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肾管状囊性癌一例并文献复习

    作者:郭嫦媛;曹鹏;薛学敏;王冰凝;管考鹏;关有彦;郑闪

    目的 探讨肾管状囊性癌(TC)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方法 对1例TC患者标本行HE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患者为43岁男性,因B型超声检查发现右肾上极占位2个月入院,行右肾部分切除术.肿物位于肾实质内,大体呈灰白色,实性,大小1.5 cm×1.5 cm×1.0 cm,质细,与周围组织界线欠清.显微镜下观察:肿瘤呈浸润性生长,由排列紧密的小管状及囊状结构组成,被纤细的纤维化间质分隔.管腔及囊壁被覆单层扁平、立方及靴钉样细胞,胞质丰富、嗜酸性,核仁明显,类似于Fuhrman 3级的细胞核特征.免疫表型呈细胞角蛋白阳性,CD10+++,P504S++,低Ki-67增殖指数.术后随诊6个月,无肿瘤复发及转移.结论 TC是一类特殊的肾细胞癌亚型,显微镜下呈现特征性的管状、囊状结构,细胞核分级高但核分裂象罕见,诊断时需与其他肾囊性病变相鉴别.TC呈惰性生物学行为,较少出现复发及远处转移.

  • 肾脏黏液性小管状和梭形细胞癌临床病理观察

    作者:朱正龙;曹鹏;张伟

    目的:探讨肾脏黏液性小管状和梭形细胞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鉴别诊断要点.方法:对肾脏粘黏性小管状和梭形细胞癌进行临床病理学分析及免疫组化的研究.结果:肿瘤境界清楚,切面灰白.镜下肿瘤与周围肾组织境界清楚,由紧密排列的、小而狭长、相互构通的小管构成.小管由立方和梭形细胞组成,可见平滑肌瘤样的梭形细胞灶.肿瘤间质黏液样.免疫组化示肿瘤细胞CK、EMA、CD15和VIM(+),CD10(-).结论:肾脏黏液性小管状和梭形细胞癌是一种低度恶性的肾肿瘤,肿瘤细胞核圆形或梭形,异型性很小,可能来源于远端肾单位.

  • 伴透明细胞癌和乳头状癌成分的管状囊性癌1例并文献复习

    作者:王长松;吕学霞;王平;印剑;原旭涛;蒙念龙

    目的 探讨伴透明细胞癌和乳头状癌的肾管状囊性癌(tubulocystic carcinoma,TCC)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 对1例伴透明细胞癌和乳头状癌的TCC标本行HE和免疫组化SP染色,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影像学示左肾囊性肿物.术中见左侧肾脏下极囊肿,囊肿内大量血凝块,囊壁可见多处新生物,肾窦内可见一鱼肉状肿瘤.大体可见肾切面一囊性肿块,直径3.5 cm,与周围组织边界不清,无包膜.切面囊实性,坏死不明显.镜下见肿瘤由透明细胞癌、乳头状癌和TCC组成.术后30个月复查,左肾区、左侧腰大肌外侧多发占位;肝内多发占位;椎体占位.活检瘤组织呈乳头状结构.免疫表型:TCC区域和乳头状区域瘤细胞均表达CK18、CK19、P504s、PAX-2、vimentin、WT1、CKH、CKL,不表达CD10,透明细胞癌区域瘤细胞和普通的透明细胞癌相同,瘤细胞表达CKL、vimentin.结论 伴透明细胞癌和乳头状癌的TCC在临床和病理学上均具有独特性,与复发转移和伴随成分有关,在治疗上应关注透明细胞癌和乳头状癌成分.

  • 肾嗜酸性管状囊性癌1例

    作者:李亚林;刘冉录

    患者男,67岁,因体检泌尿系彩超发现右肾占位性病变1周入院.患者无血尿,无腰痛,无尿频、尿急、尿痛及发热.体检:双肾区无压痛及叩击痛,双侧输尿管走行区无压痛,膀胱区无隆起、无压痛;外生殖器发育正常,睾丸、附睾无异常,既往体健.人院前泌尿系彩超示右肾中部可见3.3 cm×3.8cm中等回声结构,周围可见血管绕行,提示占位性病变.双肾CT平扫+强化示右肾占位性病变,考虑为肾癌(图1).临床诊断为左肾肿瘤,肾癌可能性大.遂行后腹腔镜右肾部分切除术.术中于右肾中部偏背侧可见一大小约2.0cm×2.5 cm×2.0 cm实性肿物,有包膜,与周围组织分界尚清,行右肾部分切除术.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