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MSCT动态增强及MPR各种CT征象对胸腺瘤与常见纵隔恶性肿瘤鉴别价值的分析和研究
目的:探讨利用MSCT动态增强及MPR技术所观察的各种征象,对胸腺瘤与常见纵膈恶性肿瘤的鉴别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2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纵膈恶性肿瘤及胸腺瘤的 CT表现,全部病例均行平扫及增强扫描,采用多平面重组( MPR)技术,行横断面、冠状面、矢状面重建。结果:125例纵膈肿瘤中,胸腺瘤61例;纵膈性肺癌41例;恶性淋巴瘤20例;恶性生殖细胞瘤3例。结论:纵膈肿瘤虽分类众多,但利用MSCT动态增强及MPR技术能更清楚的显示病变及病变与临近组织脏器的关系,对肿瘤良恶性的定性具有重要意义,对肿瘤组织来源的分析也有引导作用。
-
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纵隔肿瘤
目的 探讨纵隔内或纵隔旁恶性肿瘤放射性粒子瘤内植入治疗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2例在CT引导下纵隔内及纵隔旁恶性肿瘤患者施行放射性粒子瘤内植入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 22例纵隔内及纵隔旁恶性肿瘤患者全部按预定计划完成了粒子植入.术后5例气胸,未做特殊处理自行吸收,无大出血等严重并发症.随访2~24个月,复查CT显示肿块均有不同程度的缩小,其中7例肿块基本消失,仅残留少量聚集在一起的粒子影,9例肿块缩小50%以上,3例肿块缩小不足50%,3例缩小不明显,4例见有粒子分布不均匀,2例见粒子分布稀疏区肿块增大.结论 放射性粒子瘤内植入治疗纵隔内或纵隔旁恶性肿瘤安全、微创、全身不良反应小、能明显改善局部症状,近期疗效满意.
-
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纵隔肿瘤
目的 探讨纵隔内或纵隔旁恶性肿瘤放射性粒子瘤内植入治疗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2例在CT引导下纵隔内及纵隔旁恶性肿瘤患者施行放射性粒子瘤内植入治疗的方法及疗效.结果 22例纵隔内及纵隔旁恶性肿瘤患者全部按预定计划完成了粒子植入.术后5例气胸,未做特殊处理自行吸收,无大出血等严重并发症.随访2~24个月复查CT显示肿块均有不同程度的缩小,其中7例肿块基本消失,仅残留少量聚集在一起的粒子影,9例肿块缩小50%以上,3例肿块缩小不足50%,3例缩小不明显;4例见有粒子分布不均匀,2例见粒子分布稀疏区肿块增大.结论 放射性粒子瘤内植入治疗纵隔内或纵隔旁恶性肿瘤安全,微创,全身毒副作用小,能明显改善局部症状,近期疗效满意.
-
不明病理的纵隔恶性肿瘤放射治疗后长期生存1例报告
1病例摘要
患者,女,56岁,2010年3月因刺激性干嗽伴胸痛、胸闷和气短1个月就诊,肺部CT提示右上纵隔占位性病变。全身PET-CT示右肺上叶尖段纵隔旁近主支气管高代谢结节病灶,大小约3.5 cm ×1.8 cm,侵及右侧头臂静脉及腔静脉,余全身PET-CT未见异常(见图1)。入院时患者平卧时轻度呼吸困难,肿瘤临近大血管及气管不宜手术治疗。相关科室会诊意见,该患者目前的状态及肿瘤位置不适用纵隔镜、支气管镜或穿刺活检进行病理诊断。后入我科治疗,根据影像学特点及临床表现,临床诊断为右上纵隔恶性肿瘤。家属治疗意愿积极,经签署医患沟通单后,于2010年3月24日~2010年5月17日行局部累及野三维适形放疗,参照PET-CT勾画靶区,勾画与头臂静脉、腔静脉及主支气管临近的肿瘤为GTV,均匀外扩0.5 cm为PGTV,放疗剂量至40 Gy/20 f时复查胸部CT,肿物由3.5 cm减小至1.9 cm,呼吸困难明显缓解后完成放疗剂量至74 Gy/37 f。放疗结束后胸痛、胸闷和气短等症状消失,复查CT示肿物基本消退,疗效评价为CR(见图2)。随访近4年,未见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征象(见图3)。 -
CT引导下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纵隔肿瘤的临床疗效
目的 探讨CT引导下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纵隔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在2013年9月至2015年7月期间于我院行CT引导下实施125I粒子植入治疗的26例纵隔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价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全组患者手术过程顺利,术后1例患者出现少量气胸,经对症处理后症状缓解.全组患者粒子植入数目为15~90粒,平均植入粒子40.92粒.至随访结束时,6个月生存例24例,6个月生存率(OS) 92.31%,局部病灶完全缓解(CR)7例,部分缓解(PR) 14例,疾病稳定(SD)3例,临床有效率(RR) 87.5%,疾病控制率(DCR)100%;12个月生存例20例,12个月生存率(OS) 76.92%,6例SVCS患者完全缓解(CR)5例,部分缓解(PR)1例,有效率100%.术后3个月血清CYFRA21-1、血清CEA水平较术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病例术后无严重并发症.结论 CT引导下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纵隔肿瘤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少,临床疗效确定.
