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联合米力农治疗慢性缺血性心力衰竭急性加重期患者疗效观察

    作者:高舒红

    目的 在慢性缺血性心力衰竭急性加重期的治疗过程中应用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联合米力农,观察探讨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100例慢性缺血性心力衰竭急性加重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组50例患者,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米力农进行治疗,而在观察组中,则采用米力农联合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心功能改善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在分别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后,对照组患者的心功能改善情况明显差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慢性缺血性心力衰竭急性加重期的治疗过程中应用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联合米力农,具有更好的心功能改善效果,临床价值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 麝香保心丸联合曲美他嗪对慢性缺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影响

    作者:刘益萍

    目的 探讨麝香保心丸联合曲美他嗪对慢性缺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影响,为慢性缺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将172例慢性缺血性心力衰竭患者按照门诊随访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n=86)和治疗组(n=86),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麝香保心丸联合曲美他嗪进行6个月的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LVESD、LVEDD显著下降(P<0.05),LVEF显著升高(P<0.05),治疗组患者心功能改善更明显(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疗程结束后和疗程结束后3个月6 min步行距离显著提高(P<0.05),且治疗组提高更明显(P<0.05);治疗组患者显效率和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麝香保心九联合曲美他嗪可以显著改善慢性缺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提高6 min步行实验距离,有效提高临床疗效.

  • 养心氏片防治慢性缺血性心力衰竭及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实验研究

    作者:高越;陈安妮;赵亚红;薛丹;安泳潼;柴逸峰;张海

    目的:对养心氏片防治慢性缺血性心力衰竭和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作用进行实验研究,为其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冠状动脉结扎法构建慢性缺血性心力衰竭大鼠模型及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小鼠心梗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阳性药组、以及养心氏片低、中、高剂量组,通过预给药和造模后给药,检测大鼠超声心电图、ACE、ACD及小鼠心肌梗死面积、CK、LDH、SOD、相关因子,并观察心脏病理学切片的形态学变化。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的生化指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01);与模型组相比,阳性药组、高剂量养心氏片组生化指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01,P<0.01,P<0.05),且能显著减少心肌梗死面积( P<0.01,P<0.05),明显改善心肌细胞水肿程度,减少细胞浸润。结论养心氏片对慢性缺血性心力衰竭、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明显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 阿托伐他汀对缺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BNP水平的影响

    作者:罗贵全;唐川苏;邓学军

    目的 研究缺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脑钠素(BNP)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的关系,并观察阿托伐他汀对血清BNP及LVEF的影响.方法 血脂正常的慢性缺血性心力衰竭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和他汀组(50例).两组均接受常规治疗(利尿剂、ACEI,或洋地黄、β受体阻滞剂),他汀组再加用阿托伐他汀(10mg/d)治疗,治疗前及治疗后12周均测LVEF、BNP.结果 治疗12周后,对照组和他汀组BNP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LVEF显著升高(P<0.05),且以他汀组变化更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BNP浓度与LVEF之间存在负相关(r=-0.71,P<0.05).结论 慢性缺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在接受常规治疗的同时,加用阿托伐他汀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心功能.

  • 血清胱抑素C水平对慢性缺血性心力衰竭近期预后的意义

    作者:刘淑红;孔令军;宗文仓

    目的:探讨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物C(Cystatin C,CysC)的水平对慢性缺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2010年8月至2011年1月我院收治的慢性缺血性心力衰竭125例,24小时内测定血清CysC水平,按照血清CysC水平,分为正常血清CysC组和高血清CysC组,观察两组患者左室射血分数(LVEF)、NYHA分级,6个月内再住院率、病死率,探讨血清CysC水平对慢性缺血性心力衰竭近期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与正常血清CysC组相比,高血清CysC组患者年龄大,多合并高血压病史,左室射血分数低,NYHA分级高,6个月内再住院率、病死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血清CysC水平、高血压病是慢性缺血性心力衰竭的6个月内病死率增加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血清CysC水平是慢性缺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近期病死率增加的预测因子.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