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关节镜下缝合桥技术同期修复肩袖全层损伤伴肩关节黏连的疗效分析

    作者:商培洋;车凌宾;赵晨;叶庭均;庄澄宇;王蕾

    目的:探讨并分析关节镜下缝合桥技术同期修复肩袖全层损伤合并肩关节黏连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至2013年4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采用肩关节镜下双排缝合桥技术治疗的肩袖全层损伤患者70例,根据患者术前肩关节被动活动度分为黏连组和非黏连组,其中黏连组23例,非黏连组47例。黏连组患者先在麻醉下行肩关节手法松解,然后在关节镜下同期行肩关节黏连松解和肩袖修补;非黏连组患者直接于关节镜下行肩袖修补。术前及末次随访时对两组患者均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进行疼痛评估,运用美国肩肘外科协会评分(American shoulder and elbow surgeons'form,ASES)、Constant-Murley 肩关节评分(constant-murley score,CMS)、洛杉矶加利福尼亚大学评分(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Los Angeles score,UCLA)及肩关节简明评分(simple shoulder test,SST)评定患侧肩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并对两组患者术后疗效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70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5~46个月,平均24.6个月。末次随访时,黏连组和非黏连组患者 VAS 评分由术前的(7.26±1.48)分和(6.15±2.14)分改善至(0.70±0.97)分和(0.81±0.82)分,ASES 评分由术前的(27.70±10.04)分和(47.98±17.58)分增加至(92.65±7.54)分和(91.92±5.67)分,CMS 评分由术前的(36.83±6.42)分和(61.62±12.08)分增加至(91.30±10.82)分和(92.28±7.61)分,UCLA 评分由术前的(10.78±2.92)分和(16.87±3.90)分增加至(33.09±3.00)分和(33.32±1.91)分,SST 评分由术前的(3.61±1.08)分和(5.89±1.46)分增加至(9.35±1.19)分和(9.53±1.06)分。同一组内术前与末次随访时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末次随访时的疗效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合患者满意度,按 UCLA 评分评定疗效:黏连组,优14例、良7例、可2例,优良率91.3%;非黏连组,优25例、良20例、可2例,优良率95.7%。所有患者无术中和术后并发症。结论关节镜下缝合桥技术同期修复肩袖全层损伤伴肩关节黏连可获得较满意的疗效,优良率可达90%以上。黏连组和非黏连组在疗效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