-
125Ⅰ粒子植入治疗复发、转移性纵隔恶性肿瘤51例
目的 探讨CT引导125Ⅰ粒子植入治疗复发及转移性纵隔恶性肿瘤的技术方法和疗效,以提高纵隔肿瘤的局部控制率. 方法 对51例复发及转移性纵隔恶性肿瘤患者在CT引导下行125Ⅰ粒子植入治疗.前纵隔病变采用胸骨旁入路直接穿刺和经胸骨共轴针法植入粒子,主动脉窗、主动脉弓旁病变采用左前胸骨旁入路,气管-上腔静脉间隙之间的病变采用右后经胸壁入路,隆突前病变采用经后胸壁入路或前胸壁入路,隆突下病变采用经右胸壁和脊柱入路.术后采用CT检查随访,以观察患者临床指标改善情况. 结果 围手术期无手术死亡和严重并发症发生,其中有41例患者一次成功植入125Ⅰ粒子,粒子分布满意;7例术后3 d在CT引导下成功植入125Ⅰ粒子;3例125Ⅰ粒子植入失败.术后发生痰中带血6例,少量胸腔内出血3例,CT检查发现有少量气胸7例,经观察未做进一步处理自愈.完成125Ⅰ粒子植入的48例患者,术后1个月复查CT,完全缓解(CR)26例,部分缓解(PR)14例,无变化(AC)5例,出现新的病灶(PD)3例,总有效率83.33%(40/48).随访51例,随访时间12~60个月,中位随访期26个月.1年局部控制率为93.75%(45/48). 结论 在CT引导下采用不同穿刺方法植入放射性125Ⅰ粒子治疗纵隔复发、转移性恶性肿瘤,安全、微创,并发症发生率低,疗效肯定.
-
不同CT征象对胸腺瘤与常见纵隔恶性肿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目的:分析不同CT征象对胸腺瘤与常见纵隔恶性肿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1年3月-2014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经手术及穿刺病理及临床随访证实的90例纵隔肿瘤患者,其中非侵袭性胸腺瘤30例,侵袭性胸腺瘤28例,纵隔恶性肿瘤32例。所有肿瘤患者均行平扫及增强扫描,利用MSCT的动态增强及MPR成像,分析三种类型纵隔肿瘤的CT图像特征,比较三种肿瘤基本特点的差异性。结果:经过MSCT的动态增强技术及MPR技术成像分析,非侵袭性胸腺瘤患者CT成像的形态规则28例,欠规则2例,边缘光滑27例,欠光滑3例,毛糙0例,密度均匀27例,欠均匀3例,与侵袭性胸腺瘤和纵隔恶性肿瘤CT成像的形态是否规则、边缘是否光滑、密度是否均匀的差异性比较明显,两两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 P<0.05)。非侵袭性胸腺瘤患者CT成像的MCI形态凸出型27例,平坦型3例,灌注型0例,周围脏器间隙清晰29例,部分层面清晰1例,间隙不清晰0例,周围组织分界清晰30例,分界不清0例,与侵袭性胸腺瘤和纵隔恶性肿瘤CT成像的MCI形态类型、周围脏器间隙是否清晰以及周围组织分界是否清晰差异性显著,两两比较具有明显差异性( P<0.05)。经过MSCT的动态增强技术及MPR技术分析,非侵袭性胸腺瘤患者CT成像经过强化,强度变化不明显24例,轻度强化6例,不均匀强化0例,伴有胸腔积液1例,无胸腔积液29例,纵隔、腋窝与颈部基本无患者具有肿大淋巴结,与侵袭性胸腺瘤和纵隔恶性肿瘤CT成像的强化特点、是否伴有胸腔积液、有无肿大淋巴结等差异性显著,两两比较具有明显差异性( P<0.05)。结论:利用MSCT动态增强技术和MPR技术,能够明显区分非侵袭性胸腺瘤、侵袭性胸腺瘤与纵隔恶性肿瘤,为临床诊断提供了技术支持,是一种值得推广的区分三种类型肿瘤的鉴别方法。
关键词: 非侵袭性胸腺瘤 侵袭性胸腺瘤 纵隔恶性肿瘤 MSCT动态增强技术 MPR技术 -
原发性纵隔恶性肿瘤
原发于纵隔恶性肿瘤通常罕见,由于其发病率低和形态异质性,对这些肿瘤的诊断、分期及治疗仍比较困难.原发于纵隔恶性肿瘤主要包括:胸腺恶性肿瘤、淋巴瘤、生殖细胞肿瘤、神经源性肿瘤等,大多发生于前纵隔.由于上述恶性肿瘤临床表现及影像学表现相似,初诊时容易混淆、误诊.而各种原发性纵隔肿瘤治疗的方法相差甚远,因此正确诊断才是患者治疗及预后关键,了解各类常见原发性纵隔恶性肿瘤发病特点、临床表现可以为临床诊断提供一定线索.本文将原发于纵隔常见恶性肿瘤的发生情况、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综述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