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腰椎侧位骨密度测量在骨质疏松症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朱继华;刘莹;张卫国;张延军

    目的为了探讨腰椎前后位、腰椎侧位测量图象的分析方法,以便寻找更敏感的测量部位,为本地区骨质疏松症的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数据.方法本研究应用法国DMS公司生产的Challanger双能X线骨密度仪,对大连地区801名正常人的腰椎骨密度进行了测定.在图象分析上我们探讨了腰椎侧位图象的分析方法,即在ROI(regions of interest)的划定上,采用了腰椎侧位全椎体和腰椎侧位中间区两种划定方法,侧位中间区ROI大小规定为椎体扫描图象长宽各1/2所围的区域.结果男性腰椎骨峰值年龄在20~29岁;女性腰椎骨峰值年龄在30~39.无论男性还是女性,腰椎骨量随年龄增长而丢失增加,腰椎各部位骨量累计丢失率顺序为:腰椎侧位中间区>腰椎侧位全椎体>腰椎前后位,腰椎侧位中间区敏感.结论男性腰椎各部位骨峰值年龄在20~29岁;女性腰椎部位骨峰值年龄在30~39.腰椎侧位BMD能更敏感地反映腰椎松质骨骨量的变化,以侧位中间区敏感,侧位测量优于前后位测量.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