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如何正确理解抗真菌药物体外敏感试验结果对临床用药的指导价值
随着临床侵袭性真菌感染患者的增加,真菌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倍受关注,临床亟须实验室在真菌鉴定和药敏方面提供帮助.本文将围绕临床和实验室共同关心的几个问题展开阐述,包括抗真菌药物体外药敏的发展历史和方法学进展,酵母菌和丝状真菌体外药敏的判读,折点解释以及对于临床的指导意义.本文同时紧密结合临床常用的几种抗真菌药物,以期从操作层面帮助实验室提高真菌药敏的工作水平,帮助临床更好地理解各种抗真菌药物的体外药敏结果.
-
两性霉素B脂质体治疗深部真菌感染30例临床研究
近年来随着医学发展,临床上抗生素、激素和细胞毒药物更广泛使用,脏器移植、免疫缺陷疾病的发生等导致全身性深部真菌病的发病率急剧增加,且有较高的死亡率.因此为挽救病人的生命,需及时应用有效低毒的抗真菌药.迄今,两性霉素B仍是治疗深部真菌病疗效确切的药物[1],是被国内外公认为抗真菌病的首选药[2].但对严重真菌感染的病人或伴多脏器功能障碍病人用两性霉素B的毒副作用太大而病人无法耐受,故在使用剂量及应用范围上受到很大限制[1,3,4].我院在1997年底至1999年3月间,应用两性霉素B脂质体治疗深部真菌感染30例(两性霉素B脂质体三期临床试验)表明:两性霉素 B脂质体毒副作用明显减少,尤在肝肾毒性方面明显优于通常剂型两性霉素B,对重症真菌感染也可加大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