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高血压患者动态动脉僵硬指数与血压变异性的关系
目的 探讨高血压患者动态动脉僵硬指数(AASI)与血压变异性(BPV)的关系.方法 人选2009-03—2011-10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就诊的高血压患者119例,所有患者均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AASI定义为1减去24 h舒张压和收缩压的回归系数.依据AASI水平,分为4组:AASI<0,30、0.30~<0.41、0.41~<0.52、≥0.52.结果 相关性分析显示,AASI分别与年龄(r=0.301,P<0.01)、24h收缩压(r=0.276,p=0.001)、白昼收缩压(r=0.225,P=0.008)、夜间收缩压(r=0.366,P<0.01)、24 h脉压(r=0.510,P<0.01)、24 h收缩压标准差(r=0.297,P=0.001)呈正相关,而与24 h舒张压标准差(r=-0.256,P=0.002)、24 h平均心率标准差(r=-0.205,P=0.017)及24 h平均动脉压标准差(r=一0.202,P=0.017)呈负相关.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显示,AAS1与24h脉压和24 h收缩压标准差呈正相关(β=0.321,β=0.725,均P<0.01),与24 h舒张压标准差和24h平均动脉压标准差呈负相关(β=-0.428,β=-0.346,均P<0.01).结论 AASI与BPV密切相关.
-
降压治疗后短时血压变异与动态动脉僵硬指数的关系
目的 了解高血压患者经药物治疗后血压变异性(BPV)与动态动脉僵硬指数(AASI)的关系.方法 入选2012年1月至2013年2月在我院心血管内科就诊的已诊断为高血压并服用降压药物治疗患者的233例,对其进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依据动态血压的监测结果将患者分为控制组和未控制组.结果 ①高血压未用药组和高血压药物未控制组的夜间收缩压变异性,夜间舒张压变异性和AASI与正常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全天收缩压变异性、舒张压变异性,白天收缩压变异性、舒张压变异性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②相关性分析显示,高血压未用药组和高血压药物未控制组的全天、白天和夜间舒张压变异性与AASI呈负相关(P<0.01),而全天、白天和夜间收缩压变异性与AASI的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正常组和高血压药物控制组的全天、白天和夜间的收缩压变异性、舒张压变异性与AASI之间的相关性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正常血压和高血压经药物控制后AASI与BPV不相关,高血压药物未控制者AASI与BPV相关.
-
奥美沙坦酯对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4小时动态血压和动态动脉僵硬度的影响
目的:采用24小时(24h)动态血压监测(ABPM)评价国产奥美沙坦酯片对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24h血压和动态动脉僵硬度(AASI)影响.方法:随机双盲双模拟多中心活性药对照临床试验,对48例患者口服奥美沙坦酯20mg+傲坦安慰剂1片,或傲坦20mg+奥美沙坦酯安慰剂1片.4周后诊室坐位血压<140/90mmHg,维持原剂量;血压未达标者剂量加倍,服药至8周末.在第0周和8周时分别进行ABPM监测,观察治疗前后动态血压和AASI的变化.结果:(1)治疗8周后,奥美沙坦酯组和傲坦组对24h血压的平均降幅分别为(8.8±3.0/10.8±2.8)mmHg和(8.9±4.0/9.2±4.2) mmHg,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2组降压幅度无显著差异(P>0.05).奥美沙坦酯组收缩压和舒张压谷峰比(T/P)分别为73.7%和56.5%,傲坦组分别为83.4%和71.0%.(2)奥美沙坦酯组治疗8周后的AASI较治疗前显著降低(0.42±0.15vs0.58±0.19,P<0.01);傲坦组疗前后分别为0.54±0.17和0.39±0.19,也有降低,但2组间降幅无显著性差异(P>0.05).(3)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0.42%和8.33%,无显著性差异(P>0.05),主要是头晕、皮肤瘙痒、胸闷、皮疹和低血压.结论:国产奥美沙坦酯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能有效降低24h血压和AASI,其降压幅度与傲坦无显著性差异.
-
动态动脉僵硬指数在接受降压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中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动态动脉僵硬指数(ambulatory arterial stiffness index,AASI)在接受降压治疗的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评估动脉僵硬度及预测心血管事件临床价值.方法 398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血压水平分为单纯收缩期高血压(isolated systolic hypertention,ISH)(n=132例)组和非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组(n=266例),接受常规降压药物治疗后,记录入选者基本资料及用药情况,抽血查血生化相关指标、检测臂踝脉搏传导速度(brachial-ankle pulse wave velocity,ba-PWV)和24h动态血压并计算AASI,比较两组ba-PWV、AASI等指标的差异,并分析两组的AASI与ba-PWV、24h脉压(24 hour pulse pressure,24hPP)指标的相关性.随后对老年ISH组患者接受降压治疗后2年内心血管事件进行记录,终点事件是心肌梗死、心绞痛、急性心衰、心源性死亡、脑卒中,根据记录结果分为心血管事件组和非心血管事件组,并对所使用的降压药物类型的数目分组,定量分析各组AASI的差异和AASI对心血管事件的预测价值.结果 ⑴接受降压治疗后,老年ISH组AASI、年龄、ba-PWV、24hPP均高于老年非ISH组.⑵老年非ISH高血压患者接受降压治疗后的AASI与24hPP、Ba-PWV无相关性.而老年ISH患者接受降压干预治疗后的AASI与ba-PWV正相关(r=0.432,P﹤0.05),与年龄、24h脉压(24hPP)相关.⑶在老年ISH组中,只使用1类降压药物联合组AASI值显著低于使用3类药物联合治疗组(P<0.05).⑷接受降压干预治疗后老年ISH患者中心血管事件组AASI、baPWV均高于非心血管事件组(P<0.05).⑸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为年龄、24pp、ba-PWV、AASI是老年ISH患者接受降压治疗后心血管事件的影响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为年龄、ba-PWV、AASI与老年ISH患者接受降压治疗后心血管事件的关系密切(P<0.05).结论 老年ISH患者接受降压治疗后的AASI仍可作为评价动脉硬化的参考指标,对发生心血管事件有预测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