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结膜移植术后角膜像差及眼前节参数变化的临床研究

    作者:兰小川;黄耀忠

    目的 使用Sirius三维眼前节分析系统评估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结膜移植手术后角膜像差和角膜前后表面散光度、角膜前后表面高度、角膜非球面性系数(Q值)等眼前节参数的变化.方法 收集2017年2月至2018年3月于华厦眼科集团台州五官科医院就诊的翼状胬肉患者对50例(63只眼)的病例资料进行研究.其中,男性29例(38只眼),女性21例(25只眼);平均年龄(53.32±9.14)岁.全部患者施行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结膜移植手术.分别在术前和术后6个月,使用Sirius三维眼前节分析系统记录角膜散光度、角膜屈光力、Q值、角膜像差(包括总像差、高阶像差、彗差、球差、三叶草像差)以及角膜前后表面的高度,采用均数±标准差((x)±s)进行描述,并采用配对t检验比较术前与术后的变化.结果 患者术前角膜前后表面的散光度分别为(3.96±2.7)D和(0.40±0.15)D,术后6个月角膜前后表面的散光度分别为(1.45±1.1)D和(0.19±0.1)D,术后6个月角膜前后表面的散光度较术前均降低,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83,9.25;P<0.05).患者术前角膜前后表面的平均屈光力分别为(42.67±2.11)D和(-6.48±0.21)D,术后6个月角膜前后表面的平均屈光力分别为(44.70±1.90)D和(-6.60±0.20)D,术后6个月角膜前后表面的平均屈光力较术前均升高,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36,3.28;P<0.05).患者术前角膜前后表面的Q值分别为(-0.40±0.65)和(-0.42±0.2),术后6个月角膜前后表面的Q值分别为(-0.38±0.8)和(-0.41±0.16),术后6个月角膜前后表面的Q值与术前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5,0.68;P>0.05).患者术前总像差为(6.29±3.18)μm,高阶像差为(2.4±1.18)μm,慧差为(0.006±0.46)μm,三叶草像差为(-0.15±0.32)μm;术后6个月总像差为(4.13±2.28)μm,高阶像差为(1.24±0.57)μm,慧差为(-0.015±0.28)μm,三叶草像差为(-0.07±0.61)μm.除球差外,术后6个月的角膜总像差、高阶像差、慧差均下降,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96,12.15,2.02;P<0.05);三叶草像差较术前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2;P>0.05).患者在4 mm区域,术前角膜前后表面的高度分别为(-3.52±25.92)μm和(3.42±56.05)μm,术后6个月角膜前后表面的高度分别为(-3.46±10.37)μm和(-8.96±32.01)μm,与术前相比,术后6个月在4 mm区域角膜前后表面高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45,1.72;P>0.05).患者在8 mm区域,术前角膜前后表面的高度分别为(-44.84±46.59)μm和(-157.07±117.85)μm,术后6个月角膜前后表面的高度分别为(-68.14±25.14)μm和(-198.40±66.50)μm,术后6个月在8 mm区域角膜前后表面高度分别较术前降低,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38,12.93;P<0.05).结论 翼状胬肉会影响角膜表面,引起角膜像差和角膜高度的变化,手术切除翼状胬肉可以改善患者的视觉质量.翼状胬肉患者计划行屈光手术或晶状体手术,应该先进行翼状胬肉切除手术.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