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迎接新世纪的挑战
过去的一个世纪,人类在与疾病的斗争中取得了卓越成绩,其中在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中,成绩尤为显著。据统计,近30年来,由于心血管疾病死亡率的降低已使美国人群平均寿命延长了5年。这些成绩的取得,来源于不断的探索和研究以及各种治疗方法的进步。 从上一世纪初开始,对心血管疾病的研究就逐渐从整体转向心脏器官。随着不断的微观化过程,从单一的心肌细胞、亚细胞结构(如肌浆网、线粒体)、细胞膜(包括受体、离子通道等)、收缩蛋白、直到调控基因,并转向血管、血管壁细胞及基质结构、直至相关的生长因子及酶的编码基因。与此同时,心血管的流行病学研究、大规模的临床试验与之竞相呼应,形成了以分子和人群为基础的二条途径。心血管病死亡率的降低更直接得益于多重危险因素的控制、高血压的治疗、心电学的器械和冠心病的介入治疗以及很多重要药物的相继问世和广泛应用,如溶栓制剂、β受体阻滞剂、抗血小板制剂、转换酶抑制剂及HMG-CoA还原酶抑制剂等。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召开了第六届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其主要内容即反映了上述研究的方向和趋势,包括有关流行病学调查、危险因素控制及变化趋势的研究,有关冠心病介入治疗及冠脉血流的研究及药物治疗(他汀类、溶栓药物等),有关心律失常的心电生理研究及射频消融治疗与药物治疗,有关高血压包括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现状分析、左室肥厚、冠状动脉微血管病变、高血压一级预防及药物治疗等,还涉及基础及分子水平的研究。此外尚有心力衰竭、血脂、超声等专题报告内容。近年的研究发现,除了传统所认识的危险因素以外,还有一些生化物质可成为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子,它们包括:雌激素缺乏、同型半胱氨酸、血浆纤维蛋白原、Ⅶ因子、血浆纤维蛋白溶解酶原激活抑制物、内源性组织纤维蛋白溶解酶原激活物、D-D二聚体、脂蛋白a、C反应蛋白、衣原体感染等。这些物质都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进展、血栓形成、炎症等过程,是病变发展、斑块破裂、形成急性冠状动脉事件的原因或重要环节。因此,如何控制或降低这些危险因子,可能是在目前已经卓有成效的基础上进一步改善预后、降低心脏事件发生率、死亡率的重要途径。
-
百奥蚓激酶治疗脑梗塞的临床研究
百奥蚓激酶胶囊是采用现代生化技术,从特种蚯蚓中分离出的蛋白水解酶制剂。含有纤维蛋白溶解酶(plusnim)和类似组织纤维蛋白溶解酶原激活物(t-pA),具有直接和间接溶解纤维蛋白的双重功能。本文通过对76例脑梗塞病人使用百奥蚓激酶治疗的研究,初步探讨了百奥蚓激酶在改善临床症状和血液流变学的指标方面的临床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