留取全部实验动物的肺、肝、肾声像图,随即处死对照组实验兔.实验组制备油酸型胸部弥漫性彗星尾征动物模型,制模成功的标准为胸部声像图表现为至少一个肺区出现不同程度的弥漫性彗星尾征.制模成功后留取肺、肝、肾脏超声声像图,处死实验兔.解剖2组实验兔,取出肺、肝、肾、脾脏,制备组织切片.观察、记录2组实验兔各脏器的大体观及镜下组织学改变.根据胸部声像图表现记录超声评分:短小彗星尾征为1分,孤立彗星尾征2分,轻度弥漫性彗星尾征3分,中度弥漫性彗星尾征4分,瀑布征(重度弥漫性彗星尾征)5分.采用两独立样本非参数检验中的曼-惠特尼秩和检验,检验肝脏病理损伤阳性实验兔与阴性实验兔的肺超声评分是否存在显著差异;采用Pearson相关性检验,对肝脏病理损伤阳性组的损伤面积百分比与超声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根据脏器镜下病理损伤面积百分比评估脏器的损伤程度,比较胸部弥漫性彗星尾征与腹部脏器损伤的相关性.结果 实验组胸部弥漫性彗星尾征制模的成功率为100%,肝、肾声像图表现实验前后未见明显改变.实验组肺脏阳性病理改变的发生率为100%(11只/11只),大体病理表现为肺脏形态饱满,表面暗红色出血区;镜下病理表现为肺水肿(11只/11只,100%)、肺出血(9只/11只,81.8%).实验组肝脏阳性病理改变的发生率为45.5%(5只/11只),大体病理改变为形态饱满,表面呈红褐色、质韧;镜下病理表现为肝细胞水肿(5只/11只,45.5%).实验组肾脏阳性病理改变的发生率为18.2%(2只/11只),大体病理未见明显异常,镜下病理可见肾小管上皮细胞水肿(2只/11只,18.2%).肝脏损伤阳性实验兔的肺超声得分明显高于无肝脏损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529,P=0.011).肝脏损伤阳性实验兔的肺超声得分与肝脏损伤面积呈正相关(r=0.893,P=0.041),肺超声得分越高,肝脏损伤程度越重.同期脾脏未见明显特异性改变.结论 胸部弥漫性彗星尾征的出现早于肝脏、肾脏声像图改变;腹部脏器的组织学改变以肝脏为敏感,其次为肾脏,胸部弥漫性彗星尾征的范围和程度可提示肝脏和肾脏早期损伤.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