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广西红瑶女的“顶上风情”

    作者:周平

    世界的瑶族在中国,中国的瑶族在广西.在八桂大地上,居住着瑶族的各个支系,如河池南丹的白裤瑶,百色凌云的背篓瑶、蓝靛瑶,桂平的盘瑶,等等.而桂北地区龙胜各族自治县的“红瑶”,则是瑶族中的另一个支系,因穿红色服装而得名,主要居住在龙胜县的泗水、和平乡一带的山区里,也被誉为“桃花林中的民族”.

  • 广西白裤瑶地区居民肠道寄生虫感染现状调查

    作者:蒋智华;张鸿满;司国爱;黄福明;谭裕光;江河;张陆娟;阮廷清;欧松;吴钦华;李树林

    目的 了解广西白裤瑶少数民族地区居民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为进一步防治策略制定和实施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白裤瑶聚居区居民的一般人口学情况,采集粪便标本,采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和生理盐水涂片法对粪样进行检查. 结果 调查广西白裤瑶聚居地居民671人,肠道寄生虫感染386人.感染率57.53%,其中白裤瑶居民感染率71.02%.检出9种肠道寄生虫,钩虫感染率33.68%,蛔虫感染率24.89%.鞭虫感染率9.84%,人芽囊原虫感染率10.87%,蓝氏贾第鞭毛虫感染率1.15%,结肠内阿米巴原虫感染率4.45%,溶组织内阿米巴原虫感染率1.65%,其他寄生虫感染率0.33%.不同年龄、不同民族居民的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肠道寄生虫感染仍是广西山区农村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突出的公共卫生问题.

  • 广西白裤瑶族居民口腔健康状况359例调查分析

    作者:林伟远;司国爱;李何;陈柏霖;曾晓娟

    目的:了解广西359例白裤瑶族居民的患龋情况及牙周情况,探讨当地居民口腔健康行为对其口腔健康状况影响.方法:本次调查在广西金城江区侧岭乡拉合村、塘子村、九良村进行,对白裤瑶族村民家庭进行入户调查,将上述村的非白裤瑶族村民家庭作为对照组同时进行调查.参照《第3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方案》中的年龄分组方法,将本次调查人群分为:4~12岁组,13~34岁组,35~44岁组,45岁以上组4个年龄组,据WHO《口腔健康调查方法》(1997年),对其进行口腔检查并且对其进行有关口腔健康行为的问卷调查.结果:本次共检查白裤瑶族组359例,其患龋率为35.4%,牙龈出血检出率为76.2%,牙石检出率为95.9%,牙周袋检出率为18.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年龄”及“刷牙的次数”是该359例白裤瑶人群患龋的主要影响因素(均P<0.05);“性别”及“刷牙的次数”是该人群牙龈出血的主要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对于本次调查的广西359例金城江侧岭乡白裤瑶族人群,刷牙是影响其口腔健康的主要因素,提高其有效刷牙的频率,对于龋病及牙周病发病率的降低有重要作用.

  • 白裤瑶人群12对遗传性状的基因频率

    作者:田培燕;陈应康;罗惠;刘静;陆玉炯;余跃生

    [目的]了解白裤瑶人群部分遗传性状的基因频率分布特征. [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对412名(男性208人,女性204人)白裤瑶人群的12对遗传性状进行调查,根据Hardy-Weinberg定律计算出各性状的基因频率. [结果]白裤瑶人群卷舌、叠舌、前额发际、鼻尖、耳盯聍、拇指类型、中指毛、环食指类型、小指弯曲、鼻背侧面观、鼻孔形状和发型12对性状的显性基因频率分别为0.2693、0.0717、0.1010、0.0258、0.0652、0.3120、0.1228、0.1242、0.5458、0.1567、0.4492和0.0171.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这些遗传性状对探讨白裤瑶人群起源、分化、演进以及与其他民族群体的渊源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 白裤瑶生物人类学研究进展

    作者:龙友国

    目的:了解白裤瑶人群生物人类学研究的进展。方法:收集有关白裤瑶人群生物人类学研究方面的文献,并进行综合、总结。结果:白裤瑶人群生物人类学研究主要限于体质人类学、群体遗传学和永生细胞库建立等领域。结论:对白裤瑶的研究领域尚有待拓宽。

  • 白裤瑶7项人类群体遗传学特征研究

    作者:彭海波;田建平;朱玲;王波;王玉梅;李权洋;余跃生

    目的:了解白裤瑶部分遗传性状的分布特征.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贵州荔波县瑶山瑶族乡402名白裤瑶(男性202人,女性200人)的发质、达尔文结节、门齿类型、唇厚、下颏类型、通贯纹和指甲类型7项遗传特征进行活体观察.结果:白裤瑶硬发质、达尔文结节、铲形门齿、厚唇、下颏前突、通贯纹、长形指甲出现率分别为84.7%、74.4%、15.2%、84.3%、77.6%、25.6%、48.8%.其中,男性分别为92.1%、66.8%、15.8%、90.6%、76.2%、33.7%、43.1%,女性分别为77.5%、82.0%、14.5%、78.0%、79.0%、17.5%、55.5%.结论:白裤瑶7项遗传特征的性别分布存在一定差异,且彼此具有一定相关性.

  • 贵州4个民族群体3对遗传性状的基因频率

    作者:罗惠;刘静;余跃生;陆玉炯;莫永安

    目的:了解贵州布依族、苗族、水族和白裤瑶眼部遗传性状基因频率分布特征.方法:采用群体遗传学公认的方法,对贵州布依族、苗族、水族和白裤瑶眼色、眼裂开度和眼裂方向3对遗传性状进行调查,并计算出各遗传性状的基因频率.被调查者年龄18~55岁,三代均为同一民族.结果:贵州布依族、苗族、水族和白裤瑶眼色的显性基因频率分别为0.037 6、0.049 3、0.048 8 和0.011 0,眼裂开度的显性基因频率分别为0.676 3、0.704 8、0.813 9 和0.676 9,眼裂方向的显性基因频率分别为0.081 6、0.144 1、0.196 9和0.057 5.结论:眼裂方向性状的民族间差异较大,眼色、眼裂开度则较小.

  • 白裤瑶人群三项群体遗传学特征的研究

    作者:刘静;罗惠;余跃生;陈应康;陆玉炯

    目的: 了解白裤瑶人群眼部遗传学特征.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对412名(男性208人,女性204人)白裤瑶人群的蒙古褶、上眼睑皱褶和睫毛遗传性状进行调查.结果: 白裤瑶人群蒙古褶、上眼睑皱褶和长睫毛的出现率分别为58 49%、78 40%和8956%,显性基因频率分别为0 355 8、0 535 2和0 676 9.结论: 白裤瑶人群蒙古褶、上眼睑皱褶和睫毛显性基因频率在两性间差异不明显,与其他民族人群显性基因频率比较,则存在一定差异.

  • 中国白裤瑶永生细胞库的建立

    作者:余跃生;郭光武;戎聚全;罗载刚;邱祥智;刘爱华;林世英

    目的建立和保存白裤瑶B淋巴母细胞永生细胞株.方法采用EB病毒转化外周血B淋巴细胞,同时加环孢菌素A法.结果成功地建立了含有44株永生细胞的白裤瑶永生细胞库.供血者身体健康,三代均为白裤瑶.结论建立永生细胞库,可永久保存白裤瑶特有的基因组,为民族起源、演进和遗传多样性的研究提供细胞资源.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