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148例文唇后并发唇炎的治疗体会

    作者:郑锐

    我中心自1998年4月~2000年12月共诊治并祛除不理想文唇400多例,其中包括文唇后并发各种唇炎148例,现将治疗体会报告如下。 一、临床资料 148例中,并发接触性唇炎128例,剥脱性唇炎16例,肉芽肿性唇炎4例。 主要表现:粘膜肿胀、浸润肥厚、脱皮、干燥、皲裂、粗糙,有时渗液、结痂、局部疼痛,有针刺感和麻木感。 二、方法 随机分成2组,每组74人。 1组:应用YAG激光,波长532 nm绿光进行治疗,1疗程3~4次,每次间隔2个月,其间应用抗组织胺药物(赛特赞10 mg 2次/日,口服)皮质类固醇激素(强的松5 mg 2次/日,口服)及外用激素药膏(艾洛松5 mg)等,如有其它症状则对症治疗。

  • 平阳霉素联合激素治疗肉芽肿性唇炎的临床疗效评价

    作者:顾玲;黄迪炎;付崇建;王昭领;王栋;杨璐;朱国雄

    目的:探讨平阳霉素联合激素治疗肉芽肿性唇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8年3月-2016年3月在济南军区总医院口腔科就诊的肉芽肿性唇炎患者78例,行平阳霉素联合激素局部注射治疗,对治疗前、后的病例进行对比,评价治疗效果.结果:肉芽肿性唇炎患者78例,均接受了对患唇的平阳霉素联合地塞米松局部注射治疗,治疗次数1~5次不等,平均3次.73例患者治愈,5例好转.所有病例唇肿胀均得到改善,部分病例面部肿胀亦得到一定程度缓解.结论:平阳霉素联合激素局部注射治疗肉芽肿性唇炎,安全、经济、有效,能改善唇部顽固性肿胀并达到理想的美观效果.

  • 梅-罗综合征临床及病理学研究进展

    作者:赵民;周曾同

    梅-罗综合征(MRS)是复发性口面部肿胀、复发性面瘫、裂舌三联症.肉芽肿性唇炎又称米舍尔肉芽肿性唇炎,以唇肥厚肿胀为主要特点.MRS是一种复杂的神经-皮肤-黏膜疾病,呈现一种广泛复发性口面部炎症和自主神经系统的表现,肉芽肿性唇炎被认为是MRS的单症状型.该文对近年来该病在病因和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分类、治疗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 巨唇-面瘫-皱襞舌综合征1例报道

    作者:杨岚;马东来;方凯

    巨唇-面瘫-皱襞舌综合征的特征性病变包括肉芽肿性唇炎、面神经麻痹和皱襞舌,但三种症状不一定都同时出现,若只有其中1~2项主要表现者称为不全型.对只有唇部表现的称为肉芽肿性唇炎(Miescher病)1.现报道1例先后出现上述三种症状的巨唇-面瘫-皱襞舌综合征,并结合文献探讨与肉芽肿性唇炎的关系.

  • 36例肉芽肿性唇炎临床及病理分析

    作者:李不言;卢宪梅;孙勇虎;周桂芝;陈声利;刘永霞;陈学超;王建文;张福仁

    对本院2013-2017年间经病理确诊的36例肉芽肿性唇炎的临床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11例,女25例,年龄23~77岁,平均52.97岁.皮损表现为持续性非凹陷性浸润性肿胀和红斑.36例患者的组织病理均有淋巴细胞及组织细胞浸润,其中浆细胞浸润24例,多核巨细胞浸润14例,嗜酸粒细胞浸润1例.治疗方式主要为病灶内注射糖皮质激素,口服糖皮质激素,羟氯喹,沙利度胺,雷公藤等.12例患者痊愈,9例患者好转,13例患者无效,2例病情加重.

    关键词: 肉芽肿性唇炎
  • 华蟾素注射液治疗肉芽肿性唇炎疗效观察

    作者:吴丽清

    肉芽肿性唇炎是顽固性口腔疾病,治疗方法很多,特效者较少.近年来我们对该病按照西医诊断标准作出诊断,采用中药制剂华蟾素注射液治疗,对其疗效进行初步临床观察,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 管氏舌针结合体针治疗肉芽肿性唇炎30例分析

    作者:黄培冬;戴舒;易玮;王祖红

    目的 观察管氏舌针结合体针治疗肉芽肿性唇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管氏舌针为主,取心穴、肝穴、脾穴、肾穴、聚泉等,配合商阳、历兑、合谷、承浆、水沟、太冲、三阴交等循经取穴,每日针1次,10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结果 显效12例,好转13例,无效5例,有效率为83.33%.结论 管氏舌针结合体针对内芽肿性唇炎具有较好临床疗效.

  • 口面肉芽肿病(Crohn)2例报告

    作者:李原;陈新明

    口面肉芽肿病(Orofacical granulamatosis)是一组慢性肉芽肿性疾病.病因不明,表现不一,可以是一种局部性病损,也可以是一种全身性疾病的口腔表现,后者包括Crohn病和结节病[1].现就我们收集的2例Crohn病报告如下:

  • 肉芽肿性唇炎的治疗进展

    作者:郭玉;王甲一;曾昕;王智;陈谦明

    肉芽肿性唇炎是一种原因不明的以唇肥厚肿胀为主要特征的病损.目前被认为是梅-罗综合征(Melkersson-Rosenthal syndrome,MRS)的单症状型.遗传、自主神经系统调节的血管舒缩紊乱、感染性病灶、感染、过敏反应等因素可能和疾病有关.治疗以局部应用肾卜腺皮质激素为主,但因其易复发成为治疗难点.近年来,氯法齐明、因福利美及联合用药等治疗措施的应用取得了一定的临床疗效.

