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应用静态进展性牵伸与关节松动术联合康复疗法影响膝关节功能的观察
目的:探讨静态进展性牵伸联合关节松动术联用对于改善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膝关节功能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9月-2017年8月收治的50例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进行分组研究;以手术单双日顺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指导,观察组实施静态进展性牵伸联合关节松动术,比较2组患者干预后的膝关节功能.结果:资料统计显示,观察组术后1个月膝关节功能评分(AKS)优于术前,且明显优于对照组,2项数据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用静态进展性牵伸与关节松动术可加快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的膝关节功能恢复,方法值得在临床中借鉴.
-
静态进展性牵伸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屈膝畸形的矫正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静态进展性牵伸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屈膝畸形的矫正效果。方法选取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32例(32膝)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6例16膝。两组均进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手术。术后24 h,观察组IK膝关节牵伸康复系统行静态进展性牵伸,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行康复锻炼。分别在手术前及术后7天、3个月时使用角度计测量两组膝关节屈膝畸形的角度,于术前和术后3个月进行美国膝关节协会(AKS)膝关节评分。结果两组术后7天及3个月时屈膝畸形角度均较术前降低(P均<0.05);术前及术后7天屈膝畸形角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3个月时观察组屈膝畸形角度小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3个月时AKS膝关节评分均较术前增加(P均<0.0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态进展性牵伸可以矫正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屈膝畸形,效果优于传统功能锻炼。
-
术后早期应用静态进展性牵伸治疗对股骨中下段骨折患者膝关节功能的影响
目的:观察术后早期应用静态进展性牵伸治疗对股骨中下段骨折患者膝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内固定手术的股骨中下段骨折患者4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4例.术后3天,2组患者均采用物理因子治疗、CPM、运动功能训练等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IK膝关节牵伸系统进行静态进展性牵伸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术后4周和术后12周对2组患者进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膝关节主动关节活动度测量(AROM);于术后24周对2组患者用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HSS)评估膝关节功能、X线检查评估骨折愈合情况.结果:术后4及12周后,2组患者VAS评分均较治疗前呈明显下降趋势(均P<0.05,0.01),且低于同时间点对照组(均P<0.05).术后4及12周后,2组患者AROM均较治疗前呈明显增加趋势(均P<0.05);术后4周2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2周观察组患者AROM明显高于同时间点对照组(P<0.05).术后24周,观察组患者HS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24周,2组患者X线检查均有骨痂通过骨折线,患肢无纵向扣击痛,不扶拐能行走3min,对比之前X线片骨折无变形,内固定无松动开裂,无骨不连发生.结论:对股骨中下段骨折患者,术后早期应用静态进展性牵伸治疗可有效缓解疼痛,扩大膝关节主动活动范围,提高膝关节功能,且不增加骨不连风险.
-
蜡疗静态进展性牵伸治疗上肢骨折术后肘关节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
目的观察蜡疗静态进展性牵伸治疗上肢骨折术后肘关节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10至2016-01东宁市人民医院收治的56例肘关节功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8例.治疗组采用蜡疗静态进展性牵伸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蜡疗治疗,两组均治疗8周.比较两组康复介入前,康复治疗后4周、8周的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Mayo elbow-performance score,MEPS)及临床疗效.结果(1)两组治疗后各时间点MEPS较康复介入前均明显升高(F=602.650,P<0.001).经LSD-t检验提示,治疗组治疗后4周、8周MEPS较对照组升高更显著(P<0.001);(2)临床疗效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2.146,P=0.032).结论对于上肢骨折术后肘关节功能障碍患者,蜡疗静态进展性牵伸治疗方法简单实用、价格低廉,与常规蜡疗相比效果更为显著,值得基层医院大力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