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无机牛骨代材料移植治疗人牙周骨缺损

    作者:王玲

    目的观察可吸收性胶原膜与无机牛骨代材料联合治疗牙周骨缺损的疗效.方法选取慢性牙周炎经过基础治疗后存有牙周垂直骨缺损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采用可吸收性胶原膜对牙周骨缺损患者行缺损区无机牛骨代材料行牙周骨引导手术;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翻瓣作为对照.分别于术前、术后3、6个月检查各项临床指标.结果术后2组各项临床指标均有改善,且治疗组的各项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无机牛骨代材料有极强的引导性,可促进牙槽骨再生及牙周新附着,是修复重建牙周骨缺损的一种良好材料.

  • 可吸收性胶原膜结合无机牛骨修复种植牙骨缺损的临床研究

    作者:宿玉成;耿威;徐刚;林润台

    目的:应用可吸收性生物膜Bio-gide结合无机牛骨Bio-oss修复临床牙种植中的骨缺损,解决种植区的骨量不足问题.方法:在牙种植外科中将Bio-oss充填在暴露的种植体周围,表面覆盖可吸收性胶原膜Bio-gide,6个月后进行二期手术,暴露骨缺损区,观察并测量骨缺损的修复情况,并通过临床检查及X线曲面断层片,评价其在临床种植体周围骨缺损中引导骨组织再生的效果.结果:二期手术发现骨缺损区都获得了高水平的新骨形成,骨缺损重建百分率达90%.术后及承载6~36个月的跟踪随访,结果显示88个植入骨缺损区的ITI种植体,有2颗脱落,种植体存活率达97%.结论:Bio-oss与Bio-gide联合应用于临床ITI种植体周围骨缺损,可以成功的引导骨组织再生,重建缺损的骨组织,新生骨与种植体形成骨性结合.

  • Bio-oss结合Bio-gide修复牙种植体周围骨缺损的组织学研究

    作者:耿威;宿玉成;徐刚;林润台

    目的:通过制作带有种植体的硬组织磨片,评价无机牛骨(deproteinized natural bovine mineral,Bio-oss)结合可吸收性胶原膜(bioresorbable collagen mambrane,Bio-gide)在牙种植体周围骨缺损中的引导骨再生作用及效果.方法:在兔股骨植入羟基磷灰石涂层BLB种植体,并在其外侧壁制造标准骨缺损,A组在骨缺损处植入Bio-oss颗粒并在其表面覆盖Bio-gide膜,B组作为空白对照,分别于术后1、2、4、6个月取样品,通过带种植体的硬组织切片进行骨组织形态学分析.结果:术后1个月Bio-oss颗粒表面有新骨形成,随时间延长Bio-oss发生降解吸收,新生骨量增加,并与种植体表面形成骨性结合.结论:可吸收性胶原膜Bio-gide结合Bio-oss应用于牙种植体周围骨缺损中,可以引导骨组织再生,重建缺损的骨组织,新生骨与种植体形成骨性结合.

  • 可吸收性胶原膜引导即刻植入种植体周围骨组织再生的实验研究

    作者:费伟;杨小民;李铮;尹明平;沈志浩;廖楚航

    目的 探讨可吸收性胶原膜引导即刻植入种植体周围骨组织再生的效果.方法 在12只成年杂种狗下颌第3、4前磨牙新鲜拔牙创即刻植入种植体的近中形成3 mm×3 mm×5 mm骨缺损区,按自身同期对照研究设计,右侧为实验侧,骨缺损区上覆盖Co膜;左侧为空白对照侧,骨缺损区不覆盖Co膜.术后1、2、4、6个月分别处死一组动物,摘取下颌骨,采用大体观察、X线摄片、组织学观察、扫描电镜及生物力学(拔出实验)测定等方法 检测缺损区骨组织再生的情况.结果 实验侧种植体周围骨缺损区较空白对照侧新骨形成量多、外形好、骨成熟时间早,加速了骨组织的再生过程.结论 可吸收性胶原膜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可降解性,可用作骨组织引导再生膜,以期促进骨缺损的再生修复,其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骨组织愈合的早期.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