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新型rhBMP-2载体20%β-TCP/PDLLA修复兔桡骨缺损的研究
目的探讨新型rhBMP-2载体20%β-TCP/PDLLA骨修复能力及特点.方法采用浇铸盐析技术制备三维多孔20%β-TCP/PDLLA、PDLLA并与rhBMP-2复合.30只兔制作双桡骨骨缺损,随机分为3组分别植入PDLLA/rhBMP-2、20%β-TCP/PDLLA/rhBMP-2材料及不植入材料作为空白对照组,在2、4、8、12周处死兔子,行大体观察、X线检查、组织学切片观察、电镜观察、及生物力学检查.结果12周时,对照组骨缺损两端髓腔闭合骨缺损区无骨长入,植入材料PDLLA/rhBMP-2、20%β-TCP/PDLLA/rhBMP-2组骨缺损均已修复但抗弯强度有明显差别:20%β-TCP/PDLLA/rhBMP-2>PDLLA/rhBMP-2.结论20%β-TCP/PDLLA是理想的rhBMP-2载体,其结构、降解产生微环境及力学特征有利于rhBMP-2发挥作用,有利于骨组织细胞长入.
关键词: β-TCP/PDLLA PDLLA rhBMP-2 骨缺损 -
可吸收腰椎椎间融合器的近期疗效观察
目的 将可吸收材料聚-D,L-乳酸(PDLLA)制成腰椎间融合器,通过临床应用研究,观察并评估其临床效果,探讨其在临床应用中的意义,为进一步加以改进和临床应用提供基础.方法 将可吸收腰椎椎间融合器应用于腰椎疾病患者的后路减压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中,术后随访6月,行VAS评分、JOA评分、X线及CT三维重建观察患者症状改善、局部反应、并发症、植骨融合率、神经功能改善、椎间植骨融合情况可吸收椎间融合器(Lumbar Absorbable Design Fu-sion Cage LADFC)的降解情况,评估腰椎可吸收椎间融合器的临床效果.结果 所有患者随访6月,术后无明显局部反应;植骨融合率3个月为92.3%,6个月为100%;可吸收椎间融合器的CT值术后1周与术后3月及与术后6相比无显著性差异;VAS评分、JOA评分结果均显示术后6月与术前相比有显著性差异;临床评估良好.结论 可吸收椎间融合器在临床应用过程中能够较好的缓解患者的症状;具有良好的植骨融合率,对植骨融合无明显的负面影响,能够逐步降解、吸收,被骨组织替代,但所需时间较长.
-
可吸收内固定材料聚消旋乳酸在颌面外科的应用
可吸收内固定材料PDLLA因其适当的机械性能、良好的生物相容性、适度的生物降解性能,可避免因二次手术取出而再次造成软组织创伤受到广泛重视.本文将就PDLLA的材料性质及其在口腔颌面部的复合应用研究和临床应用作出综述.
-
PDLLA可吸收螺钉治疗踝关节骨折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使用可吸收螺钉治疗踝关节骨折的适应证和经验教训.方法使用超高分子聚-DL-乳酸(PDLLA)制成的自膨胀可吸收螺钉治疗踝关节骨折58例.切开复位后1~4枚螺钉固定,术中检查稳定性是否良好;术后定期随访,检查踝关节功能和X线检查.结果随访54例147枚螺钉.全部骨折无移位,均愈合良好,无细菌感染.患者术后平均随访16月(3~28月),根据国内王栋梁等综合功能评估标准,优良率达96.3%.结论PDLLA自膨胀可吸收螺钉治疗踝关节骨折,操作简单,效果理想.只要手术时机恰当,术中精细操作,术中术后处理得当,并发症也是可以预防的.
-
大鼠PDLLA/FK506复合神经套管模型脊髓背角c-fos的表达
目的:建立大鼠PDLLA/FK506(外消旋聚乳酸/FK506)复合套管坐骨神经再生模型,观察大鼠坐骨神经再生过程中行为学、痛阈以及脊髓背角c-fos表达的改变,研究大鼠PDLLA/FK506复合套管外周神经再生模型中神经病理痛的变化.方法:雄性Wistar大鼠40只,体质量180~200 g,随机分成2组,每组20只,A组为坐骨神经损伤PDLLA/FKS06套管修复组;B组为假手术组.术后27 d起检测行为学、机械刺激阈值、热缩足反射时间及c-fos表达计数.结果:A组术后27 d后机械痛阈和热缩足反射潜伏期与B组相差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侧LJ4~5脊髓背角与B组相比较,背角浅层c-fos计数增多,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组内c-fos、机械痛阈和热缩足反射潜伏期45 d与27 d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鼠PDLL/FKS06复合套管外周神经再牛模型中神经再生过程中诱发脊髓背角浅层c-fos表达.同时出现再生神经支配区域的神经病理痛和疼痛相关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