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骨肿瘤与骨感染性病变影像学鉴别诊断对比研究

    作者:郭侨阁;王顺利;刘彦;牛军杰;祝高磊;李士杰

    目的 探讨影像学在骨肿瘤与骨感染性病变中的鉴别诊断特点对比.方法 本次选取四肢长骨感染、骨肿瘤患者各50例,均为我院2012年5月至2014年5月收治,回顾X线、MRI、CT表现.结果 骨感染组股骨12例,占24%;胫骨17例,占34%;肱骨8例,占16%;尺骨5例,占10%;桡骨5例,占10%;腓骨3例,占6%.骨肿瘤组股骨14例,占28%;胫骨16例,占32%;肱骨8例,占16%;尺骨5例,占10%;桡骨4例,占8%;腓骨3例,占6%.两组骨质破坏累及骨骺、骨干髓腔改变、病变边界清晰可辨、骨膜新生骨、Codman三角、死骨形成、髓腔内肿瘤骨骼改变征象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影像学的多种手段,如DSA、X线平片、MRI、CT等,对各征象意义进行了解和充分运用,可用于骨肿瘤和骨感染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以防降误诊率.

  • 骨感染性炎症与骨肿瘤的影像学结果对比研究

    作者:方锡鑫;陈裕展;苏辉忠

    目的 探讨与对比骨感染性炎症与骨肿瘤的影像学改变,为以后四肢长骨的骨感染性炎症影像结果和骨肿瘤影像结果提供鉴别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2011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95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47例骨感染患者为骨感染组,48例骨肿瘤患者为骨肿瘤组.对两组患者分别采用X线、CT和MRI进行观察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四格表卡方检验进行比较,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骨感染组骨质破坏累及骨垢的分布率为33.33%,骨干髓腔改变的分布率为29.41%,病变边界清晰可辨的分布率为22.22%,层状连续骨膜新生骨的分布率为90.91%,Codman三角的分布率为20.00%,死骨形成的分布率和髓腔内脓肿的分布率都为100.00%;骨肿瘤组的骨质破坏累及骨垢的分布率为66.67%,骨干髓腔改变的分布率为70.59%,病变边界清晰可辨的分布率为77.78%,层状连续骨膜新生骨的分布率为9.09%,Codman三角的分布率为80.00%,死骨形成的分布率和髓腔内脓肿的分布率都为0,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合理利用X线平片、CT和MRI等多种影响学手段对四肢长骨的骨感染性炎症患者和骨肿瘤患者进行检查,充分了解各患者各征象的意义,将有助于两类疾病的鉴别,有效避免误诊.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