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真空小梁成形术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临床分析

    作者:秦书娟;戴涛;乔骏;陈鹏

    目的 分析真空小梁成形术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与高眼压症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 研究对象为80名患者(80眼).观察真空小梁成形术后前房角、24 h眼压、黄斑区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复合体厚度及视野的变化.结果 前房角开放范围:术后1周、1个月、3个月分别为(30.60±1.82)度、(29.77±1.27)度及(29.19±1.23)度,与治疗前的(28.78±1.24)度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P =0.00,P=0.00).术后3个月与术前相比,办公时段、非办公时段平均眼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0,P =0.00).术后3个月测量黄斑区平均、上方、下方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复合体厚度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30,P =0.95,P=0.28).术后3个月平均视野缺损值及模式标准差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57,P=0.66).结论 真空小梁成形术对于正确选择的患者是一种有效、安全、简单的治疗方法.

  •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使用拉坦前列腺素前后24h眼压曲线比较

    作者:于洋洋;甄毅;王文欣;张舒心

    目的 通过观察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患者使用拉坦前列腺素前后24h眼压曲线的变化,评价其24 h降眼压效果,为临床应用提供指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0年7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眼科中心接受24 h眼压监测患者的病历,筛选出使用拉坦前列腺素进行初次治疗的POAG患者.比较在用药前后24 h眼压曲线的变化.眼压测量使用回弹式眼压计,测量时间点为10:00、14:00、18:00、22:00、2:00、6:00和8:00.结果 共有26例入选,其中男性12例,女性14例,平均年龄(49±15)岁.用药后不同时间点眼压降低的幅度在4.0~6.3 mmHg,除2:00外,其余时间点用药前后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用药前眼压的峰值、均值、24h波动值分别为(26.3±7.7)、(21.9±6.3)和(8.4±3.2) mm Hg,用药后相应值分别为(21.7±5.6)、(16.9±4.0)和(8.4±4.1) mm Hg,较用药前分别降低(4.6±3.8)mm Hg (F =6.14,P=0.017)、(5.0±2.9) (F=11.33,P=0.001)和(0.1±4.3) mm Hg (F =0.004,P=0.951).结论 除2:00点外,拉坦前列腺素在其他时间点均可明显降低眼压,24h眼压的峰值和均值亦有明显降低,但对眼压波动无明显影响.

  •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手术与药物治疗后24h眼压控制比较

    作者:周和政;韩光杰;张文强;江文珊

    目的 比较分别通过手术与药物治疗后眼压得到控制的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rimary open angle glaucoma,POAG)患者24 h眼压测量结果.方法 研究对象为24 h眼压测量前7d连续3个以上时间点测量的高眼压值和24 h眼压测量的峰压值均≤21 mmHg的POAG患者41例(67眼),其中接受小梁切除术的21例32眼(手术组)、单纯药物治疗的20例35眼(药物组).所有对象均用Goldmann眼压计、传统方法完成24 h眼压测量,对比分析两组24 h眼压测量结果(峰值、波动幅度和平均眼压).结果 手术组和药物组的24 h眼压波动幅度分别为(4.23±1.58) mmHg、(5.54±1.72)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70,P<0.01);两组的眼压峰值分别为(17.72±1.73)和(18.66±1.47)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98,P<0.05);虽然手术组的平均眼压(15.80±1.67)比药物组(15.86±1.61)mmHg的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48,P>0.05).结论 眼压得到控制的POAG患者中,尽管接受小梁切除术治疗的患者和单纯药物治疗的患者的24 h眼压测量的平均眼压和谷值无统计学意义,但前组患者的24 h眼压波动幅度和眼压峰值控制得更好.

  • 24h眼压监测在青光眼患者个体化用药指导中的应用

    作者:傅钰仙;刘学勤;谢枋廷

    目的:探讨24 h眼压监测在青光眼患者个体化用药指导中的作用。方法对36例(57眼)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2例(3眼)正常眼压性青光眼患者行24 h眼压监测,根据其眼压峰值,结合临床所用药物药效峰值时点,个体化指导用药,在出院后1个月复测24 h眼压,3、6个月后再次测眼压,并随访视力、视野。结果入选患者在出院后3、6个月,眼压峰值、眼压谷值、眼压波动值、眼压均值均低于个体化用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3个月,34眼(56.7%)基线眼压峰值下降大于30%,26眼(43.3%)基线眼压峰值下降20%~30%;出院后6个月,41眼(68.3%)基线眼压峰值下降大于30%,19眼(31.7%)基线眼压峰值下降20%~30%。结论以患者24 h眼压规律来个体化指导青光眼患者临床用药,具有个体针对性,能提高药物治疗的有效性,利于控制眼压,保护患者视功能,是一种值得推广的用药指导模式。

  •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与24 h眼压及眼灌注压的研究进展

    作者:汝佳丽;李金瑛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是一类早期无明显临床症状,但随病情进展将导致不可逆的视神经损害及视野缺损的致盲性眼病。眼压是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诊断及评定治疗效果的简单而又重要的指标。临床上,一些治疗中的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白天就诊时间所测眼压已达靶眼压,但视神经损害却仍在进展,研究表明可能与夜间眼压的升高、24 h较大的眼压波动及夜间眼灌注压的降低有关。因此,我们对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与眼压及眼灌注压波动的相关文献予以综述,以更好的理解三者之间的关系。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