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糖尿病足的X线诊断及鉴别诊断

    作者:杨广武

    目的:探讨糖尿病足的X线诊断及鉴别诊断,总结有益经验以指导临床实践。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4年4月该院诊治的糖尿病足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分析全30例研究对象的临床资料以及X线影像学表现,总结X线对糖尿病足的诊断及鉴别价值。结果全30例患者中,共检出骨质疏松30例,软组织病变29例,骨干变细12例,骨膜反应增生16例,退行性骨关节病8例,骨质吸收与破坏18例,神经性营养关节病3例,骨骼重建5例。结论在糖尿病足诊断中,X线影像学检查可显示患者的骨质损害情况,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对病理改变情况进行反映,且操作简便、成本较低,具有糖尿病足临床诊断意义,但诊断时必须密切结合临床。

  • 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病鉴别诊断中彩色超声的应用剖析

    作者:黄蕾

    目的:通过探讨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瘤的彩色多普勒超声二维图像和其血流显像的分布特征,提高两种疾病的诊断效率。方法90例疑似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病患者经检查诊断,90例患者中有35例子宫肌瘤,29例子宫腺肌病,26例两病并存。90例患者进行彩色超声检查,将彩超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病及两病并存通过彩色超声检查与手术病理结果比较诊断符合率分别为85.71%、86.21%、80.77%。结论彩色超声对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病及两病并存的鉴别与诊断的符合率高,以血流动力学中的血流信号丰富度等指标为依据对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病进行鉴别诊断,可有效降低误诊率和漏诊率,从而达到良好的诊断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 尿常规检验在小儿急性阑尾炎诊断鉴别中的应用分析

    作者:葛忠辉

    目的 分析尿常规检验在小儿急性阑尾炎诊断与鉴别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方便选择该院2015年1―9月收治的60例急性阑尾炎患儿与60例来该院行健康体检的儿童作为观察对象,将健康体检儿童作为对照组,将急性阑尾炎患儿作为实验组,对两组观察对象均进行尿常规检验,观察两组观察对象之间尿常规各项指标差异.结果 对照组儿童尿常规检验中红细胞数量为(2.26±2.16)个/L、白细胞数量为(1.05±1.35)个/hp及尿蛋白(52.13±5.68)mL与实验组之间的红细胞数量为(4.16±3.96)个/L、白细胞数量为(2.58±1.68)个/hp及尿蛋白(78.14±8.64)mL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尿常规在小儿急性阑尾炎诊断鉴别中的应用价值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子宫肌瘤与子宫腺肌瘤的鉴别诊断

    作者:王春峰;丛丹凤

    目的 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子宫肌瘤与子宫腺肌瘤的鉴别诊断方法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3月至2013年5月收治子宫肌瘤患者34例与子宫腺肌瘤患者42例,所有患者于术前均进行经腹及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并在术后进行病理学对照分析.结果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子宫肌瘤术前诊断率为94.12%,子宫腺肌瘤术前断率为90.48%.结论 在子宫肌瘤与子宫腺肌瘤诊断中,彩色多普勒超声具有重要鉴别诊断价值.

  • B超在急性阑尾炎诊断和鉴别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作者:周春喜

    目的:探讨并分析B超在急性阑尾炎诊断和鉴别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急性阑尾炎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进行B超检查,并将诊断结果与手术病理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分析B超在诊断和鉴别急性阑尾炎中的应用价值。结果:采用B超进行检查,共确诊176例急性阑尾炎患者,诊断准确率为88.00%,其中急性单纯性阑尾炎、急性坏疽性阑尾炎、急性化脓性阑尾炎、阑尾周围脓肿患者例数依次为51、26、78、21例,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B超对急性阑尾炎患者进行诊断,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可以有效鉴别急性阑尾炎,并且在诊断过程中,操作方便、对患者伤害较小,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 血管源性眩晕与血清S100-β蛋白关系的研究

    作者:李建波;杨玉峰;魏丹;王驰仲

    目的 探讨血管源性眩晕与血清S100钙结合蛋白(S100-β)浓度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06-2015-12收治的120例急性眩晕患者,将其中41例后循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和32例幕下出血患者设为A组;27例非血管性眩晕患者设为B组;另取20例健康体检者设为C组.于患者晕眩症状发生后24h内采集血样,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EA)检测各组研究对象血清S100β蛋白含量、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及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以MRI、CT检查结果为参考,检测示血清蛋白S100β鉴别血管源性眩晕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 A组血清S100-β水平(0.68±0.07)μg/L较B组(0.53±0.05)μg/L和C组(0.33±0.12)μg/L显著升高,各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血清VCAM-1和GFAP浓度显著高于C组(P<0.05),A、B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S100β升高是血管源性眩晕的独立危险因素,OR值为4.689.经操作特性分析显示S100β从眩晕患者中检测出卒中病因的灵敏度为92.68%,特异度为31.91%.结论 临床可将血清蛋白S100-β浓度作为鉴别血管源性和非血管源性急性眩晕的生物标志物,以尽早开展针对性治疗,改善患者预后质量.

  •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CT与MRI的鉴别诊断

    作者:孙仁荣;祝望才;钟辉;李峰

    目的 探讨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CT和MRI图像特征及鉴别诊断.方法 选取84例脑肿瘤患者,均接受CT和MRI检查,将两种检查方法的检查结果与终病理结果比较,探讨两种方法的优劣势,研究两种方法对该病的鉴别诊断.结果 CT及MRI检查结果与终病理确诊结果相比差别无统计学意义(χ2=0.37,P>0.05),两种检查方法终诊断单发肿瘤10例,多发肿瘤4例;CT检查显示高密度(4例)、等密度(6例)、低密度(4例).MRI检查显示T1信号略长(4例)、T1信号略长(10例);边缘不清、水肿严重患者有4例;MRI检查选取指标对肿瘤区、水肿区、对照区区分明显.结论 运用CT和MRI鉴别诊断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 动态增强MRI在乳腺良恶性病变鉴别与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林静

    目的 探讨分析动态增强MRI在乳腺良恶性病变鉴别与诊断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57例乳腺癌患者,回顾性分析患者MRI检查资料.结果 本组检查结果显示,在T2WI扫描上,有21例患者为稍低或等信号;有36例患者为等信号或高信号.有46例患者影像学图像效果满意,有11例患者血管显示困难.在T1WI扫描中,有54例患者表现出稍低或等信号,乳囊肿患者T1WI信号表现比较混杂,有36例患者病灶边界清晰.结论 动态增强MRI能够明确病灶位置和性质,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完成扫描,重复性比较高,属于简单便捷的诊断方法,因此可以推广使用在临床诊断上.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