  • 平阳霉素治疗肉芽肿性唇炎的效果观察

    作者:张树标;王敬旭;潘广嗣;余伟明

    目的探讨平阳霉素治疗肉芽肿性唇炎的疗效.方法将22例肉芽肿性唇炎患者随机均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用平阳霉素和得保松注射病变部位,每2周1次,共注射2次.结果平阳霉素治疗肉芽肿性唇炎治愈率82%,得保松治愈率27%;平阳霉素疗效优于得保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平阳霉素是一种治疗肉芽肿性唇炎理想的新方法.

  • 肉芽肿性唇炎与牙源性感染病灶的关系

    作者:李艳杰;陈瑞扬;张乐

    临床观察发现33例肉芽肿性唇炎患者口内均存在牙源性感染病灶,单纯处理感染病灶牙后,唇肿胀明显消退.提示肉芽肿性唇炎与牙源性感染病灶密切相关.消除牙源性感染病灶可作为治疗肉芽肿性唇炎的重要措施.

  • 梅-罗综合征(附2例报告)

    作者:李瑞平;吴建新

    梅-罗综合征(Melkerson-Rosethal Syndrome)又名肉芽肿性唇炎综合征,表现为唇肿、面瘫、舌裂三联征。先由瑞士医师Melkersson(1928年)和德国医师Rosenthal(1930年)报告,并由此被命名。此病例临床较为少见,我科曾诊治两例,报告如下:1 病例介绍  病例1,男性,22岁。因上唇肿胀18月,右侧口角歪斜1月就诊。18月前因感冒、发热,上唇肿胀发痒,呈进行性加剧,经当地医生治疗,症状减轻。但上唇肿胀反复发作。8个月时因感冒,发生左侧口角歪斜,眼睑闭合不全伴面肌间歇性抽搐,经治疗,2月后面瘫基本恢复。但遗有上唇肿胀。1月前因感冒突发右侧口角歪斜,上唇肿胀加剧,舌灼热感伴刺激痛。检查:右侧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鼓腮、吹气功能障碍,可见间歇性面肌抽搐;眼睑闭合不全,睑裂约1.5 mm,球结膜充血伴溢泪;额纹消失且不能皱眉。无左侧面瘫征。上唇弥漫性肿,以右侧为著,表面光滑呈红色,唇周皮肤淡红色,触之柔韧感,无指凹性水肿。舌背可见纵行的沟状裂缝,深浅、长短不一,近舌侧缘处明显;并可见散在椭圆形的丝状乳头剥脱区,边缘呈黄白色隆起。血、尿常规,肝功能,免疫球蛋白及抗核抗体均在正常范围。临床诊断:梅-罗综合征。治疗:肌注维生素B1、B12,加兰他敏;口服维生素C及地巴唑;右侧面部行肌电刺激疗法;强的松龙混悬液加10 g/L利多卡因分点注射于上唇肿胀处,每周一次。2月后上唇红肿轻度消退,右侧面瘫症状有所改善。6月后随访观察,仍在治疗中。  病例2,女性,20岁,工人。主诉上唇反复肿胀2年。口角歪斜3周就诊。2年前,上唇,曾肿胀一次,经当地治疗肿胀逐渐消退,但未能痊愈,平均2月左右无诱因地加剧一次。3周前因上感突发左侧口角歪斜,头晕头痛,当地以面瘫予以治疗,效果不明显。检查:症状基本同例1。IgG、IgA、IgM值均低于正常水平。病理检查:上唇鳞状上皮增生,上皮下结缔组织内大量肉芽肿形成,淋巴细胞弥漫性浸润。临床诊断:梅-罗综合征。经治疗3月后,左侧面瘫基本恢复。但是,除右侧颊部软组织消退外,上唇肿胀消退不明显。2 讨 论  梅-罗综合征病因不明,有人认为与遗传有关,本组病例无家族遗传史,但均有感冒病史,可能与病毒感染有关。有人认为与免疫有关,本组一例患者三种免疫球蛋白值均低于正常,说明免疫功能减退或存有某些缺陷可能为本病病因之一,因免疫功能低下或缺陷者易患病毒感染。本病多发于青春期后,男性稍多于女性。具有唇肿、面瘫、裂纹舌三大症状者为完全型,本文两例均为完全型。本病面瘫属周围性。面瘫与唇肿多为同侧,但本文一例患者发生在对侧,另一例于左侧面瘫10月后又发生右侧面瘫伴面肌抽搐较为少见。此外,患者可有头痛头晕,嗅觉异常及耳呜,舌下、舌咽神经麻痹的症状。  本病目前缺乏满意疗法。首先应去除可能的发病诱因或病灶;口服或局部应用皮质激素,但停药后常有复发;X线照射或激光治疗可抑制反复发作,但很难恢复唇的正常形态。对久治不愈、唇部较硬且外形肥大者,可行整形手术。裂纹舌无痛时不需治疗,应保持口腔清洁。舌正中裂沟较深且伴疼痛者,可行手术切除对位缝合术。面瘫可在1~3月内恢复,6月后药物治疗很少有效,但1~2年内仍有自行恢复的可能。永久性面瘫可行手术治疗。

  • 曲安奈德局部注射治疗肉芽肿性唇炎疗效分析

    作者:闫世霞;魏俭铭;周毅

    肉芽肿性唇炎为一病因不明的肉芽肿性疾病,临床以唇、面和牙龈等处的复发性肿胀为特征,目前无特效治疗.笔者自2002年采用曲安奈德局部注射治疗肉芽肿性唇炎,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