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中国六次核试验辐射对哺乳动物的损伤效应研究

    作者:党连凯;李玉安;王清芝;郭绳武;单祥年;张志义;宋兰芳;陈采琴

    目的 研究中国核试验中不同类型辐射对哺乳动物的近期和远期生物学效应,探讨辐射损伤效应机制.方法 1964-1976年间的6次核试验中,在核爆现场和下风向地区布放狗、恒河猴、大白鼠、小白鼠及家兔等哺乳动物,核爆后受到瞬时γ射线和中子外照射,落下灰γ射线、β射线的外照射,落下灰131I、133I的内照射(食入及吸入),以及内外复合照射;此外,还有2次、3次重复照射,受照射动物的子代照射.动物回收后进行临床医学、病理学、血液学、生物化学、细胞化学、生殖遗传学、细胞遗传学与辐射剂量学等指标观察测试,前后持续22年.结果 核爆后3、7和12个月,受照0.39 Gy后,狗的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率分别为8.63%、7.25%和7.63%,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在核爆后6个月,受照0.74 Gy的恒河猴的染色体畸变率为21.00%,高于对照组(P<0.01);核爆后8.5年,恒河猴的染色体畸变率为5.52%,高于对照组(P<0.01).核爆后52 d,大白鼠受照0.65 ~ 4.40 Gy后,生殖率下降为30.8% ~69.4%,每胎平均仔数减少,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狗受照0.75和1.73 Gy后,受照后3~7个月精子数量和存活率降为0,且狗精子畸形率增加,达46.79%,高于对照组(P<0.01);狗的精子和睾丸超微结构出现严重的损伤变化.骨髓造血功能破坏,外周血白细胞、淋巴细胞持续减少,血清菲啶溴红络合物荧光强度(核酸含量测定)升高,达18.9% (P <0.05).受照2.00 Gy以上的狗,5年后发生良性肿瘤53.3%,恶性肿瘤33.3%,高于对照组(P<0.01).外照射后,狗的皋丸萎缩发病率升高,眼晶状体白内障发病率升高,内照射后甲状腺萎缩发病率升高.放射性灰尘的污染范围大、危害时间长,狗受到落下灰β射线照射后发生皮肤烧伤,恢复慢,有发生癌变的可能.结论 哺乳动物核辐射损伤比单纯中子、γ射线、X射线等照射损伤严重、伤情复杂;核辐射后造血细胞、生精细胞敏感,损伤严重,损伤程度取决于受照剂量,且与照射后时间有关.放射性落下灰的危害范围大、持续时间长,落下灰β射线能造成皮肤烧伤.即使低剂量核辐射,也会造成不容低估的危险.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